明代 :袁宗道
才子如君剧苦寒,青衫垂老忆长安。奇愁酝酿千篇险,褊性支吾半世难。
五字赠僧尤峭拔,孤魂吊月应辛酸。只馀身后遗编在,世上谁人洗眼看。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染蓝为坏色,裁巾作僧帽。我狂正未醒,汝魔初然觉。
夜集大人宅偕中郎弟阅五弟时艺
良夜偕金友,高堂对玉觥。元方今老大,第五渐时名。
蜡凤当年戏,雕虫此日声。明经应似我,他事莫如兄。
游二圣禅寺
荒城残寺也相宜,水满池塘花绕篱。席地双柑池斗酒,随身一钵共军持。
黄衣零落前朝敕,青叶莓苔幼妇碑。十载高阳酣畅地,重来风景异当时。
黄粱梦戏题 其一
电光现出青紫,蜃气结成蓬瀛。宰官神仙俱幻,吕公岂胜卢生。
信阳道中即事 其四
云中忽吠呜,岂是刘安宅。近者爨烟青,人家枕山脊。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三
泻以青玉椀,泠泠色凝碧。忆得在山时,一泓抱白石。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柏叶开新会,辛盘取次陈。今年春事早,杯酒日相亲。
冉冉如流岁,萧萧见在身。忍虚分岁约,同是失年人。
寿郑大司马
青山归去为功成,笑看人间利与名。三径新来称小隐,一身旧日是长城。
石分甲乙屯云气,竹长儿孙学凤声。智似子房身较健,不劳辟谷得长生。
咏怀效李白
题柏溪沈先生墨竹
柏溪先生二室英,手抉云汉披瑶琼。床头百斗自浮湛,胸中五车斗纵横。
兴来和墨扫生绢,幅幅宛出淇园清。古色莽苍风雨黯,元气淋漓鬼神惊。
珍重一竿世稀有,已觉渭川无千亩。瑟瑟霜叶动秋涛,冥冥烟干蟠苍虬。
瞥睹寒气生两腋,白云冉冉堕虚牖。遥想盘礴落笔时,潇湘失色神龙走。
吁嗟沈翁直节似此君,翛翛得意兼得神,湖州太常非其伦。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燕市饶禅客,如君意最真。幽闲泉石趣,清瘦雪山身。
一榻庭生藓,双趺席聚尘。偶称摩诘病,为度夜行人。
梦花
梦中丛桂开,香荫笼数亩。黄粒肥于豆,苍枝大如肘。
一笑开清樽,折柬邀诗友。忽悟客燕城,老桂何从有。
以手急扪摸,验是真花否。颇觉花非花,不悟手非手。
一梦杂惺迷,真妄谁能剖。岂惟夜梦花,亦有昼生柳。
此事实难知,试问逍遥叟。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仆夫顾且惊,于菟啼林薮。乃是巉岩傍,流泉挟石吼。
天香喷道
独有金粟园,宜供金粟佛。瞥闻金粟香,掷去碍膺物。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虚堂含夕照,绮席醉良朋。绿酒浮鹦鹉,黄花映毾㲪。
书图随意展,真赝任人评。清夜论诗罢,深谈契佛乘。
寄无念 其一
飞锡今初返,经年半在吴。已无寿者相,不厌少年俱。
岁月看山尽,云霞见海隅。东南名下士,一一过逢无?
黄主客邀送高户部,时开筵夷馆
仙郎别署饮休辞,春冷何堪送所知。羸马冻蹄蹂雪径,饥乌寒距蹴风枝。
夷笺细字摹唐帖,胡髻尖毡缀汉丝。一曲龟兹君莫讶,也堪翻出渭城诗。
食鱼笋
竹笋真如土,江鱼不论钱。百年容我饱,万事让人先。
交态归方识,冰心老自坚。雨窗攲绿树,宜醉更宜眠。
京察见部自嘲
拥肿类寒樗,何功滥石渠。编摩中圣误,候谒坐禅疏。
应客杂诙语,嗔奴索报书。似浮兼似浅,不黜待何如。
看华严经
检点头颅只自怜,双轮相逼入颓龄。销除蜗角千生业,凭仗龙宫半部经。
简事只嫌多鬓发,断淫先拟绝荤腥。六时起坐疏钞里,剥啄由他不启扃。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山中看云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二
月夜登楼偶成 其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四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三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火神庙道士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三
萧赞善允升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一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一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
初晴即事 其一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二
荷花池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二
四面琅玕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一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幽栖 其二
春色满园
题唐元徵乃兄渔唱晚晴册 其四
携尊江上 其二
蟠柏亭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天均洞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有感戏作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
新春索居
报谒
长春堤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陶石篑寄书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三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晴晚编书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四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二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一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题双寺画竹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