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赏桃和西席陈嘉谋韵

赏桃和西席陈嘉谋韵

明代 周瑛

五峰堂北百花台,座上刘郎惊不回。疏雨情怀空自爱,春风面目为谁开。

久怀渔钓溪头路,不借阳和天上栽。今日繁华明日改,黄昏相对且衔杯。

诗人周瑛的古诗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四

明代 周瑛

芝兰有幽性,托居在空谷。托天风露寒,隔林香扑扑。

我因爱芝兰,朝夕相往还。采采欲盈把,薰我衣与冠。

衣冠在敝箧,芝兰隔林樾。但恐岁月赊,馀香易消歇。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明代 周瑛

摩挲苔刻读残文,往事悠悠付夕曛。野蝀未收前涧雨,山风遥送隔溪云。

霸图驭世应多术,王道驱民不掩群。临汝依稀同汉沔,曾无垂涕到裴君。

山斋为郑民部

明代 周瑛

楼阁空中避打乖,文辞场里耻为俳。山人自有山人学,翠竹苍梧深著斋。

巡按贺御史言事待罪次韵四首 其三

明代 周瑛

圣祖功勋大,多方奠两仪。谁云全盛世,乃是讳言时。

笔短谋猷远,坐孤更漏移。臣非爱多事,法祖以为期。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三

明代 周瑛

树罅天光漏,山坳云气深。遥遥闻犬吠,人家无处寻。

归舟至毗陵阻冻怀老母在官所作

明代 周瑛

一上归舟日,便为见母期。谁知咫尺地,翻作逗遛悲。

冰合河流断,雪深山路危。高堂念游子,正是倚门时。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五 竹圃

明代 周瑛

开园种修竹,竹实生何迟。玄云闭白日,凤凰正苦饥。

游牛首山三十韵

明代 周瑛

出郭天日晦,到山云雾敛。行行过丛薄,上上历重隒。

牛头路转多,马足力已减。钟磬半空闻,楼阁经月掩。

洞古鬼斧凿,岚湿神汁染。松桧交撑拄,梅竹相摩飐。

断壑接飞栈,高栖傍虚厂。陛层户阸塞,台抗山卑贬。

俯视却以畏,仰登进以渐。入室洒扫灿,登堂像设俨。

臂垆行清氛,心灯烱寒焰。破席坐蒲团,弊案拂藤簟。

山蔬荐薇蕨,水果摘菱芡。禅谈转虚旷,诗话涉幽险。

天机惊斡旋,俗病谢针砭。酒酣兴益发,乐极心尚歉。

深入兜率岩,危倚浮屠槛。长江怒龙奔,乱冈渴虎舚。

卓锡崖泉迸,饮马池波潋。唐经翻贝叶,汉封遗玉检。

履迹傍石寻,鼎识索图辨。珍怪森前列,造化宁予俭。

嘉愿久未酬,兹游良不忝。狂呼拟登华,清赏讶入剡。

远游神汗漫,微诵口喁噞。斗奇谁及韩,得趣吾与点。

凉飙撼东阁,夕晖落西崦。树杪残声嘒,塔角归翼闪。

理鞍问前路,穿林越荒堑。回忆山中人,幽梦生夜魇。

挽吴下王处士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车马阊门路,生前多故知。青山映疏雨,有客为书碑。

客中逢燕

明代 周瑛

江上曾逢燕子飞,泪痕三湿远游衣。小楼此日重看燕,人在客中犹未归。

挽程孝廉二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霄汉云深雨脚纤,难将只手引龙髯。西风吹断莱衣梦,空使人间哭孝廉。

送陈方伯

明代 周瑛

角巾斜折旧乌纱,南望乡乌趣转赊。白发无人堪结社,青山有地可为家。

石湖晚钓收残雨,野径春行碍落花。不识庙堂诸故老,几人清梦到烟霞。

送黄君

明代 周瑛

朝把封章叩帝家,夕驱羸马赴长沙。江湖万里孤臣远,灯火九重春意赊。

湘水无情休作赋,贾生有庙可停车。也知昭代多恩典,试听庭前半夜鸦。

和水云尘诸公作

明代 周瑛

此心何处洗尘埃,家有小尘渠上开。山雨未收云尚湿,江枫欲落雁初来。

食莼偶并季鹰驾,对菊思衔陶令杯。最喜赏音人不远,小航频到鹤洲回。

往平冒观府基呈祁石阡

明代 周瑛

卫府夹江立,分明是壮谋。出奇相掎角,据险扼襟喉。

官有藩篱固,民无兵革忧。国家修远略,敢为借前筹。

郡斋酌别送郑御史还贵溪用联句韵

明代 周瑛

短箔疏帘风雨深,一壶浊酒夜谈心。青山何处寻同调,白发此时逢赏音。

徐稚到门应下榻,管宁锄地独挥金。悬知别后相思忆,两地停云向夕阴。

俟轩二首为陈玉光赋 其二

明代 周瑛

塞马风尘暗,海鸥烟浪深。虚舟汎天地,无用更劳心。

经徐州戏马台

明代 周瑛

落日彭城西,过此戏马台。荒垣与败堑,历历皆蒿莱。

忆昔楚王籍,仗剑江东来。百战争中原,叱咤声若雷。

汉王揽群策,楚王轻群材。淮阴既先亡,亚父亦见猜。

譬如鹰隼飞,羽翼先剪裁。区区习马足,何以定九垓。

莫云气盖世,此气亦易衰。莫云力拔山,此力亦易摧。

汉营星月高,四面楚声哀。起饮泣帐下,毋乃徒为哉。

翠湖杂咏 其九 翠渠

明代 周瑛

渠水映柴扉,春深可染衣。天光带云影,鱼跃间鸢飞。

世路尘埃远,道怀声利希。苍苔满白石,独坐对斜晖。

入纳溪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两岸青山合,一溪春水深。兰桡须慢拨,处处可娱心。

周瑛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