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曾丰
向察推 其二
惟此溪山恶,其它州县无。岂期公肮脏,而为我驰驱。
钱谷岂馀事,音容非故吾。史君如问细,为道费枝梧。
表兄峡山萧伯钧至会昌久之以归欤字韵丐诗为别 其二
握手两旬许,归途千里馀。继今难得便,及早发回书。
父祖初深契,儿孙久渐疏。朱陈婚嫁约,还可继之欤。
余入广始见乡士刘养正于晋 其二
好景番禺能几何,簿书不许我吟哦。绛纱帐里事浑少,古锦囊中诗定多。
老范善画牛有学为八牛图者一犊在前又置一童
游淡岩 其一
混沌谁将窍凿穿,巨灵留巧与人传。坎中著脚疑无地,缺处回头却有天。
穴虎将风时出啸,渊龙挟雨夜归眠。瑶台琼室人难住,佛未来时必是仙。
用山谷新诗徒拜嘉之句为韵赋五篇报尹直卿
赠豫章来子仪言诗
端午家集 其一
自我生壬戌,于今到戊申。殊无送端午,独不负嘉辰。
裹黍金膏冻,糜蒲玉屑匀。未能全免俗,杯酒飨家人。
赠别藤州法曹南剑张仲明
儒家子刘文叔诗见赠回赠一篇
我诗求我混沌初,君诗求我糟粕馀。低头小参求顿渐,抚掌大笑无精粗。
谁收六律入三籁,更敛八风归一噫。四诗元自五声生,无声敢问诗安在。
书张必达诗词卷首
七月二十五日为广州蒲涧节巩帅相招坐上默营两诗 其一
侵寻逾七夕,次第到中秋。蒲涧广南节,熊车城外游。
杯盘收复出,宾主劝还酬。痛为江山饮,离骚不读休。
上左丞相王国公
张公笔与造化争,壁上蟠屈苍龙形。爪牙鳞角俱峥嵘,苦犹未点双眼睛。
旁人骇见疑其故,古钥神机公自露。龙眼已空睛更具,吐雾喷云恐飞去。
人初不以公为然,尝试点之龙形全,疾雷破壁龙上天。
吾骨雅似龙偃蹇,眼高已去天不远,变化犹须公一点。
閒居幽步
首夏归途感物自酌
增城丞嘉禾张元辅才过郡辄去未及款曲已而同校艺晋康 其一
易学渊源出义方,绪馀犹作汉文章。名高未急蓬莱岛,心远宁专雁鹜行。
纸尾固无勋可策,松间殊有味难忘。诸公论荐休闻早,且候珠玑满一囊。
参政瞿公之孙东广机宜德远惠书若诗以能问于不能久之愧虚盛意敬赋 ...
高庙中兴初十年,大参内制馀百篇。心声之发动夷夏,手泽所存传子孙。
得其传者孙之嫡,参自道根至枝叶。一元生二二生三,万特取千千取百。
诗书其髓易其精,左右逢原笔纵横。公先闻道非后进,我后获仁岂先生。
知津问津盖有得,教玉琢玉其何名。玉虽不以石作使,以磨易磋亦其理。
春秋以来有师承,博约之外无宗旨。风行水上旧为文,雷在地中新复理。
登浴日堂
五更起望大洋东,远水摇苍日涌红。旸谷初开群蛰起,咸池一洗万尘空。
顿令秽浊河沙界,都入光明宝藏中。事了不知功小大,列仙谁是狄梁公。
李熙载业儒未效转为五行家
送胡平一赴召六绝
曾丰
(1142—?)乐安人,字幼度。孝宗乾道五年进士。以文章名。累官知德庆府。晚年无意仕进,筑室称樽斋,以诗酒自娱。有《缘督集》。► 538篇诗文
赠姚季安
穷秋羁路
寿广东提举韩判院
西蜀泉上人久留中都 其三
英连江口三庙
曾德礼墨梅竹篆隶皆精岁在己未示似墨梅酬价固非所吝会即赴官岭表 ...
穷冬长途触物遣兴
王俊臣尝从予游己未访别于庐陵群庠
道旁有松为人所刳伐因自吊且慰焉
至德庆崖下回想松江山
赠五行家郑逢元
余蓄石屏风十游稚宜喜而求之辄遗其一侑以五
逆旅主人家园木犀始开谨辍两握副以二绝句驰
题李师儒上舍稽古堂
致敬五公祠堂
寄题全国辅竹溪清寓
留别金陵故旧
随牒至南康军呈李宰四首
南浦思归
渡海谒两伏波将军祠
呈罗叔异 其一
送钟上舍应禧
涂汉英学诗二十馀年矣挟近作来示赏叹之次俾更印可诸公间
谢宜黄乐奇卿投诗
游桃花台寺僧指似葛仙翁炼丹处
高德成访予义宁留久之告归赋两长韵
李叔度与儿曹谈理道余窃听而记以一诗
余得英州石山副之五绝句送曾鼎臣
代人挽王待制
罗子琳来就广漕试予以檄出至西江峡口怀古感
即席赋会昌章簿出示假梅
五羊中秋热未艾
题三生图
十六日立春舟中晚眺
解任登舟离胥口
赠画工怀玉
落南二年无人相牵挽诗几于废罗子琳跫然至止喜而赋长韵
祀南海神
经从两浙
癸卯与宋尧夫集于豫章之贡院既别尧夫就亲南
龙毋庙
赠玉牒道人 其二
赠陈养廉居士
宿南海神祠东廊候月烹茶次闻雷
君举再饭五峰阁四望
五羊城南野行书所见
辛酉中秋前后舟行自英入韶晚与全真侄传
赠五行家董季谦
上右丞相梁国公
自入南与二陆丈游知其为侍郎族也小陆丈除钦
陈伯纪列岫三首
读六一先生碑亭记
贺广东漕使黄郎中生朝
赠游子信二首
辞东庙途中作
送刘薰卿
上时相
庆元六年七月至儋耳问前守之政改元四年罢归
假守晋康出郊劝农二首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