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一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一种灵根楚畹兰,香风分送到江湾。红妆已领青鸾喜,白发空惭野叟漫。

人世半遭诗酒累,乾坤谁透利名关。凭君何处堪消目,翘首东头望泰山。

诗人张天赋的古诗

题一路功名到白头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髫龀岐嶷男子身,文章事业便惊人。天衢驰骋无留碍,躩跞潇潇两鬓银。

过七里镇

明代 张天赋

七里镇江滨,家家景色新。水光长绕带,山色绿铺茵。

僧晒云间衲,人祈海上神。隔墙花似锦,不惹看花人。

寄陈草堂

明代 张天赋

病卧遥遥忆草堂,草堂兰桂满庭芳。枝枝叶叶抽新绿,白白红红出短墙。

史学我惭司马氏,义方人仰燕山郎。何时更倚沧浪月,君作歌狂我醉狂。

次韵李白石主事爱梅亭对梅花绝句十首录六 其三

明代 张天赋

寒梅香动月初辉,面面山光逼四围。最喜春风解人意,时穿花里入柴扉。

次东粤张掌教春日韵 其三

明代 张天赋

脚债百年浑未定,烟花六合却无涯。佳山丽水随情款,晴日和风纳岁华。

啼鸟立梢春对语,游鱼到处水为家。罗浮还忆醉仙子,红脸朱唇衬晚霞。

次韵写怀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罢钓归来不系船,浅滩曳止蓼花边。乾坤纵我疏狂醉,月旦从人品第编。

路有荆榛怜碍脚,门无释衲可谈禅。几时得向仙郎问,何处人间更有天。

舟宿吊钟潭漏雨

明代 张天赋

欲买兰舟笑乏钱,破篷仰乏见青天。滴来寒雨何堪苦,惊起游人不得眠。

梅信有春何日转,柳丝无力被风牵。阴晴望下都休管,造化应知不倚偏。

寄覆泉州安溪年兄詹晴溪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越峤迢迢与楚津,行行如梦半虚真。宣尼有道甘环辙,孟氏何心肯致臣。

蹠纵百年难谓寿,颜虽如洗未为贫。胸中自有灵丹在,不问街头卖药人。

次惠安张后江掌教济宁韵 其二

明代 张天赋

自笑空担楚客名,衡山岳麓未曾经。道吾遥想骑黄鹤,浒子徒思过洞庭。

却敌日中搥鼓进,赈饥夜半唱筹声。极惭万里孤臣拙,驽力无缘答圣明。

王养晦别号

明代 张天赋

谁向隆中守钝迟,葆光渊默待明时。寻游朱子庵门路,玩索明夷象传辞。

三尺太阿藏玉匣,一轮红日浴咸池。伫看提起蛟龙断,照耀江山景物熙。

次韵论为学自得之趣与杨子泰唐

明代 张天赋

满眼韶光共看春,个中得趣独何人。地无限也天无禁,我有情兮花有神。

泉水源深方达远,芭蕉心尽又添新。生生认到无穷处,万紫千红总是真。

扇面尽有感

明代 张天赋

隐坐青松二老翁,伴尽江山几万重。壶里乾坤真自得,任渠横直醉东风。

表弟黄伯㴋来学一月告辞诗以送之

明代 张天赋

兰室分香归墨池,梅花从此有君知。担头满载皆吾道,莫负南庄一月师。

南城卷代王东岩作

明代 张天赋

南城楼上月,照入东岩深。共订百年约,同坚一寸心。

调鹤不出户,餐云乃入林。动静法山水,迁转随光阴。

琴向清风鼓,酒对明月斟。一曲成佳趣,有杯放豪吟。

物我忘形迹,乾坤无古今。与君皆是主,坐看世浮沉。

与番禺黎练溪

明代 张天赋

六载寒斋莫接颜,云林真是隔尘寰。蓬莱今信原无路,弱水谁云更有山。

太极庭前春荏苒,华封顶上月安閒。仙翁采药天台去,何日乘风跨鹤还。

游霍山太乙岩次前韵 其一

明代 张天赋

独上崔嵬天际岩,茫茫海面望中纤。东头桃树西头李,今日张颠昔日蓝。

乔木千寻巢老鹤,飞泉百尺落寒潭。他时拟向寰中立,俯仰乾坤共作三。

夜访清贫兄因其出病中之作和似之

明代 张天赋

雪夜遥遥访戴过,故人相见意如何。灯前笑语无穷尽,眼底知心有几多。

松竹丛中增晚趣,梅花香里报阳和。壁间神妙谁能测,雷震须臾睹化梭。

挽李周学秀才

明代 张天赋

炎荒屈指几英才,月旦评归周学来。准拟明秋蟾桂折,俄惊此日玉山颓。

诗书声绝灯花落,天地愁分猿鹤哀。正气不随今日散,梅花依旧占春魁。

题潘松峰节母

明代 张天赋

笑杀男儿枉读书,朝臣秦楚暮臣吴。何如一醮终无异,潘母堂前烈丈夫。

又写怀 其三

明代 张天赋

坐老山斋觉病侵,一天鱼鸟障氛尘。雕虫深愧苏公学,负米宁辞子路贫。

蕙芷得时香楚畹,江离有幸傍阳春。梅花无分离骚卷,路远何凭达美人。

张天赋

张天赋

张天赋(一四八八—一五五五),字汝德,号叶冈,别号爱梅道人。兴宁人。少负才名,从湛甘泉游,闻性命之学。明世宗嘉靖十一年(一五三二)贡生,为县令祝枝山所赏识。尝讲学于崇正书院,凡三修县志,并与修《广东通志》及《武宗实录》。由拔贡任浏阳丞,署县事。以病乞归。年六十七。有《叶冈诗集》四卷。清咸丰《兴宁县志》卷九有传。张天赋诗,以明嘉靖刊本《叶冈诗集》为底本。► 311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