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袁州偕郡博两川郭进士陈平斋胡前溪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兴贤楼共饮观竞渡

袁州偕郡博两川郭进士陈平斋胡前溪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兴贤楼共饮观竞渡

明代 张天赋

秀江桥下浪头开,兴贤楼上酒今催。齐声着力鼓棹去,拍掌浩歌夺锦回。

未必百年逢百度,何缘同志聚同堆。马蹄明日东西路,廊庙山林莫浪猜。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仲冬朔早山行

明代 张天赋

早起驱驰雪未消,半生踪未叹徒劳。江山已觉眼前异,笔砚还将袖里韬。

对镜谩惭霜鬓满,纵帆犹喜浪头高。临风笑问老梅树,春信何时报草茅。

张家坊以道浏阳寓宝林寺遗浏上人

明代 张天赋

湘水衡云道路曼,暂投琴剑憩禅关。一檐花影一檐竹,四面湖光四面山。

青野谩酣黄鹤梦,白云常伴老僧閒。孤城未入浏阳境,民瘼原来想一般。

钱塘江头望潮

明代 张天赋

钱塘江头烟雾开,钱塘江上潮正来。潮声怒吼如山摧,潮头白喷如花飞。

玉龙跨海兴云雷,舟人相顾胆气衰。停篙直待潮平回,中流击楫欸乃相追随。

丈夫义气烈当如此,谁敢乱把纲常颠倒如波颓。

次广州黎练溪韵四首录一

明代 张天赋

水绕柴门几曲湾,葛巾野服对青山。日招老鹤庭前舞,偏喜婆娑破醉颜。

登东坡祠

明代 张天赋

重上高祠拜长公,□□□□□□□。□□海国从渠老,想见金莲尚□□。

天□□□□五岭,月明松顶照孤忠。熙丰国□□□□,□□□□恨不穷。

伯愈泣杖

明代 张天赋

杖头知母力,衰弱不如前。母杖何能久,伤心涕泪涟。

与诸父兄会於寺醉中命题一门和气

明代 张天赋

一派清河远,金枝玉叶新。春风袅袅煖,吹动座中人。

淮安大雪

明代 张天赋

二月十四淮安雪,彻望嵯峨白玉楼。叫月子规含夜恨,怯寒柳眼带春愁。

参差四野皆银树,错杂黄河尽宝舟。谩笑老天欠收拾,琼花轻放逐风流。

书与卜天文

明代 张天赋

汉江山下新楼阁,杨柳溪头旧业庄。今日使君无别语,福田多种庆流长。

奉甘泉湛先生北行凤皇篇

明代 张天赋

虞岐真凤皇,复生南海傍。口衔律吕音,身抱天文章。

独乘万里风,飞上昆崙冈。虞庭叶韶钧,烨然邦家光。

风声震华夷,共喜昭祯祥。梧竹连青云,衎衎鼎食场。

借重栖钟山,山灵护行藏。招呼百鸟来,日吸新泉芳。

宗伯饰鸿猷,天曹振宏纲。三载瞬息过,奋翼朝天王。

神鸟远将别,百鸟惊惶惶。送别牛山巅,岩桂飘秋香。

翻翎刷翅多,云外罗琼浆。相看重依依,会少别且长。

不揣鹪鹩音,短歌为行将。一声哕哕鸣,仰天唤朝阳。

神彩宜日中,煌煌烛无疆。凤皇听我歌,我歌思悠扬。

与东涧

明代 张天赋

当年同苦乐,今日各东西。白发相看老,江云怅望低。

挽陈朴庵

明代 张天赋

红尘界断白云关,不上天朝拜将坛。应是百年人事毕,黄金突兀对青山。

乙酉秋饮李村黎宅后园

明代 张天赋

闻说李村全是李,我来见竹又成村。竹山欲到嗟无及,千里令人望白云。

题八景 其一 竹山牧犊

明代 张天赋

不往桃林放,淇园别样春。翠阴风有约,嫩绿地无尘。

短笛由歌曲,疏篁对主宾。倒骑归去也,儿女笑相迎。

贺詹巡检考满

明代 张天赋

除书荣俸莅罗岗,万里孤城托俊良。草莽震惊藏虎豹,宪台委任带风霜。

三年喜报仪封政,五位行看宠命光。试问锦旋订何日,欲凭长揖饯河梁。

赠程乡林乐平上舍

明代 张天赋

曾诵南宫赋美人,才华踪迹类元禛。堪誇窈窕奇成配,可是风流妙入神。

夙世有缘题叶句,前生原是探花身。人间好事须双喜,伫看嫦娥缔约新。

次游岩韵赠送郭彩峰理问之任云南

明代 张天赋

神骏长驱出傅岩,洗尘梅雨弄微纤。春容薇省花开锦,秋色滇池水赛蓝。

使节高风来竹马,恩波浪暖起春潭。冈头侧耳泥金报,坐笑黄堂位列三。

丙午夏都宪檄催边饷浏仓素储一旦发之

明代 张天赋

边报频催馈饷兵,披衣冲晓发南盈。白云远补青山缺,黄鸟初蜚绿树声。

许国素心怜蠖屈,唱筹五夜杂鸡鸣。孤臣万里疮痍境,拭目何时见太平。

送泰和萧汝阳归因上福欧阳价

明代 张天赋

饯送人龙值一阳,梅花何日报春光。蜀江人问行藏事,野服无拘坐叶冈。

次韵写怀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罢钓归来不系船,浅滩曳止蓼花边。乾坤纵我疏狂醉,月旦从人品第编。

路有荆榛怜碍脚,门无释衲可谈禅。几时得向仙郎问,何处人间更有天。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