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遭乱

遭乱

明代 张嗣纲

鹰鹯时侧目,燕雀各投林。北窗高未稳,南亩大相侵。

安集期未定,流离祸正临。翻思投字者,扰攘竟何心。

诗人张嗣纲的古诗

梁文仲和尚石

明代 张嗣纲

怪石千寻开色相,不将一苇渡沧溟。只身天地作禅字,一念菩提即佛经。

锡杖未悬非故体,袈裟不替是真形。本来忘语肝肠在,喜听潮音礼上清。

谢李三圆因奇上方少年赋此寄谢

明代 张嗣纲

手掇三元李,因风到上方。食桃情未洽,掷果意何长。

欲下陈蕃榻,频倾孺子觞。练书如不倦,方入少年场。

粤秀山五层楼

明代 张嗣纲

画省尊居粤秀山,层楼迥出彩云间。三江合抱归南海,五岭遥连接北关。

人近仙踪多紫气,座悬帝阙觐彤颜。知君铁砚非长事,投笔封侯又一班。

酒后留宾待月

明代 张嗣纲

宾主东南酒数卮,酒阑歌罢兴迟迟。留君再酌三分话,与尔同敲一局棋。

江守信淹陶子宅,山翁常醉习家池。少焉月出东山上,莫向西风倒接离。

寿林岳野老七秩步韵

明代 张嗣纲

高秋一鹤驾沧溟,飞傍华筵玉桂庭。不是丹砂来瑞翮,如何紫府醉霞龄。

长生学得神仙药,舞綵犹闻教子经。鸠杖逍遥芝径外,等閒出入步虚亭。

长安道中 其二

明代 张嗣纲

独跨征鞍万里归,彭城巉崄不胜悲。阴多白日迷歧路,露暗黄昏失霸矶。

薄暮每愁风扑面,夜寒犹苦雪侵衣。马蹄踯躅危桥下,月断云端有所思。

秋日同韩懋兼韩擢庭罗伯光林胤招集饮西市

明代 张嗣纲

西市桥边黄鹤迹,青尊花下几人同。竹林漫酌琼觞月,萝径频吹玉笛风。

抚掌莫嗟前日事,藏阄且入少年丛。相逢欲就平原赋,授简吾惭似庾公。

喜韩孟郁著书七星岩二首 其一

明代 张嗣纲

七星何峻峭,孤馆驻韩侯。为爱岩塘静,偏连水石幽。

著书修竹里,把酒峡泉头。一鹤冲天起,飞鸣动九州。

樵阳

明代 张嗣纲

步上樵山第一楼,东来紫气望中收。烟拖榆柳千丝雨,日映芙蓉万点秋。

路入天台谁是阮,花当洞口尔为刘。月明仙犬云端吠,风景依稀似十洲。

下第斗纸牌戏呈周五十九年丈

明代 张嗣纲

三门四种帙翩翩,百万争雄巧斗先。鏖战有文空没意,半枝无贯实堪怜。

年过老大非三十,事历艰难苦万千。多少行囊消索尽,再来不值一文钱。

和张参军竹搆亭

明代 张嗣纲

将军竹搆小亭幽,坐对南山日运筹。曲槛斑文垂豹尾,高轩翠干琢龙头。

杯传筼篆飞犀兕,剑挂苍筤射斗牛。今古艳谈东鲁事,何人能解七贤游。

端州数访卢易升不遇其子体璋留饮十日赋诗寄谢

明代 张嗣纲

珠海频年别,崧台二月过。登龙逢面少,题凤到门多。

雅爱七茶曲,能无一饭歌。辄因公子语,数问丈如何。

沙畹

明代 张嗣纲

折得蟾宫第一枝,清香犹自记当时。春深剑叶迎风舞,日暖灵根耐雨滋。

却忆琼英怀旧赏,还期玉朵灿新诗。丽人衔命将西去,沙畹宜通太液池。

葬后有感因示诸弟侄

明代 张嗣纲

青山一望且长吁,满目蓬蒿起白狐。后葬每惭非五鼎,前丧遗恨在三虞。

烟凝谷口疑魂聚,露滴松梢带泪濡。但得先灵安马鬣,相逢何必论堪舆。

过刘都护山居赏菊

明代 张嗣纲

马蹄踏破岭云来,为爱名花似锦堆。露朵秋英丛异品,金枝玉叶不凡才。

多因烂熳成诗句,更喜芳菲入酒杯。不是主人奇晚节,山中陶径为谁开。

擒送贼兼柬何青霞

明代 张嗣纲

匹马何辞雪夜劳,目中小丑不须逃。七擒曾见获魂慑,三气方知亮计高。

床上捷书应折屐,天涯载酒有同袍。蔡人亦是吾人血,渤海于今尽卖刀。

西宁与徐献廷夜话

明代 张嗣纲

匹马频过细柳营,相看意气足生平。无能并许歌宾馆,有约何辞重薛城。

笛奏辕门风淡淡,琴弹幢幕月明明。高山流水知音侣,海内论心几弟兄。

花朝漫兴

明代 张嗣纲

水满园池花满楼,每逢花满爱行游。莺啼燕语萦春思,嫩绿娇红灿晓眸。

半世渐闲还渐老,一生多病复多愁。花开花落随流水,兴到行吟倦即休。

辽报再陷开原

明代 张嗣纲

羽书遥自蓟门驰,关塞萧萧动鼓鼙。血战已闻膏草莽,神谋何日复城池。

女真祸宋须张浚,回纥危唐急子仪。自古中兴凭将略,草茅不乏帝王师。

大鹏阅操有感

明代 张嗣纲

遐陬乍见拥天旌,海角初瞻北斗明。万里风云俄变色,孤舟湖海动飞声。

羽书狭至赠笳堞,军令传宣肃柳营。自此大鹏山岳重,边隅烟靖海门清。

张嗣纲

张嗣纲

张嗣纲,字效忠。清远人。少怀大志,及长,闭户潜修,于经史外,更习《六韬》《三略》。明神宗万历十六年(一五八八)、二十二年(一五九四)、二十五年(一五九七)连中三榜武魁。按例,官拜新安南头参将,年八十有五而卒。有《戈馀诗草》二卷。事见民国《清远县志》卷一〇。► 14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