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明代 周瑛

纷纷簪组满江湄,袅袅东风吹鬓丝。春草绿波南浦路,轻尘细雨渭城诗。

投荒万里愁无伴,倾盖片时逢故知。丽泽此行知有益,子云识字喜多奇。

诗人周瑛的古诗

继闻改郡重作 其四

明代 周瑛

人生天地间,俯仰无百年。天风吹游丝,随处成挂牵。

临汝书院成潘水部赠独脚歌次韵奉答

明代 周瑛

大冶铄物抟阴阳,青春去我何堂堂。西偏小搆亦颇良,不施黝垩横白杗。

捲帘正对五羊冈,树木拂檐交青苍。祥烟紫气相回翔,坐令白日迷晶光。

文采弸彪来省郎,为我艺苑芟秽荒。铿然制作称大方,利觜长距独擅场。

嗟予苦学未成章,点缀牺樽青与黄。六经窟穴漱馀香,拍拍春意觉满腔。

与君对织云锦裳,著向风前聊徜徉。欲骖麟凤游帝乡,又笑目眩心未忘。

小吏抱牍来仓皇,谓耽文字颇有妨。广陆无车川无梁,出门万里道路长,使君局面宜更张。

初到广德州

明代 周瑛

马蹄六月到山州,独上桐山第一楼。城外有山皆北向,郡中无水不西流。

士风质朴犹存古,民舍萧条欲近秋。多少济时心上事,夜来默与鬼神谋。

广德书满留别僚友

明代 周瑛

独随琴鹤下江东,岁月催人似转蓬。路出南阳惭说召,马辞渤海愧谈龚。

数茎白发宦情薄,满目青山归兴浓。相别不堪重相语,茆檐残日有疲癃。

题画山水四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云影苍树凉,雨候黄梅过。明月入西轩,照见幽人卧。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十二 蟠龙窟

明代 周瑛

山坳最深处,游人慎莫入。晓来云气腥,中有神龙蛰。

往平冒观府基呈祁石阡

明代 周瑛

卫府夹江立,分明是壮谋。出奇相掎角,据险扼襟喉。

官有藩篱固,民无兵革忧。国家修远略,敢为借前筹。

书满南归同年屠元勋邀李西涯诸公十有二人饯别分韵赋诗予得鱼字

明代 周瑛

湖海多年别,衣冠此夜俱。可因同绿醑,更复唱骊驹。

去路青山外,层城白雪初。他时相慰问,万里只双鱼。

哭陈生

明代 周瑛

绛帐曾施种德门,两阶玉树吐清芬。重来不见凌霄干,泪湿青山几片云。

万竿烟雨图为广德葛清修赋

明代 周瑛

葛生家世居桐川,开园种桐临平田。时时酒后发豪兴,凉风疏月落诗篇。

今年见我容台署,手执纨素三尺许。上有潇湘桐万竿,一半模糊带烟雨。

初疑南国荆山寒,卞和入楚犹未还。至宝一时收不尽,遗此满地青琅玕。

又疑西土瑶台夕,秦女吹箫还似昔。凤凰不肯傍人飞,参差乱展云间翼。

画桐何如种桐真,与可去后谁传神。偶披图画识高赏,飒飒寒气生衣巾。

皇都六月日如灼,金铁欲流石欲铄。愿言与子归桐川,同向桐林置双脚。

宁国道中书所见七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听泉如听琴,看山如看画。佳趣满眉睫,应接都不暇。

题亡弟敬叔画菊

明代 周瑛

一花一叶尽天机,趣到无言识渐稀。辽鹤不归霄汉远,只留秋色照岩扉。

送陈白沙归南海 其七

明代 周瑛

释子称入定,如蚕自吐缚。置心于昭旷,用以求真乐。

孔氏有明训,敬义须夹持。动静两无碍,此心自愉怡。

入定既云久,此心亦能守。但恐体用乖,真乐竟何有。

登拟岘台读曾南丰碑次潘水部韵

明代 周瑛

摩挲苔刻读残文,往事悠悠付夕曛。野蝀未收前涧雨,山风遥送隔溪云。

霸图驭世应多术,王道驱民不掩群。临汝依稀同汉沔,曾无垂涕到裴君。

贵藩聘修实录府卫诸公皆出祖石阡有作次韵

明代 周瑛

纷纷簪组满江湄,袅袅东风吹鬓丝。春草绿波南浦路,轻尘细雨渭城诗。

投荒万里愁无伴,倾盖片时逢故知。丽泽此行知有益,子云识字喜多奇。

泉州朱都宪挽诗

明代 周瑛

曾闻谱牒出莆田,徙去泉南世益绵。鸮食上林分教日,乌啼柏树立朝年。

温公姓字人皆识,道辅勋阶世共传。千里平芜寒日暮,依依马首认高阡。

哭罗一峰五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漆室发长啸,杞国怀深忧。泪洒纲常疏,十年未全收。

桐川儒学杂咏十七首 其七 天游亭

明代 周瑛

人世少知遇,百年怀抱孤。山亭坐虚敞,邈与天为徒。

送贺克恭黄门得告归辽左二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牢作根基筑室庐,此中真乐世应无。閒来举目平铺看,云满青山水满湖。

寄东阳二教黄亨仲二首 其二

明代 周瑛

客窗风雨夜萧萧,曾剔银缸共寂寥。别后逢君何处所,梦魂时落浙江潮。

周瑛

周瑛

(1430—1518)福建莆田人,字梁石,号翠渠。成化五年进士。任广德知州,以有善政,赐敕旌异。弘治初历四川参政、右布政使。始与陈献章友,而不以献章主静之说为然,谓学当以居敬为主,敬则心存,然后可以穷理。有《书纂》、《翠渠类稿》。► 239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