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廉吏祠

廉吏祠

明代 张诩

人生幻化水沤同,来也应空去也空。八百胡椒枉遗臭,一双琴鹤愧清风。

香沈南浦无长物,犬鬻东门有固穷。试问岭南名宦几,清天白日得如公。

诗人张诩的古诗

赠曲江罗主簿

明代 张诩

一别临川十载前,中间消息两茫然。高谈忽向千峰接,美誉当令百里传。

小试昔贤多佐邑,旧交今日合忘年。飞云万丈吾庐在,笑约重来一叩玄。

祖庙

明代 张诩

吾闻北方号玄武,乃是斗虚七宿神。胡为人形而被发,还以避讳晚易真。

足蹑龟蛇手握剑,身被绛衣垂大绅。至今佛山有庙食,为民禦患曾呈身。

吁嗟吾民好为幻,讲礼之官失讨论。鬼神情状先已昧,威灵显贶从何申。

别刘公奇宪副二首 其一

明代 张诩

东溟春浪晓,迥映豸衣明。安得杯如瓠,同斟万顷清。

番人冢

明代 张诩

华夷一大限,生死一大梦。时遇耦耕人,指点番人冢。

苍厓为侍御周襄虞先生题

明代 张诩

一厓高控浙东西,上柱苍苍下映溪。秋色迥连沧海阔,晚晴偏觉万山低。

擎天终古何由壤,拔地无阶岂易跻。我欲振衣酬仰止,钱塘烟水搒舟迷。

刘王冢

明代 张诩

锢泉欲奚为,铸金亦徒尔。人生陌上云,伯业东流水。

广趣亭

明代 张诩

风流学士文章手,墨水翻腾风雨骤。予来白云访高踪,一间亭子依山秀。

两丸日月东西飞,昔日红颜今白首。男儿料理果何事,功名富贵真刍狗。

春风驻屐昆崙颠,伸出擎天一双手。罗浮匡庐尽椎碎,南海西江消一口。

漏泽园

明代 张诩

白骨已成尘,游魂散归寂。不似古战场,风雨声啾唧。

挽卑牧先生

明代 张诩

南楚此人杰,初官来守滁。救荒无饿莩,广蓄有储胥。

借寇恩仍许,思何事不虚。剖符兵甲地,露冕雪霜途。

狱断空冤滞,衙居仅釜鱼。便民甘受祸,为国直忘躯。

力可排高岳,襟还隘远湖。陶园巾洒落,洛社鬓萧疏。

积德缘先世,传家见凤雏。显扬期在此,元凯佐唐虞。

重经鄱阳湖

明代 张诩

众水之所汇,浩然成此湖。清流通楚蜀,高浪拍匡庐。

润泽功须有,朝宗意不无。烟云任遮障,日月共盈虚。

斗酒青莲醉,扁舟范蠡趋。奔波吾老矣,怀古慨何如。

一矢歼陈虏,多方定禹谟。康郎有遗庙,人极此中扶。

次韵翟宪副登粤秀山

明代 张诩

昔人当此歌还舞,那知今作禅林幽。因山筑台几十仞,绮罗烂熳青云头。

伯图一逐春云散,建节衮衮来诸侯。兴公每作长往意,安石或蕴苍生谋。

白云悠悠自来去,高风一堕三千秋。梵王宫殿半风雨,中间擅越谁继修。

兴废百年如走马,光阴多少逐东流。争似仙境不在远,往往泛海寻丹丘。

只如此山在城郭,上有仙迹下龙湫。风月连床禅味淡,松风一径翠烟浮。

我家此去才咫尺,瘦藤扶病每冥搜。观迹虽同鹿门隐,壮心犹抱魏阙忧。

姑苏瞿公真磊落,一掬和气春云浮。法星几载照南粤,硕德宜作济川舟。

居官只饮广州水,寻幽还慕远公俦。伤心烽火频年起,四望茫茫郭垒稠。

斯民凋瘵若大旱,碧天怅望云油油。昔人论治亦可畏,廉耻道丧此其尤。

履霜为戒贵在早,未及风雨宜绸缪。但于一念在经济,浮云富贵非所求。

浩歌长赋岂不能,肩舆或可陪鸣驺。一榻在公知不少,高谊愧我非周球。

丞相书院 其三

明代 张诩

岳墓南枝露未繁,相公玉佩响金门。往来莫打西湖过,万古烟波万古冤。

挽罗内翰一峰先生二首 其二

明代 张诩

十年仰止清风洞,一夜悲君广趣亭。涕泪纵横如雨注,笑谈那复听风生。

洛下有人忧汉室,江潭何事著骚经。夜阑独坐观乾象,东壁今来少一星。

舍利子

明代 张诩

妙明属本来,舍利竟何物。功过了不知,终然是枯骨。

题贞节卷

明代 张诩

珠玉携来谁氏卷,烂然照我小西湖。纲常若论渠贞节,妇辈翻嗟烈丈夫。

绰楔光腾今宅里,丹青谁貌女师模。休言世道无关系,一发千钧赖此扶。

粤江四首 其二

明代 张诩

风来不作瞿塘险,日照还同江汉清。天堑了无南北限,扁舟一任东西行。

岭南第一楼

明代 张诩

五仙胜迹坡山岑,第一楼高冠古今。记得扁舟湖口过,噌吰枕畔有鲸音。

刘王花坞

明代 张诩

刘王僭号乾亨初,金羊游幸驾云车。近者月峡远禹馀,更有花坞藏名姝。

桃花落水如锦铺,紫衣霞裾引女巫。琼仙花貌西施都,廷琄忠胆伍子胥。

剑树刀山纣不如,听谗杀忠类阖闾。清歌妙舞恰欢娱,一夜芝囷生墙隅。

野兽触宫羊吐珠,井石立行百步馀。百花回首化蓁芜,已见麋鹿游姑苏。

别刘公奇宪副二首 其二

明代 张诩

渔翁渔海上,愧负百年心。乍别同心友,离情海未深。

次韵欧元圭二首 其一

明代 张诩

如许清才属妙龄,眼中皂白自分明。一囊风雅包长吉,满纸云烟扫率更。

既把凤歌非楚隐,肯将蚓操是于陵。南游再得真州诀,管使成功似折莛。

张诩

张诩

(1455—1514)广东南海人,字廷实,号东所。师事陈献章。成化二十年进士。授户部主事,丁忧后,隐居不仕,累荐不起。正德中召为南京通政司参议,谒孝陵而归。其学以自然为宗,求“忘己”、“无欲”,即心观妙,以揆圣人之用。有《白沙遗言纂要》、《南海杂咏》、《东所文集》。► 197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