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杜门闲七日,颓然忘身世。如入山里山,散发坐青霭。
梦中阻马嘶,五内汤火沸。青袍冷于铁,难著胜坚铠。
病马负懒夫,冲泥穿阛阓。忙杀坐禅身,生憎六摺刺。
汇清亭
小筑万松下,两耳饱潺湲。莫讶陶弘景,长年只住山。
初晴即事 其三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送邵芝南太史册封唐藩
暂辍编摩去,行行入豫疆。驱车游宛洛,立马问韩梁。
雨洗沙溪净,风传路草香。云霞添旅橐,花鸟贮吟囊。
白水秋澄彻,丹山夜郁苍。剪桐分帝子,酌醴醉仙郎。
泛涓思文叔,登台忆武乡。民艰今可问,何似昔南阳。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二
如何当此月,车马踏巑岏。去楚尚千里,过秦应万盘。
深山如雪里,古驿出云端。三十金绯贵,休嗟蜀道难。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一
日日青门里,棕鞋任所之。焚香薰定性,画影锻新诗。
世事抛唇角,禅功验鬓丝。深凭法忍力,一破有情痴。
咏怀效李白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四
门外正霜飞,何堪送所知。愁肠萦远水,别面化枯枝。
冷澹稀人识,清羸好自支。芥针能得几,万里去师资。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渚雁沙鸥啛唼,蔬畦麦陇纵横。藤萝也解人意,垂蔓争罥前旌。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三
最怜山气爽,徙榻傍窗纱。径僻能全草,帘疏不障花。
无疴常伏枕,小冗为煎茶。堪笑东陵客,休官始种瓜。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二
僧隐柴关里,杯行竹径中。草心尚隐绿,花蕊未舒红。
近水天难夜,高原晚易风。班荆聊共醉,车马莫匆匆。
仙人洞 其二
尘中一百年,洞里一弹指。先人瞬息间,见我九经此。
送李吉士予告南归
青春乞得净名身,彩鹢翛翛漾白蘋。此去吴江风日好,炉香经卷伴幽人。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一
匹马穿云去,装中半道书。官贫僮仆惯,县僻送迎疏。
扫叶炊红稻,连泉供白鱼。登山公事了,何处显村谞。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莫惜倾三雅,春来第一游。舅甥多雅谑,文酒是名流。
客有王摩诘,人逢顾虎头。东山初吐月,酣极转清幽。
过修竹馆赠朱汝修
名理兼文藻,君齐高士踪。温醇馀道气,清瘦带诗容。
乌几竹光映,蜗墙藓晕重。开尊坐秋雨,相对兴偏浓。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欲识新长老,便是袁中夫。依然旧面孔,只少几茎须。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三 侍御舅惟长
懒慢人间惟叔夜,闲居膝下似安仁。云霄调外沈冥客,花月尊前感慨身。
圃学东陵瓜欲结,家通北渚蕙堪纫。长卿此日游将倦,醉月吟风幸托邻。
雪后出长安门见西山甚近
雪后天街绝点尘,西山一秣白于银。云边蹬道层层出,马首峰峦叠叠真。
瑶岛分明连绛阙,玉龙夭矫贴青旻。却怜往岁曾游处,十里桃花覆角巾。
寄无念 其二
最苦天涯去,玄言稀赏音。相逢谈果报,同事见悲心。
枯峭人难合,清羸病易侵。空谈有长者,相对好开襟。
又赠毛丈
跳地元惊众,操觚更得名。袁耽今不恨,谢尚未如卿。
外属称昆季,中肠胜友生。郗郎时过尔,相见莫平平。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六
过郾城读公孙大娘弟子舞剑诗有感,弟子郾城人也
京察见部自嘲
游百丈泉
冬日斋中即事 其二
送郭少参希彦之蜀 其一
梦花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一
同惟长舅读唐诗有感
题冯中允贞寿册 其二
赋得残月似新月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书读书乐后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结社二圣寺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三
偶得放翁集,快读数日志喜,因效其语
夏日小斋杂兴 其二
曹元和邀饮灵慧寺同诸公赋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三
青石桥 其二
荷花池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一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其二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六月三十夜同萧允升过黄思立斋头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
源禅游吴造沈香佛像及诸经,归峨嵋山 其二
题司选君寒玉轩卷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金人捧剑篇
送朱平涵太史册封荣藩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题宫树春云卷
早发临洺行沙河道中忆两弟
高村店大风,店有淇澳绿竹古迹
五日同钟樊桐、黄慎轩、方子公及两弟饮崇国寺僧房,得家字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信阳道中即事 其四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过旧叶城有感,是时两弟已行五六日矣,三弟留题荒亭 其二
长春堤
送刘都谏谪辽阳
初春和陆放翁韵 其一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题双寺画竹
立春后六日为分岁会,后八日为除夕 其一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其一
鼓吹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过黄粱梦三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