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张天赋
负笈穿云辱再来,梧风柳月笑徘徊。共谈上古先天学,忍酌长亭别酒杯。
努力未应沉壮志,乘时端拟听春雷。逢人莫吝花消息,一度春风一折梅。
送东溪相士
踪迹半天下,江山总望中。香浮花艳目,光满月当空。
须辨重瞳子,休轻牧豕佣。少陵惭我拙,聊此志相逢。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二
南有神光北泰岩,连年游泰看红纤。啼莺掷柳随高下,流涧飞泉半碧蓝。
佛日光辉昭古壁,禅心清净印寒潭。刹那未尽登临兴,欲赴年年大会三。
过吉安府
仰止西江文献邦,环城一带水悠长。暖风远扑游人笑,犹有当年翰墨香。
袁州偕郡博两川郭进士陈平斋胡前溪邑博陈阳山潘木斋窦益斋兴贤楼 ...
秀江桥下浪头开,兴贤楼上酒今催。齐声着力鼓棹去,拍掌浩歌夺锦回。
未必百年逢百度,何缘同志聚同堆。马蹄明日东西路,廊庙山林莫浪猜。
乔迁送别邑侯黄龙坡 其二
弦歌声闹正绸缪,宿驾天迁动别愁。留犊悬鱼遗厚爱,攀辕卧辙叹痴谋。
斟残玉斝情难继,唱彻阳关泪欲流。翘首此行摅底裹,陆沉经济展神州。
赣州忆阳明翁
小色空含雨后青,此生何地会阳明。晓烟万树笼啼鸟,犹带当年旧颂声。
柳塘八景为王田之题 其二 南垄春耕
勘破浮名不外图,喝牛清晓事膏腴。角巾册子高高挂,且作农夫且作儒。
题八景 其七 茂林松竹
卜宅诗书里,遮天松竹林。大夫操劲节,君子抱虚心。
巢搆千年鹤,风摇十里阴。幽人避繁暑,扫石卧长吟。
病中送李澄江会试儿喻代饯
庄上梧桐结实时,翩翩丹穴凤来仪。一天精彩昭文瑞,八表风声仰世奇。
神物冲霄舒健翮,虞庭叶律际佳期。病夫目极阳关下,敬遣豚儿饯一卮。
催徵写怀
闻说浏阳百谷丰,迩来九室十家空。多因遭旱连年苦,何况催科一并同。
鞭扑欲加怜菜色,稻粱无计问河东。排云欲向青皇诉,楚水吴山路不通。
省城送宁庠诸友入场
柳汁当年已染袍,拔茅连染喜今朝。光摇南国山川霁,文战秋闱笔阵高。
万里风云天作合,中原麟凤道联交。上林此去春如海,收拾莺花别样娇。
答直庵罗君过访
覆雨翻云世讲微,新门旧户混高低。直庵不厌秋光冷,对酌黄花酒满卮。
扇面尽有感
隐坐青松二老翁,伴尽江山几万重。壶里乾坤真自得,任渠横直醉东风。
命名三首 其三 讳家喻
汝欲喻家先自喻,一人颦笑万人模。在师遗有修身诀,取法躬行是丈夫。
与诸父兄会於寺醉中命题一门和气
一派清河远,金枝玉叶新。春风袅袅煖,吹动座中人。
和李府清园陈别驾归田咏六首录三首 其三
治郡功勋仰大成,古今王道揔平平。九天雨露更时润,千里桑麻尽力耕。
和拂柳风春荏苒,清高梅月影斜横。高深德泽同山水,岭海何时歇颂声。
病中思古槐台兄
病骨谁思我,无聊闷转萦。寒梅舒白蚤,残叶落红轻。
采藻美人远,瞻天黄雾生。夫君何夜烛,高酌圣之清。
次韵论为学自得之趣与杨子泰唐
满眼韶光共看春,个中得趣独何人。地无限也天无禁,我有情兮花有神。
泉水源深方达远,芭蕉心尽又添新。生生认到无穷处,万紫千红总是真。
送别莆友黄廷声西河
远送黄君出上流,山前遥望意难休。百年共订男人约,总把纲常两担收。
秋夜有怀 其三
金风淅淅夜迢迢,四壁蛩声自寂寥。展转不成蝴蝶梦,腹中似有断肠刀。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八
次程雪生都阃韵似之
安分守己四字赞 其四
次惠州野吏陈文公韵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一
同吴少监游大液池见崇直殿神光殿万寿山乾清宫
尝治事公堂有雀时飞集案上漫吟一绝
五更瞻云祝寿
甲辰复过宝应湖
幽独别号
题八景 其一 竹山牧犊
次邑博洪螺峰韵
临江赠归善大尹陶双洲年兄
乙卯春游国泰岩 其四
次韵送雷师傅行
画唐马三首录一
过汶上县有感
用前韵答王塔溪来简
赋雪次滁州孙环山进士韵 其二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一
王养晦别号
送吴思斋甲家彻帐还新建
望采石矶
登下埔金龙山寺
闻黄墨泉建墨池书屋三首
江西散人庆寿卷
寄古槐云
浏有四仓曰东丰西满南盈北赡乙巳冬奉藩司委徵正赋北瞻有怀
邹中舍介石过访一律归之
静轩别号
和李和山来韵寄素庵兄转达
送雷司训建安
题罗西塘翁竹
山翁乐
次莆友王次溪见示潮州金山迁建周元公祠落成次大尹颜双塘韵四首录 ...
秋夜有怀 其二
游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其一
题清河王小清尊甫友松友松翁前作教沂后作教鸡泽小清昆玉皆太学生 ...
送刘汝庆之北赴选
合贡七七百九十有五人金水桥头廷试
丙午夏都宪檄催边饷浏仓素储一旦发之
芜湖□□□□□
新年次侯礼轩掌教韵
江东送别
过王员外墓
雩都别罗东郊掌教
登镇江金山寺
次后江韵答双湖掌教停舟不行
题东岩集翠亭
甲辰承乏来浏重脩欧阳圭斋先生南山书院次先生韵一首
题未斋别号
穷神道人来韵寄答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