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楚江白逶迤,楚山碧参差。玉炊稻粒长,缕切鱼腴肥。
羡君尽室行,飘然无所羁。伐竹营茅茨,种橘为藩篱。
荒坡无四垣,但以荷塘围。官虽朝大夫,身世已相遗。
野老坐争席,林叟谈忘归。犹嫌沮溺徒,名字为人知。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又和南国园真率会见赠
数日不至后圃今晚偶来芳物都尽率然成诗
和孙器之清风楼
贤侯宴枚马,歌鼓事繁华。晚吹来千里,清商落万家。
平原转疏雨,远树隔残霞。宋玉虽能赋,还须念景差。
又击毬
肃奉乘轺命,仍陪戏马游。朋分初迥出,势合复相收。
顾盼华星激,萦回紫电流。良因重嘉好,礼接使臣优。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送朱职方
熬漉沧波耗,征输泽国贫。婴罗矜赤子,运筴借能臣。
拜手觚棱晓,浮舟狼汤春。东南待苏息,别酒莫逡巡。
谏院题名记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八
何处初寒好,初寒肃政台。官闲免簿领,门静少尘埃。
天借风霜气,人无鹰隼猜。庭荒馀老柏,尚有夕乌来。
春贴子词 其五
春衣不用蕙兰薰,领缘无烦刺绣文。曾在蚕宫亲织紞,方知缕缕尽辛勤。
晓霁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阁上新文卷,欲逢知已开。相思不能已,攲枕梦君来。
游李卫公平泉庄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送谢都官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锦堂春
喜雨三首呈景仁侍郎兼献在尹宣徽
送李尉以监丞致仕归闽中
行行歌式微,浩叹返荆扉。却著登山屐,尽焚趋府衣。
溪清鱼影乱,竹闇笋牙肥。应悔浮名误,空将白发归。
钓鱼有感 其一
垂竿临晚岸,坚坐据莓苔。饵落萍初散,鱼惊荷暂开。
有求虽琐细,未获且低回。君识磻溪老,曾垂绿发来。
晚春病起呈择之治臣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小诗招僚友晚游后园二首
送王书记之官永兴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紫微石舍入挽歌二首
再和秉国约游石淙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忝职谏垣日负忧畏缅思云夫处士老兄萧然物外
送刘观察知洺州
塞上 其四
送薯蓣苗与兴宗
送景仁至丁正臣园寄主人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辞坟
和潞公招尧夫不至
去春与景仁同至河阳谒晦叔馆於府之后园既去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兴宗南园草盛不翦仆过而爱这诗以赠
子厚先生哀辞
又寄题陟屺寺
送呈班叔大名司户
送聂秘丞 其二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侍读王文公挽歌二首 其二
送郑推官 其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其七 凉□
又和安国寺及诸园赏牡丹
送次道和太平州
三军行
赠太子太傅康靖李公挽歌词二首 其二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二
北京留守王太师挽歌词二首 其二
座中呈子骏尧夫
又即事二章上呈 其一
王君贶宣徽垂示嵩山祈雪诗十章合为一篇以酬
和秉国寄子骏尧夫二留台
送导江李主簿君俞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十
和聂之美鸡泽官舍诗七首·苇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送祖择这守陕
张元常挽歌二首
故相国颍公挽歌辞三首 其二
送张太博知岳州
喜孙器这来自共城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送张伯常同年移居郢州
安之朝议哀辞二首 其一
送茹屯田知无为军
寿安杂诗十首·且游
再呈宜甫
送向防御知陈州
执酒
闲中有富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