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听政涉中昃,观书达夜分。周王忘自逸,汉祖不知勤。
棣萼因心友,云章落笔文。它年紬石室,光大继皇坟。
看花四绝句 其三
洛阳春日最繁华,红绿阴中十万家。谁道群花如锦绣,人将锦绣学群花。
和昌言官舍十题·萱草
送晁校理知怀州
锦堂春
次韵和复古春日五绝句 其三
东城丝网蹴红毬,北里琼楼唱石州。堪笑迂儒竹斋里,眼昏逼纸看蝇头。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鳌禁叨承诏,金华侍执经。微生轻草芥,圣泽阔沧溟。
鹿性安林野,葵心注阙庭。尧云不可望,白首涕飘零。
坐船
使君张皂盖,高宴碧湖心。苒蒻牵菱蔓,夷犹泊柳阴。
晚风侵坐冷,春浪没篙深。倒载归何晚,波间夕照沈。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流泉
用前韵再呈
旧友今馀几,追思鼻可酸。休论身外事,且尽目前欢。
薜荔垂堤面,酴醾拥席端。舞精抽茧绪,弦妙落珠盘。
醇酒回春易,灵丹却老难。扶归不复记,酩酊上金鞍。
又书一绝戏呈
伯常远自郢中回,喜与愁心相继来。幸得蒹葭依玉树,愁将瓦砾报琼瑰。
再呈宜甫
景福东厢诗·未开木芙蓉
致政邵少卿挽词
和家兄喜晴用安之韵
象龙虽得请,跃蜧亦须占。既有膏苗益,宁无漂麦嫌。
馀霏方映户,反照忽通帘。羁旅愁怀阕,农家喜色添。
田间拾穗满,陌上荷锄兼。预想三川迥,秋场万庾尖。
御宴送李宣徽知真定计口号
和景仁琼林席上偶成
送谢都官
厩吏整车马,匆匆办晓装。青緺出阊阖,朱旆指沧浪。
野店杏初发,津亭柳已黄。行行不可驻,犹及劝耕桑。
清明后二日同邻几
寂寥清明后,馀春已无多。闲轩富佳致,不惜载酒过。
水木晚尤秀,风烟晴更和。临樽不尽醉,奈此芳菲何。
送贤良陈著作
海隅方万里,豪隽几何人。百汰求才尽,三薰得士新。
声华四方耸,器业一朝伸。佗日苍生望,非徒泽寿春。
清风台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祁峤颍阳主簿
普明寺荷塘上置酒
小园晚饮
秋雨霁倏闻宗圣案伎应这饮酒诗呈宜甫
旬虑十七韵呈同舍
过故洛阳城 其二
送吴耿先生
梅圣俞挽歌二首
太皇太后挽歌词二首
雨中过王安之所居谒以诗寄之
郑待郎挽歌辞
送周密学
瘿盆
陪致政开府太师留守相公致内翰燕集辄歌盛美
答刘原父贺
仲庶同年兄自成都移长安以诗寄贺
张元常挽歌二首
奉和经略庞龙图延州南城八咏 其二 供兵硙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送韩太祝归许昌
和邵不疑校理蒲州十诗
送燕谏议知潭州
玉徽亭
南园杂诗六首 修酴醾架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自用前韵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四 后牖有朽柳
送雷章秘丞知芮城
邵尧夫许来石阁久待不至
和潞公伏日晏府园示座客
吴冲卿直舍净士安画墨竹歌
送程端明知成都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庆历七年祀南郊礼毕贺赦
送郑推官赴分州
始平公以光得免使北赐之以诗谨依韵酬和
送李学士使北
重经车輞谷
钓鱼有感 其二
雪寒取酒
园樱伤老也 其三
同次道元日宿尚书省听誓戒寄州邵不疑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赠狼节推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和之美河西列岫亭 其一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二
送僧聪归蜀
钓鱼有感 其一
孙器之奉使淮浙至江为书见寄以诗谢之 其一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重九日忆菊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四月十三日立夏呈安这
夜发长垣
赏花钓鱼二首 其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