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虞帝
河边晚望
高浪崩奔捲白沙,悠悠极望入天涯。谁能脱落尘中意,乘兴东游坐石槎。
再呈宜甫
早春戏作呈范景仁
闰馀春意早,卉木先有思。嘤嘤群鸟翔,东西各求类。
伊予忝谏垣,动息抱忧悸。衮职旷不补,言责真可畏。
况复禁过从,陋巷若囚系。茅茨庇风雨,偏隘无馀地。
时于坏垣隙,历历生新荠。君侯乃比邻,跬步难自致。
常思去岁初,西轩学歌吹。座客皆故人,欢笑无拘忌。
平生不喜酒,是日成烂醉。岂言长揖归,良会难再值。
东风忽复来,时华一何驶。丛竹固无恙,夭桃作花异。
朝廷正清明,讵肯容窃位。何当遂废放,欢饮还自恣。
瞻彼南山
送李尉以监丞致仁归闽中
苏才翁子美有赠扶沟白鹤观黄道士诗纪于屋壁
和张推官同年 其二
薄寒未去腊才过,春色先知在绿波。不是宿云能作思,大都王粲自情多。
送王校理
金门倦鸣玉,千骑出东方。封略依沧海,枌榆近故乡。
秦碑苔蚀字,鄅稻日翻芒。国吏遥应识,当年丞相郎。
送丁正臣知蔡州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 其二 投圣俞
圣俞精为诗,坚重比白玉。至宝识之希,未必谐众目。
应辰宝高风,跂耸自西蜀。平生未相识,歉歉不自足。
薄游困京师,旅食止脱粟。得官当入秦,行李未结束。
先求圣俞门,执贽请所欲。九衢季冬月,风沙正惨黩。
羸马惮远行,毛鬣寒瑟缩。旅拒不肯前,一步九刺蹙。
饥童袖拥口,手足尽皲瘃。论诗久未出,窃骂怨满腹。
归来面扬扬,气若饫粱肉。累累数十字,疏淡不满幅。
自谓获至珍,呼儿谨藏蓄。长安十五驿,重复问川陆。
置诗怀袖间,勌懑辄披读。高吟桑野阔,目瞑即投宿。
自可忘羁愁,行瞻灞陵曲。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何处初寒好,初寒游弈园。林间叶未尽,篱底菊犹存。
结竹为庵小,开炉构火温。谁言处城市,岑寂似丘樊。
和公廙喜雪
向来河洛久愆阳,祷祀徒劳罄肃庄。林雪飞花欣暂白,麦田濡叶未全黄。
城中稍觉桑薪贵,村外时闻社瓮香。八使孜孜悯茕独,斯民那复畏凶荒。
送白都官归长安
五哀诗 晁大夫
人主恩犹盛,谗夫弄舌端。旋闻就斧质,不得解衣冠。
反贼齿才冷,谋臣心尽寒。晁宗噍类尽,汉室泰山安。
读颍公清风集 其三
佳城郁郁閟英灵,幸有文章见典型。开卷未终双袖湿,目前彷佛对渊庭。
南湖二首
送沈寺丞知南昌县
送张秘校知分宁
边将 其三
横吹长笛千万骑,将军塞北立功回。边人争出孤城望,渐见旌旗天外来。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贤良陈著作
又和董氏东园桧屏石床
送向防禦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柳枝词十三首 其六
宿石闻牧马者歌
司徒工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寿安杂诗十首·藏珠石
自都往馀杭怀聂之美
子厚先生哀辞
闻正叔与客过赵园欢饮戏成小诗
独乐园七题·钓鱼庵
送昌言知宿州
正月三日与广渊同出南薰门分趋斋宫涂中有作
送周密学
送僧聪归蜀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 其一
和不疑送虏使还道中闻江邻几梅圣俞长逝作诗哭之
梅圣俞挽歌二首 其一
示道人
和安之今春于郑国相公及光处得缀珠莲各一本植之盆中仲夏始见一花 ...
春贴子词 皇太后阁六首 其三
送薛水部十丈通判并州
三月二十五日安之以诗二绝见招作真率会光以
次韵和吴冲卿秋意四首 其一 扫枣好草倒
又和六日四老会
臧郎中挽歌二首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园樱伤老也 其三
光皇祐二年谒告归乡里至治平二年方得再来怆然感怀诗以纪事
咏史 其三
又和二月五日风雪
谒三门禹祠 其二
座中呈子骏尧夫
喜景仁直秘阁
故翰林彭学士 其二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同舍会饮金明沼上书事
伫月亭
用韵再呈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钓鱼有感
野轩
和君贶清明与上巳同日泛舟洛川十韵
归田诗 其二
清燕亭
早春寄景仁
和明叔九日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与乐道约会超化寺比至乐道以疾先归途中有诗
题杨中正供奉洗心堂
春贴子词 其六
和景仁题崇福宫 其一
送药栽与安之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送五太祝知伊阙
又和留题定襄驿
居洛初夏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