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瑛
雪霰初消道路平,马头红日照行旌。丹山毛羽非凡鸟,拟作朝阳第一鸣。
送罗应魁内弟归永丰
客馆西风布被单,百年心事惠夷间。也知内弟能相信,万里轻舟自去还。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七
山人生计拙,种桐满山樾。春来风云多,桐花开不结。
仆夫谣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威州分司梦还家觉而赋此
亭上青灯照雨寒,亭中孤客鬓毛斑。高堂岁晚无消息,万里关山一夜还。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六
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面壁坐九载,未尝立文字。
辞繁道理晦,辞毁道何寄。天地有日月,六经未可弃。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四
山前去路赊,江上片帆远。家乡在何处,一日肠九转。
赠罗明仲内翰二首 其二
湖海茫茫一叶舟,四时风浪拍天浮。烦君牢守梢头舵,满载行人入坦流。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六 顾影池
形直影亦直,形曲影亦曲。曲直各有自,吾当慎吾独。
题画山水四首 其四
风高海水立,雪厚山冈折。小院无人来,梅花自娟洁。
挽乡先辈林学士先生
吾乡山水气真淳,百十年来孕此身。翠竹苍梧人物表,玉堂金马禁城春。
龙头往往推先辈,麟趾振振见后人。十尺穹碑照山色,夕阳回首为沾巾。
贵州即事
好山明媚映晴川,贵省谁言声教偏。路远轮蹄皆入贡,时平民物不知边。
华夷普照无双日,雨露覃敷共一天。最喜南来诸逐客,寒炉次第死灰然。
题画山水四首 其一
开轩望长野,迢迢芳草绿。持竿彼何人,冒雨驱黄犊。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三
翙翙天边凤,翱翔周八极。纷纷瓮底鸡,旋飞仅盈尺。
我欲为凤凰,毛羽苦未齐。我欲为醯鸡,瓮底不可栖。
人生各有志,岂宜自束缚。愿言从凤凰,万里翔寥廓。
后感兴六首 其四
恶声莫呼谷,呼谷声转亟。恶影莫就日,就日影未息。
弓矢暗中来,往往射其的。吾身不为的,弓矢当自释。
赤龙歌
赤龙搅海海水浑,巨鳞细鳞乱纷纷。大风播荡几寒暑,馀腥犹自满江濆。
上帝闻之发震怒,不使淫威遍下土。飞符直取赤龙归,投彼遐荒畀豺虎。
春云布满东南隅,疏疏密密雨声徐。桑麻蔽野鸡犬静,遥闻击壤歌唐虞。
巡按贺御史言事待罪次韵四首 其三
圣祖功勋大,多方奠两仪。谁云全盛世,乃是讳言时。
笔短谋猷远,坐孤更漏移。臣非爱多事,法祖以为期。
题归来亭
天地孤亭小,江湖倦客归。不图钟鼎食,来试薜萝衣。
鸥鹭波涛阔,风云声迹希。世情方起灭,吾自息吾机。
祁石阡嘲予著敝裘依韵解嘲
新裘到箧稀,敝裘藏箧久。视旧如视新,心自忘可否。
读书慕前哲,晏生是吾友。一裘三十年,见重鲁东叟。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山房白日静,左右列图书。哲人久不作,掩卷空欷歔。
予归自贵藩与何贰守祁使君同游铁溪入溪既深见路左三山鼎立如画祁 ...
同骑瘦马涉清流,浓光泼绿惊诗眸。一山却立如寡侔,二山前出成朋俦。
东溟紫云笼蓬丘,南海白日迷罗浮。天造地设知几秋,奇胜似为吾人留。
诗逢勍敌劳冥搜,居然智伯忘仇犹。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题日出扶桑图
视茭陂
叠前韵别诸同官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五
游西塔次潘水部及伍宪副二公韵 其一
倒用前韵二首 其二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四 松径
双流遗爱祠为孔都宪乃翁题
翠湖杂咏 其十二 水云亭
和祁石阡雪后感怀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七 葬母庐墓十年始归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其二
题孙孟献弘毅斋
题画龙虎 其一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三
送邓郎中成都归省
送谢元吉御史赴南陵丞二首 其二
贺守备夏都阃府第成
送黄郎中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三 朝阳岭
金溪车节推挽诗
喜翁冰厓擢方伯
哭罗一峰五首 其三
归舟至毗陵阻冻怀老母在官所作
李长者入祀典歌
送陈方伯
题归隐图
送同年梅文渊分宪西蜀
殷氏寸草心堂
入宣州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三 乱定奉母归自昌国自制小竹兜舁母取母 ...
题画龙虎 其二
叠前韵别诸文学
题月沉西海图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四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三
哭枢侄丧妇
梦中赋登金山寺
翠湖杂咏 其二 玉带沟
荅魏竹溪
叠前韵自嘲
过吴草庐坟
俟轩二首为陈玉光赋 其二
往平冒观府基呈祁石阡
叠前韵别诸生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六 董子仁少参出中流砥柱图求题
重到府第有感
继闻改郡重作 其二
前感兴六首 其一
为叶左参题写骚亭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四 春日负母出嬉
挽陈会元先生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