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继闻改郡重作 其一

继闻改郡重作 其一

明代 周瑛

青山城郭静,白日文书稀。百拜谢君恩,臣职此其宜。

诗人周瑛的古诗

好奇

明代 周瑛

平生性好奇,作字亦如之。老去归平澹,时人应未知。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六

明代 周瑛

人言羲皇初,其道本简易。卦爻二三画,天地露精秘。

达磨自西来,亦颇领此意。面壁坐九载,未尝立文字。

辞繁道理晦,辞毁道何寄。天地有日月,六经未可弃。

荀麾使座上得报原谪镇远府通判高君

明代 周瑛

玉树丰姿初识韩,别离颇识此情难。烟含山色孤城晚,雨挟溪声两鬓寒。

黔郡诗篇收旧稿,青州邸报有新欢。临行赠处无他说,忠孝相期此肺肝。

送同年梅文渊分宪西蜀

明代 周瑛

与君江上酌春卮,此后相逢未有期。万里云山分袂处,半天风雨倚楼时。

县官无用前驱弩,洞獠看收内附旗。科目自来称得士,勋名要使远人知。

殷氏寸草心堂

明代 周瑛

春晖陶宇内,万物皆化生。万兹寸草微,感时亦敷荣。

春晖母恩深,寸草儿心短。母恩苦未报,岁月忽成晚。

朝焉采其荣,暮焉掇其芳。百拜谢春晖,天地恩难忘。

送谢元吉御史赴南陵丞二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杨子江中白鹭洲,淡烟疏雨布帆秋。到时为问赋诗者,南逐年来共几舟。

送方大衡还莆

明代 周瑛

乌石山前旧草堂,秋来乡草迥茫茫。瀼西杜甫长为客,戟下冯唐犹是郎。

驿路连云行独骑,海门和月倚危樯。请君莫听南楼笛,一曲梅花一断肠。

送吕贰教

明代 周瑛

少年接翅上青云,海阔天长路转分。白首握符初见我,青山结屋又逢君。

开园种药怜多病,扫石弹琴念失群。拟岘台前春水阔,为君徙倚几斜曛。

送友人朱弘裕归潼川

明代 周瑛

君入谏垣初,谏垣井初甃。自烹五色石,细补青天漏。

天门北望何渺茫,有兽毛色金丝黄。双目夹镜齿如锯,啮人颅骨食人肠。

小臣爱国不爱死,飞章直入天门里。蝇头细字三千馀,重为邦家说伦纪。

扶桑日出天鸡鸣,玉皇稳卧犹未醒。左右传言卿大戆,干母之蛊不可贞。

西南有州大如斗,烦卿暂去作慈母。腹中春意万斛深,遍历郊坰活枯朽。

谪居下土今六年,西风翩尔来朝天。天门深迥如昨日,扁舟依旧归西川。

丈夫怀抱无好恶,但得志行心自乐。此身亦是水上沤,禄食何须计厚薄。

君不见黄仲昭,翰林诗思翻天瓢。秪为身居密勿地,不为天子赋元宵。

又不见林贵实,横班独立称直笔。披肝苦为纲常谋,神鬼闻之皆欲泣。

吾邦文物古来多,清风劲节今相摩。我因送君发豪气,铜壶击破为我歌。

辰州道中用提学沈仲律韵

明代 周瑛

辰州道路比褒斜,游子行行无怨嗟。山鸟尽情啼别树,野棠随分吐幽花。

时平犹结防苗寨,岁晚谁收逃税家。圣主忧民方侧席,宽书早晚到桑麻。

横山燕集二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一鞭寒日里,吊古复伤今。鸟背秋阴薄,马头山色深。

朱弦方断绝,白屋正呻吟。安得范司理,同摅经济心。

题圯上授书图

明代 周瑛

天地机藏一束书,几回欲授又踌躇。汉家四百年天下,都在鸡声未唱初。

题镇远何贰守东岩四咏用林见素韵 其四 寒江钓雪

明代 周瑛

江暖雪初作,江寒雪渐飞。一竿潭水上,雪深犹未归。

挽乡先辈林学士先生

明代 周瑛

吾乡山水气真淳,百十年来孕此身。翠竹苍梧人物表,玉堂金马禁城春。

龙头往往推先辈,麟趾振振见后人。十尺穹碑照山色,夕阳回首为沾巾。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听泉如听琴,看山如看画。佳趣满眉睫,应接都不暇。

送丘大尹知黟县二首 其一

明代 周瑛

疋马南行去路赊,青山迤逦到官家。地图试问宽多少,剩种桑麻莫种茶。

酬同年谈君

明代 周瑛

吴筒细剪南山竹,韩颖精收东郭㕙。多谢故人有佳贶,兴来挥断楚江云。

寄赠郑从俭侍御赴京

明代 周瑛

出处由来多路岐,对人未敢说玄微。锦衣乌帽此时去,绿水青山何日归。

管晏成名非正遇,濂闽行义有真机。相期不尽平生意,目送飞鸿到落晖。

醉中题画扇四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青山云去后,古树鹤来初。安得结茆屋,闭门观古书。

经徐州戏马台

明代 周瑛

落日彭城西,过此戏马台。荒垣与败堑,历历皆蒿莱。

忆昔楚王籍,仗剑江东来。百战争中原,叱咤声若雷。

汉王揽群策,楚王轻群材。淮阴既先亡,亚父亦见猜。

譬如鹰隼飞,羽翼先剪裁。区区习马足,何以定九垓。

莫云气盖世,此气亦易衰。莫云力拔山,此力亦易摧。

汉营星月高,四面楚声哀。起饮泣帐下,毋乃徒为哉。

周瑛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