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和水云尘诸公作

和水云尘诸公作

明代 周瑛

此心何处洗尘埃,家有小尘渠上开。山雨未收云尚湿,江枫欲落雁初来。

食莼偶并季鹰驾,对菊思衔陶令杯。最喜赏音人不远,小航频到鹤洲回。

诗人周瑛的古诗

入宣州

明代 周瑛

落日满宣州,马头春事幽。山佳多入郭,潮涨欲平畴。

戛竹农惊鹿,吹芦僮牧牛。澄江与叠嶂,掩映谢公楼。

荀麾使座上得报原谪镇远府通判高君

明代 周瑛

玉树丰姿初识韩,别离颇识此情难。烟含山色孤城晚,雨挟溪声两鬓寒。

黔郡诗篇收旧稿,青州邸报有新欢。临行赠处无他说,忠孝相期此肺肝。

留别吴左府宣

明代 周瑛

忆昔坐肺石,有书千象魏。岂为恋此官,欲以明厥志。

交珠既已辨,赵壁不复碎。驱车还故里,心迹两无愧。

论交三十年,偶此复相会。登堂把酒卮,未饮心先醉。

黎明当远别,与君坐不寐。张灯写馀沥,一一见肝肺。

韦布未为贱,轩冕未为贵。相期学古人,道德养精粹。

题林仰止斋居

明代 周瑛

青山原有约,黄屋本无期。独坐云生榻,閒吟月到池。

黄岩谢孝子遗事七首 其一 奉母避乱为军士所执以死卫母

明代 周瑛

母死儿亦死,母生儿亦生。兵刀是何物,门外自纵横。

翠湖杂咏 其十三 宜晚亭

明代 周瑛

花草交前院,亭居背夕阳。晚来宜杖屦,老去可壶觞。

烟合山光紫,霜寒月色黄。久飞吾亦倦,思与共徜徉。

仆夫谣

明代 周瑛

邵武仆夫性质野,短衫秃袖身半赭。丈二长舆在肩膊,山路长驱疾如马。

每遇高坡即大呼,一呼一上谁复顾。眼中惟见是夷行,脚底何曾有险步。

光泽西去八十里,清溪乱啮故山趾。平明受直往西行,薄暮怀直见妻子。

每日只受四十钱,受直不多心欢然。更有高堂受直者,锦衣缓带白日眠。

书满南归同年屠元勋邀李西涯诸公十有二人饯别分韵赋诗予得鱼字

明代 周瑛

湖海多年别,衣冠此夜俱。可因同绿醑,更复唱骊驹。

去路青山外,层城白雪初。他时相慰问,万里只双鱼。

与同年熊腾霄分舟之任临别赋此

明代 周瑛

赋分不嫌虫臂小,居官曾笑茧丝非。六经自有安民术,莫向劳门苦著机。

入纳溪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两岸青山合,一溪春水深。兰桡须慢拨,处处可娱心。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六

明代 周瑛

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面壁坐九载,未尝立文字。

辞繁道理晦,辞毁道何寄。天地有日月,六经未可弃。

题画山水四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云影苍树凉,雨候黄梅过。明月入西轩,照见幽人卧。

倒用前韵二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客中幽兴二人兼,和尽新诗韵转严。山雪扑衣春后薄,溪风吹面晚来尖。

带围旧眼频频换,鬓脚新霜故故添。何处人家堪买醉,近桥杨柳绿纤纤。

寄赠郑从俭侍御赴京

明代 周瑛

出处由来多路岐,对人未敢说玄微。锦衣乌帽此时去,绿水青山何日归。

管晏成名非正遇,濂闽行义有真机。相期不尽平生意,目送飞鸿到落晖。

画鲤歌为吴都事赋

明代 周瑛

冰解水柔三月节,万顷桃花泛红雪。东风不动昼冥冥,雷雨交飞电蛇掣。

中有文鲤作龙姿,金鳞六六含光辉。十载沙泥困头角,此时直向龙门飞。

龙门西望如削壁,浪珠溅沫苔花湿。天池更在龙门颠,万仞一跃才咫尺。

昔年湖海匹凡鳞,而今化作真龙身。上天下地倒洪澍,万物枯槁皆回春。

吴君此画千金价,画笔虽真亦是假。君家双璧照清波,乃是天池化龙者。

老姊自镇海至

明代 周瑛

小兜千里至,相见喜还悲。灯火怜今夕,仪容异昔时。

家贫供亿薄,行苦鬼神知。煮粥吾应会,焚须不敢辞。

题画山水四首 其三

明代 周瑛

秋水池塘深,落叶亭台晚。柴门闭西日,山人犹未返。

郡斋酌别送郑御史还贵溪用联句韵

明代 周瑛

短箔疏帘风雨深,一壶浊酒夜谈心。青山何处寻同调,白发此时逢赏音。

徐稚到门应下榻,管宁锄地独挥金。悬知别后相思忆,两地停云向夕阴。

叠前韵别诸文学

明代 周瑛

群贤依薄宦,共向山中居。共义作模范,文章特绪馀。

见我每直遂,劝我稍迂纡。忠言犹在耳,病根未全除。

春风动行旌,相视各踌躇。行远当自迩,处实其若虚。

先师有明训,安敢昧前书。君看孔铸颜,颜学亦孔如。

庄生何荒唐,杏坛讥苇渔。

成化丁未闻解郡作 其三

明代 周瑛

母老儿亦老,何幸得生全。故乡有敝庐,菽水尽馀欢。

周瑛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