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除夕伍汝真用待隐园韵即席次答五首 其二

除夕伍汝真用待隐园韵即席次答五首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向忆青年日,追欢兴不孤。风尘淹岁月,漂泊向江湖。

济世浑无术,违时竟笑愚。未须悲蹇难,列圣有遗谟。

诗人王守仁的古诗

别湛甘泉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行子朝欲发,驱车不得留。驱车下长阪,顾见城东楼。

远别情已惨,况此艰难秋。分手诀河梁,涕下不可收。

车行望渐杳,飞埃越层丘。迟回歧路侧,孰知我心忧。

远公讲经台

明代 王守仁

远公说法有高台,一朵青莲云外开。台上久无狮子吼,野狐时复听经来。

双峰遗柯生乔

明代 王守仁

尔家双峰下,不见双峰景。如锥处囊中,深藏未脱颖。

盛德心愈卑,幽人迹多屏。悠然望双峰,可以发深省。

舟中除夕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扁舟除夕尚穷途,荆楚还怜俗未殊。处处送神悬楮马,家家迎岁换桃符。

江醪信薄聊相慰,世路多歧漫自吁。白发频年伤远别,綵衣何日是庭趋?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怪石有千窟,老松多半枝。清风洒岩洞,是我再来时。

丰城阻风

明代 王守仁

北风休叹北船穷,此地曾经拜北风。
句践敢忘尝胆地,齐拜长忆射钩功。
桥边黄石机先授,海上陶朱意颇同。
况是倚门衰白甚,岁寒茅屋万山中。

九华山下柯秀才家

明代 王守仁

苍峰抱层嶂,翠瀑绕双溪。下有幽人宅,萝深客到迷。

又游牛峰寺四绝句 其四

明代 王守仁

两到浮峰兴转剧,醉眠三日不知还。眼前风景色色异,惟有人声似世间。

夜宿香山林宗师房次韵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幽壑来寻物外情,石门遥指白云生。林间伐木时闻响,谷口逢僧不记名。

天壁倒涵湖月晓,烟梯高接纬阶平。松堂静夜浑无寐,到枕风泉处处声。

望庐山

明代 王守仁

尽说庐山若个奇,当时图画亦堪疑。九江风浪非前日,五老烟云岂定期?

眼惯不妨层壁险,足蜷须著短筇随。香炉瀑布微如线,欲决天河泻上池。

睡起偶成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四十馀年睡梦中,而今醒眼始朦胧。不知日已过亭午,起向高楼撞晓钟。

茶寮纪事

明代 王守仁

万壑风泉秋正哀,四山云雾晚初开。不因王事兼程入,安得閒行向北来?

登陟未妨安石兴,纵擒徒羡孔明才。乞身已拟全师日,归扫溪边旧钓台。

借山亭

明代 王守仁

借山亭子近如何,乘兴时从梦里过。尚想清池环醉影,犹疑花径驻鸣珂。

疏帘细雨灯前局,碧树凉风月下歌。传语诸公合频赏,休令岁月亦蹉跎。

蟂矶次草泉心刘石门韵

明代 王守仁

江上孤臣一片心,几经漂没水痕深。
极怜撑住即从古,正恐崩颓或自今。
藓蚀秋螺残老翠,蟂鸣春雨落空音。
好携双鹤矶头坐,明月中宵一朗吟。

泊金山寺二首十月将趋行在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醉入江风酒易醒,片帆西去雨冥冥。天回江汉留孤柱,地缺东南著此亭。

沙渚乱更新世态,峰峦不改旧时青。舟人指点龙王庙,欲话前朝不忍听。

龙蟠山中用韵

明代 王守仁

无奈青山处处清,村沽日日办山行。真惭廪食虚官守,只把山游作课程。

谷口乱云随骑远,林间飞雪点衣轻。长思淡泊还真性,世味年来久絮羹。

无相寺金沙泉次韵

明代 王守仁

黄金不布地,倾沙泻流泉。潭净长开镜,池分或铸莲。

兴云为大雨,济世作丰年。纵有贪夫过,清风自洒然。

登小孤书壁

明代 王守仁

人言小孤殊阻绝,从来可望不可攀。上有颠崖势欲堕,下有剑石交巉顽。

峡风闪壁船难进,洪涛怒撞蛟龙关。帆樯摧缩不敢越,往往退次依前山。

崖傍沙岸日东徙,忽成巨浸通西湾。帝心似悯舟楫苦,神斧夜劈无痕斑。

风雷倏翕见万怪,人谋不得容其间。我来锐意欲一往,小舟微服沿回澜。

侧身肋息仰天窦,悬空绝栈蛛丝悭。风吹卯酒眼花落,冻滑丹梯足力孱。

青单吹雨出仍没,白鸟避客来复还。峰头四顾尽落日,宛然风景如瀛寰。

烟霞未觉三山远,尘土聊乘半日閒。奇观江海讵为险,世情平地犹多艰。

呜呼,世情平地犹多艰,回瞻北极双泪潺。

春日游齐山寺用杜牧之韵二首 其二

明代 王守仁

倦鸟投枝已乱飞,林间暝色渐霏微。春山日暮成孤坐,游子天涯正忆归。

古洞湿云含宿雨,碧溪明月弄清辉。桃花不管人间事,只笑山人未拂衣。

与商贡士二首 其一

明代 王守仁

见说浮山麓,深林绕石溪。何时拂衣去,三十六岩栖。

王守仁

王守仁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汉族,幼名云,字伯安,号阳明,封新建伯,谥文成,人称王阳明。明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王阳明不仅是宋明心学的集大成者,一生事功也是赫赫有名,故称之为“真三不朽”其学术思想在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东南亚国家乃至全球都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因此,王守仁(心学集大成者)和孔子(儒学创始人)、孟子(儒学集大成者)、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并称为孔、孟、朱、王。 ► 502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