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一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疋马赴宁川,靡靡行不止。水色与山光,一百二十里。

诗人周瑛的古诗

题林仰止斋居

明代 周瑛

青山原有约,黄屋本无期。独坐云生榻,閒吟月到池。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四

明代 周瑛

野旷路萦纡,山转林断续。长歌者谁子,隔溪闻伐木。

送贺克恭黄门得告归辽左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故国溪山病里还,半生心事语人难。床头旧有匡时疏,不许旁人来借看。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五 种蔬养母每本各置箍以防不洁

明代 周瑛

种蔬屋东头,供母朝夕需。母性最好洁,儿蔬敢自污。

翠湖杂咏 其九 翠渠

明代 周瑛

渠水映柴扉,春深可染衣。天光带云影,鱼跃间鸢飞。

世路尘埃远,道怀声利希。苍苔满白石,独坐对斜晖。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七 葬母庐墓十年始归

明代 周瑛

亲魂归室庐,亲体托林峦。如何谢孝子,守墓久不还。

好奇

明代 周瑛

平生性好奇,作字亦如之。老去归平澹,时人应未知。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车马阊门路,生前多故知。青山映疏雨,有客为书碑。

留别吴左府宣

明代 周瑛

忆昔坐肺石,有书千象魏。岂为恋此官,欲以明厥志。

交珠既已辨,赵壁不复碎。驱车还故里,心迹两无愧。

论交三十年,偶此复相会。登堂把酒卮,未饮心先醉。

黎明当远别,与君坐不寐。张灯写馀沥,一一见肝肺。

韦布未为贱,轩冕未为贵。相期学古人,道德养精粹。

题松鹤轩 其二

明代 周瑛

松外见白鹤,鹤外见青松。小轩终日坐,清气落重重。

逸老堂为谢太守题

明代 周瑛

万里江天迥,冥鸿独向东。草堂宽几许,可以著清风。

赠徐生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开田种嘉禾,禾根须著土。君看丹青家,烂漫竟何补。

翠湖杂咏 其三 浴云池

明代 周瑛

宿墨洗初罢,春云惊满池。暝分天色澹,寒逗日光迟。

鹭下应先觉,鱼游浑不知。学书怜未就,深愧汉张芝。

万竿烟雨图为广德葛清修赋

明代 周瑛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桐临平田。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上有潇湘桐万竿,一半模糊带烟雨。

初疑南国荆山寒,卞和入楚犹未还。至宝一时收不尽,遗此满地青琅玕。

又疑西土瑶台夕,秦女吹箫还似昔。凤凰不肯傍人飞,参差乱展云间翼。

画桐何如种桐真,与可去后谁传神。偶披图画识高赏,飒飒寒气生衣巾。

皇都六月日如灼,金铁欲流石欲铄。愿言与子归桐川,同向桐林置双脚。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三

明代 周瑛

翙翙天边凤,翱翔周八极。纷纷瓮底鸡,旋飞仅盈尺。

我欲为凤凰,毛羽苦未齐。我欲为醯鸡,瓮底不可栖。

人生各有志,岂宜自束缚。愿言从凤凰,万里翔寥廓。

往平冒观府基呈祁石阡

明代 周瑛

卫府夹江立,分明是壮谋。出奇相掎角,据险扼襟喉。

官有藩篱固,民无兵革忧。国家修远略,敢为借前筹。

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明代 周瑛

君入谏垣初,谏垣井初甃。自烹五色石,细补青天漏。

天门北望何渺茫,有兽毛色金丝黄。双目夹镜齿如锯,啮人颅骨食人肠。

小臣爱国不爱死,飞章直入天门里。蝇头细字三千馀,重为邦家说伦纪。

扶桑日出天鸡鸣,玉皇稳卧犹未醒。左右传言卿大戆,干母之蛊不可贞。

西南有州大如斗,烦卿暂去作慈母。腹中春意万斛深,遍历郊坰活枯朽。

谪居下土今六年,西风翩尔来朝天。天门深迥如昨日,扁舟依旧归西川。

丈夫怀抱无好恶,但得志行心自乐。此身亦是水上沤,禄食何须计厚薄。

君不见黄仲昭,翰林诗思翻天瓢。秪为身居密勿地,不为天子赋元宵。

又不见林贵实,横班独立称直笔。披肝苦为纲常谋,神鬼闻之皆欲泣。

吾邦文物古来多,清风劲节今相摩。我因送君发豪气,铜壶击破为我歌。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七

明代 周瑛

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动静两无碍,此心自愉怡。

入定既云久,此心亦能守。但恐体用乖,真乐竟何有。

酬同年谈君

明代 周瑛

吴筒细剪南山竹,韩颖精收东郭㕙。多谢故人有佳贶,兴来挥断楚江云。

送季弟敬叔还家

明代 周瑛

身在江东家在闽,三年为在得相亲。侍萱同爱堂前日,戏綵平分膝下春。

书剑不嫌归计薄,溪山长傍梦魂新。平安消息应须寄,海上春深过雁频。

周瑛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