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周瑛
客窗风雨夜萧萧,曾剔银缸共寂寥。别后逢君何处所,梦魂时落浙江潮。
荀麾使座上得报原谪镇远府通判高君
玉树丰姿初识韩,别离颇识此情难。烟含山色孤城晚,雨挟溪声两鬓寒。
黔郡诗篇收旧稿,青州邸报有新欢。临行赠处无他说,忠孝相期此肺肝。
吊叶文庄先生
忆昔分符出牧时,先生欲我置曹司。本为枯朽沟中断,看作珊瑚海底枝。
半世行藏原自信,百年心事荷相知。生前门巷嗟无迹,死对荒坟酬酒卮。
神乐观张道士号体圆轩乞诗
金炉火暖养丹砂,满院灵光含紫霞。野鹤不鸣春昼永,玉笙吹落碧桃花。
送贺克恭黄门得告归辽左二首 其一
故国溪山病里还,半生心事语人难。床头旧有匡时疏,不许旁人来借看。
临汝书院成潘水部赠独脚歌次韵奉答
大冶铄物抟阴阳,青春去我何堂堂。西偏小搆亦颇良,不施黝垩横白杗。
捲帘正对五羊冈,树木拂檐交青苍。祥烟紫气相回翔,坐令白日迷晶光。
文采弸彪来省郎,为我艺苑芟秽荒。铿然制作称大方,利觜长距独擅场。
嗟予苦学未成章,点缀牺樽青与黄。六经窟穴漱馀香,拍拍春意觉满腔。
与君对织云锦裳,著向风前聊徜徉。欲骖麟凤游帝乡,又笑目眩心未忘。
小吏抱牍来仓皇,谓耽文字颇有妨。广陆无车川无梁,出门万里道路长,使君局面宜更张。
叠前韵别诸生
人间有尊爵,天下有广居。敛之在一心,此外更无馀。
纷纷名利徒,曲径自萦纡。荆棘日蔽塞,嘉谷为剪除。
坐令失道途,白首空踌躇。君看邹孟氏,七篇为详书。
体验而扩充,天理自灿如。毋徒持网罟,宦海吾其渔。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一
解郡复解郡,解郡乃吾志。谈笑离别间,行我心上事。
过吴草庐坟
停车官路左,遥认草庐坟。古木无繁荫,残碑有断纹。
大道近来隐,微言今益纷。九原不可作,谁为启昌闻。
送孙常州入觐
宦情长淡泊,行橐转萧条。独有秋山色,相随远入朝。
方贡士
城东桃李花,见者皆停鞍。谁念东风恶,吹折青琅玕。
琅玕岂不佳,不能成好颜。写哀寄丝桐,付与雍门弹。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摩挲苔刻读残文,往事悠悠付夕曛。野蝀未收前涧雨,山风遥送隔溪云。
霸图驭世应多术,王道驱民不掩群。临汝依稀同汉沔,曾无垂涕到裴君。
翠湖杂咏 其一 小溪
我爱主人家,溪流带屋斜。得诗曾梦草,对谱旋栽花。
养鹤汀洲近,栖鸾枳棘赊。有孙能作赋,跃马入京华。
题何氏双挽诗
君家先世多潜德,白发重重照秋色。荀翁曾坐膝上孙,陶母每饭堂前客。
驱车昨过通德门,朔风吹雨白日昏。屈宋九原不可作,凭谁书些招双魂。
殷氏寸草心堂
春晖陶宇内,万物皆化生。万兹寸草微,感时亦敷荣。
春晖母恩深,寸草儿心短。母恩苦未报,岁月忽成晚。
朝焉采其荣,暮焉掇其芳。百拜谢春晖,天地恩难忘。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三
母老儿亦老,何幸得生全。故乡有敝庐,菽水尽馀欢。
世美堂为戴提学侍御作
世美堂前事,人间能几何。一门三执法,二世十登科。
袍笏床头满,勋名宇内多。晓来看山色,佳气正峨峨。
好奇
平生性好奇,作字亦如之。老去归平澹,时人应未知。
题亡弟敬叔画菊
一花一叶尽天机,趣到无言识渐稀。辽鹤不归霄汉远,只留秋色照岩扉。
赠陈石峰入京谒选
雪霰初消道路平,马头红日照行旌。丹山毛羽非凡鸟,拟作朝阳第一鸣。
过洞庭湖得风寄李使君
洞庭午前湖水平,洞庭午后风浪生。片帆出没树叶小,一身恍惚鸿毛轻。
浮云黯黯结新暝,白日杲杲笼微晴。故人饮我酒未醒,回头不见巴陵城。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山斋为郑民部
夜宿东坡寺与李天瑞论学
送吕贰教
翠湖杂咏 其三 浴云池
哭罗一峰五首 其四
临江仙 再用前调书怀
酬同年谈君
过田家午炊
题吴冬官淮南别意卷
和水云尘诸公作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一 坐君白石厓仁
前感兴六首 其三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三 兰坡
叠前韵别诸文学
游广德东山寺三首 其二
读昌黎集
镜潭词
送季弟敬叔还家
纂修姜进士
翠湖杂咏 其九 翠渠
挽陈会元先生
送同年梅文渊分宪西蜀
题圯上授书图
过芗溪怀五宜翁
游西塔
送项主事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六 顾影池
泉州朱都宪挽诗
赠罗明仲内翰二首 其二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八 观德亭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四
送丁克明归常州省亲
威州分司梦还家觉而赋此
题画山水四首 其二
翠湖杂咏 其十一 榆川
次丁凤仪见怀六首 其二
题环璧亭
过嘉鱼县赠姜希广大尹二首 其二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三
题画鹤 其一
山亭晚坐
贺守备夏都阃府第成
经徐州戏马台
挽程孝廉二首 其二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十
分韵送萧进士璿赴广东纂修实录
题画鹤 其二
赏桃和西席陈嘉谋韵
临汝上老母寿
继闻改郡重作 其二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 万桂山房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二
新岁枕上作
李长者入祀典歌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二 避乱母病无医药刲股以愈母疾
送方大衡还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