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昏昏寒月夜方深,驱马长亭复短亭。十里奔风吹积砾,千秋篝火乱残星。
鞭梢漠北烟沙黑,梦里江南果树青。驿路飘零那可问,挑灯何日对原鸰。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柳带括晴空,寒镜开清潭。长眉三十里,波底见行骖。
雕弓簇小竖,茜衫逐冶男。西山如螺髻,万黛滴僧蓝。
长歌吹细缕,酒气成烟岚。凫母出窥人,茭蒲绿鬋鬖。
时闻惠连语,苍翠似江南。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一
车帷且勿卷,吾愧见卢公。广陌争驰骋,安知非枕中。
万猿书屋
高斋何所有,琴书伴幽榻。中有吾伊声,声与猿声杂。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此时石浦月,应上远帆楼。竹里罗棋局,篱边费酒筹。
幽情落梦境,良夜踏荒丘。检点秋来事,闲忙可自由。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一
偶缘谏猎动天阍,万里南迁亦主恩。一壑岂能安薜荔,五云长自忆兰荪。
长春堤
偶踏长春堤,凉风吹解带。班荆数过帆,沙鸟飞云外。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二
佩犊风犹在,画龙迹已陈。有情伤暴骨,无计起枯鳞。
饱食惭官吏,停车问窭人。腐儒甘脱粟,不敢厌劳薪。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青春乞得净名身,彩鹢翛翛漾白蘋。此去吴江风日好,炉香经卷伴幽人。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二
曾闻西蜀境,独有大峨殊。雪色何年岁,佛光定有无。
狖声当夜激,鸟道折云趋。远觅心初歇,应明系里珠。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柏叶开新会,辛盘取次陈。今年春事早,杯酒日相亲。
冉冉如流岁,萧萧见在身。忍虚分岁约,同是失年人。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三 侍御舅惟长
懒慢人间惟叔夜,闲居膝下似安仁。云霄调外沈冥客,花月尊前感慨身。
圃学东陵瓜欲结,家通北渚蕙堪纫。长卿此日游将倦,醉月吟风幸托邻。
游百丈泉
青嶂岧峣赴郢东,寒泉飞处郁嵷巃。诸天晴洒千林雨,六月凉生万壑风。
小入傍崖惊浴鹭,斜穿曲涧挂飞虹。片时徙倚翻成惜,只合移家老此中。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桥上山崚崚,桥边石齿齿。差畅游人怀,奈伤驭者趾。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眼底青山爱颇真,何妨日日对嶙峋。今朝卷幔无山色,惆怅还如别故人。
题宫树春云卷
绛阙连宵迥,重楼拂曙通。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
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何须临曲巘,幽意足帘栊。
晴晚编书
蓬茅聊葺宅,寂寞类枯禅。却扫头慵栉,钞书手自编。
风收云片薄,雨洗月痕鲜。静嘿怜童仆,烧灯夜未眠。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暂抛铜马向天涯,官柳千条拂使车。驿路开尊千月石,仙源立马问桃花。
水平青草骚人宅,山绕朱门帝子家。客里潘舆谁得似,泛觞还采廖平砂。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
模写事情俱透脱,品题花鸟亦清奇。尽同元白诸人趣,绝是苏黄一辈诗。
老眼方饥逢上味,吟脾正渴遇仙医。明窗手录将成帙,恰似贫儿暴富时。
天均洞
洞里无人踪,洞外绝鸟语。独有风涛声,时出乔林里。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一
昔年飞舄处,此日倍酸辛。白骨三家市,青燐一水滨。
异乡均苦乐,兄弟各风尘。凄断惠连句,荒亭墨沈新。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月夜登楼偶成 其一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是日登寺楼甚幽,诸公拟借为社,遂各施买酒馀钱付僧葺窗槛,并志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结社二圣寺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北发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憩有斐亭
送武陵胡元父令瑞昌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同江进之、丘长孺、方子公及两弟, ...
过淇县,同年蒋令邀饮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一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一
京察见部自嘲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金人捧剑篇
鼓吹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涌,因念黄河时有冲决,面谕辅臣, ...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春日闲居 其三
读李洞诗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舅惟学
初晴即事 其二
初晴即事 其一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早春独坐
饮小修所携惠泉 其四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五 小修弟文学
青石桥 其二
将抵都门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六
青石桥 其一
幽栖 其二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赵御史贞甫
寿舒翁,大行父也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二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一
仙人洞 其一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