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明代 袁宗道

万里南归路,柔条一夕衰。阴风生宰树,磷火照孤帷。

不尽羊昙泪,无穷宋玉悲。所嗟梁木坏,何止哭吾私。

诗人袁宗道的古诗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明代 袁宗道

柳带括晴空,寒镜开清潭。长眉三十里,波底见行骖。

雕弓簇小竖,茜衫逐冶男。西山如螺髻,万黛滴僧蓝。

长歌吹细缕,酒气成烟岚。凫母出窥人,茭蒲绿鬋鬖。

时闻惠连语,苍翠似江南。

送别谢在杭司理东昌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一笑平原去,高才聊寄栖。闲谈皆有韵,得句半无题。

近海观云黑,登楼看岳低。应怜征税苦,宽大救三齐。

火神庙道士

明代 袁宗道

事火道人事,翻来水上居。鹤窥烹石处,鱼呷洗丹馀。

世业五禽戏,家藏八叠书。南陵虽有命,噀酒自能除。

月下萧允升、顾开雍集小斋赋此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偶集翻成乐,幽花晚更妍。近窗云片薄,过树月光全。

小筑真同隐,清酣也近禅。莫愁沽酒尽,囊内有餐钱。

山中看云

明代 袁宗道

雪学嵯峨山,山似霮䨴云。云山何以辨,云白山色青。

结社二圣寺

明代 袁宗道

浮世何多事,祗园早息机。定僧惊果落,沙鸟触帆飞。

香积初分饭,旃檀欲染衣。诗坛兼法社,此会百年稀。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明代 袁宗道

豪性与颠毛,一斩一齐落。独有爱山心,不受铜刀削。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三

明代 袁宗道

莫惜倾三雅,春来第一游。舅甥多雅谑,文酒是名流。

客有王摩诘,人逢顾虎头。东山初吐月,酣极转清幽。

荷花池

明代 袁宗道

绿水映红莲,莲叶何田田。身在众香国,沈醉复高眠。

题宫树春云卷

明代 袁宗道

绛阙连宵迥,重楼拂曙通。山岚茜翠外,花气郁纷中。

鸣鸟骄芳树,轻烟散景风。何须临曲巘,幽意足帘栊。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念为生身核,业为润生汁。变化万形骸,胎卵及化湿。

共居佛土中,谋生各自得。楚痛谁能堪,相戕何太急。

水珍炮鲑螯,陆羞燔鹅鸭。俎豆萃宾朋,歌吹喧帘幂。

以彼彻骨惨,博我双颊赤。犹恨金盘内,肪膏少肥白。

运箸风卷云,剩脂污巾帻。可怜横死魂,绕釜啾啾泣。

蔬果宜胃肠,此味真可缺。人羊递往来,循环作主客。

塞耳经所譬,清虚道自集。

青石桥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凫青点水心,云白杜山口。借问山中人,还知此乐否。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良朋投合真有时,十载闻名不相知。偶尔相逢杨子宅,剧谈浪谑忘还期。

晚合犹胜不相遇,倾肠倒腹忘新故。只道长同蓟北游,何意便向江南去。

君家别业冠江南,枕上青山滴翠岚。密竹繁花迷鸟径,交疏垒榥到鱼潭。

日高酒醒良宾集,翩翩手搦生花笔。险韵押传诗客和,新腔填付歌儿习。

锡泉酒美海螯肥,玉盏金盘列绣帏。颠狂肯问乌巾落,奋掷从教麈尾稀。

朝朝暮暮停车马,娇歌急管催三雅。杯放香泉月并流,曲度南楼云在下。

人生朝露复何疑,君归行乐正及时。醉月醉花从所好,听丝听肉讵言疲。

自歌自吟还自寿,身前之名身后酒。才绝画绝智亦绝,君家名士谁堪偶。

江南乐事难具陈,管领金谷须高人。曹霸丹青何足贵,终日坎壈缠其身。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二

明代 袁宗道

供奉廿年久,传经更草麻。生平公望郁,垂老主恩加。

国有怜三鉴,人谁续五车。燕山今夜月,荒草咽清笳。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一

明代 袁宗道

欲识新长老,便是袁中夫。依然旧面孔,只少几茎须。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明代 袁宗道

桥上山崚崚,桥边石齿齿。差畅游人怀,奈伤驭者趾。

萧赞善允升

明代 袁宗道

耽奇词赋古,养拙友朋疏。每退金华直,常翻贝叶书。

谭宗时契鸟,洗墨畏惊鱼。更羡东门达,延陵故不如。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明代 袁宗道

眼底青山爱颇真,何妨日日对嶙峋。今朝卷幔无山色,惆怅还如别故人。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明代 袁宗道

险句临岩得,禅心遇水闲。只凭一纸诏,踏遍万重山。

林屋朝乘屣,松篁夜扣关。定从委宛去,载取异书还。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舅惟学

明代 袁宗道

少年经术兼词学,中岁空门又道家。服药前身空许逊,博闻宿世定张华。

怀中明月珠堪售,望里神仙路不赊。只恐凤池须彩笔,难从勾漏问丹砂。

袁宗道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