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袁宗道
老僧爱竹石,点缀似山家。密筱梳风冷,流觞逐水斜。
谈慵思薤叶,颊醉吐榴花。一缕林烟歇,阇黎供露芽。
送周太史使鲁便道寿伯母
玉节葳蕤出禁城,依依垂柳送君行。重裁东鲁灵光赋,谁似西京子墨卿。
采烛昔年传蜡凤,称觞此日借金尊。谢家况复多才子,青草池塘旧有名。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六
藏舟还此日,呜佩忆前辰。神理知难尽,音容恍可亲。
青旻看驭鹤,夜雨泣亡麟。我辈徒酸鼻,谁堪赎此身。
送潘雪松柱史建言谪闽三首 其一
偶缘谏猎动天阍,万里南迁亦主恩。一壑岂能安薜荔,五云长自忆兰荪。
挽周老师九首 其五
魑魑工射影,宇宙亦雠才。斗气三江散,风悲万壑哀。
宁能甘蠖屈,那肯受鸥猜。煜煜馀方寸,报恩心未灰。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
柳带括晴空,寒镜开清潭。长眉三十里,波底见行骖。
雕弓簇小竖,茜衫逐冶男。西山如螺髻,万黛滴僧蓝。
长歌吹细缕,酒气成烟岚。凫母出窥人,茭蒲绿鬋鬖。
时闻惠连语,苍翠似江南。
访陈晦伯先生,晦伯留饮斋中有述
生平向大雅,遂得窥外屏。青嶂排杰阁,绿竹净屏轩。
乌几罗莴轴,鸟迹辨《三坟》。愧予蠡管测,睹此摇心魂。
眴目宛委洞,旋面海若门。缱绻日云夕,篝灯还细论。
兕觥湛绿醑,麈尾发玄言。把臂须臾间,鄙怀难具陈。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三
白骨归新土,青山闭旧庐。苔缘题遍壁,蠹满读残书。
凤老梧桐死,霜寒橘柞疏。佛天畴昔愿,今日定何如?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一
草草来还去,人间三十年。飞扬心慕侠,清峭骨如仙。
对酒常扶病,逢人爱说禅。竹窗寒月夜,忆尔泪潺湲。
蟠柏亭
亭前柏树子,佛祖西来意。了知柏即亭,是名第一义。
初晴即事 其三
竹里乌皮几,山中白板扉。家贫酒不乏,诗拙貌能肥。
鸟怪人声去,云兼日气飞。墙东那用避,名姓本知稀。
又赠毛丈
跳地元惊众,操觚更得名。袁耽今不恨,谢尚未如卿。
外属称昆季,中肠胜友生。郗郎时过尔,相见莫平平。
送王以明例贡归小竹林
白襕著破换青衫,归去山斋自在眠。医俗止留千个竹,买闲先卖一区田。
携妻烧笋旋沽酒,避客浇花自引泉。怪得新诗奇僻甚,苦吟骨削类枯禅。
山中看云
雪学嵯峨山,山似霮䨴云。云山何以辨,云白山色青。
宿古驿
兀兀泥途里,饥羸不可支。灯前慰病妇,梦里见亡儿。
古驿啼新鬼,颓垣走怪鸱。细寻题壁处,或有惠连诗。
咏怀效李白
读小修南游稿志喜 其三
调鸡从自得,相马任群疑。颇似沈冥者,非徒游侠儿。
橐装无锡水,竿牍故人诗。吾家二三子,如君定白眉。
四面琅玕
白日起寒涛,长夏何森爽。中间安鹿床,趺坐绝尘想。
将抵都门
九年牛马走,强半住江乡。狂态归仍作,学谦久渐忘。
对人错尔汝,迎客倒衣裳。只合寻鸥伴,谁令入鹭行。
两岸芙蓉
南垞与北垞,岸远渺难即。此处好行舟,面面芙蓉色。
北发
小草真何意,前途事事难。骨粗妨礼乐,性懒怯衣冠。
远志严亲夺,新愁爱弟宽。驱驰堪自厌,辛苦为微官。
袁宗道
(1560—1600)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193篇诗文
夏日黄平倩邀饮崇国寺葡萄林,同江进之、丘长孺、方子公及两弟, ...
冬日斋中即事 其一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三
仙人洞 其一
闻颜尚宝质卿称病有感
同黄昭素、昭质及两弟夜饮顾升伯斋中
新正三日雪窗早起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四 中郎弟进士
寿郑大司马
书读书乐后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五 小修弟文学
送吴尚之太史谒告归桐城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一
挽同年李检讨成甫四首 其二
顾仲方画山水歌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九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一
别陶编修石篑四首 其二
饮颜质卿斋头限韵赋同潘去华 其二
过修竹馆赠朱汝修
题双寺画竹
送李湘洲太史赍诏之浙
挽周老师九首 其八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二
游二圣禅寺
饮杨刺史园二首 其二
立春惟长舅、无学弟暨王、吴两生同游野寺看梅三首 其二
南平社六人各一首 其二 孝廉舅惟学
寄无念 其二
送杨太史使淮便道省母
驾幸石景山临观浑河,见水势汹涌,因念黄河时有冲决,面谕辅臣, ...
寿舒翁,大行父也
夏日小斋杂兴 其一
送夹山母舅之任太原 其二
青石桥 其一
京察见部自嘲
题宫树春云卷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二
挽周老师九首 其七
三日行山中,山尽有感
白燕篇为元驭阁老赋
幽栖 其一
信阳道中即事 其五
东坡作戒杀诗遗陈季常,余和其韵 其一
闺人禅诵甚勤,喜赠二首 其二
行卫辉野村中即事 其一
四下
黄粱梦戏题 其一
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其三
信阳道中即事 其六
看华严经
天香喷道
马上起忆石浦山房
仙人洞 其二
王宪皋督学滇中归,阻风雪于公安,留觞二首 其二
信阳道中即事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