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司马光
杖底潜蛇影,门阴集戴鵀。玉楼新记就,石椁旧铭沈。
箧有封峦札,籯无遗子金。寂寥封马鬣,秋色净松林。
春贴子词 皇后阁五首 其一
穜稑献新种,祎褕浣旧衣。玉钩随步辇,行看采桑归。
之美访及不获展奉以诗为谢
晚食菊羹
赠河中通判朱郎中
谢兴宗惠草虫扇
送苏屯田知单州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独步
走索
送济川知汉州二首 其二
千骑拥朱轓,青霞昼绣还。复寻题柱迹,重过弃繻关。
晓栈流云湿,秋湖脱叶殷。久游今得意,真不愧江山。
清明日兴宗饮赵道士东轩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席君从於洛城种金橘今秋始结六实以其四献开
寄赠致仕
星郎年未至,辞禄一何高。目莹栖灵气,眉疏出秀毫。
胸中莹有乐,身外尽徒劳。回首红尘地,纷纷笑我曹。
解绂沱江外,诛茅井络边。老莱夫妇隐,韦孟子孙贤。
浮蚁邀旁舍,蹲鸱种薄田。不须亲几杖,想望已萧然。
和梅圣俞咏昌言五物 缚虎图
孙生非画师,趣尚颇奇伟。为人少谐合,不肯畜妻子。
时时入深山,信足动百里。萧然坐盘石,尽日曾不起。
精心忽有得,纵笔何恢诡。万象皆自然,神工相表里。
流传落人间,万金易寸纸。君家缚虎图,用意尤精致。
虽云锁纽牢,观者犹披靡。昔闻刘纲妻,制虎如犬豕。
系之床脚间,垂头受鞭箠。孙生傥未见,画此亦何理。
明知非世人,羽化实不死。愿君佗日归,置之成都市。
必有乘槎人,庶几能辨此。
送张秘校知分宁
送尧夫知河中府二首 其一
耆老承风旧,丝纶锡命新。展禽安屡黜,原宪乐常贫。
执志穷通壹,论交表里真。但祈深自重,膏泽望斯民。
寒食南宫夜饮
积旬留省署,容易度春华。芳草踏青晚,长楸行乐赊。
云疏时送雨,风细暗飞花。直有黄金百,无因过酒家。
仁宗皇帝挽歌词二首 其一
声教万馀里,文明四十春。茂勋留信史,盛德满生民。
共适禽鱼乐,安知橐籥仁。百年龙驭远,空复仰威神。
送兴宗之彤阳
赠外兄吴之才
何须亲始重,友分固非疏。况复羁孤极,同经忧患馀。
晚成应大器,先得类凡鱼。游衍陪严忌,声华诵子虚。
蒲轮诏枚叔,驷马宠相如。莫忘西都日,寒窗夜读书。
司马光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701篇诗文
送王伯初通判婺州
送张太博知岳州
双竹
和昌言官舍十题·石榴花
送计先辈
寄题兴州晁都官
闲居呈复古
子高有徐浩诗碑昌言借摹其文甫及数本石有微
同僚有独游东游者小诗寄之 其一
赠邵尧夫
杕柏寄傅钦之 其三
送皇甫寺丞知蓝田县
同次道陪晏琼林
送郑推官 其二
送入为闽宰
致政邵少卿挽词
谏院题名记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和君贶暮秋四日登石家寺阁晓泛洛舟 登阁
送李祠部知滑州
太博同年叶兄纾以诗及建茶为贶家有蜀笺二轴
双井茶寄赠景仁
送史馆任祠部河东转运使
新迁书斋颇为清旷偶书呈全董二秀才并示倒良
王书记以近诗三篇相示各摭其意以诗赓之·感
其日雨闻姚黄开戏成诗二章呈子骏尧夫
华严真师以诗见贶聊成二章纪其趣尚 其二
三月三十日微雨偶成诗二十四韵书怀献留守开
闰正月十五日夜监直对月怀诸同舍
寿安杂诗十首·灵山寺
复古诗首句云独步复静坐辄继二章 其二 静坐
花庵多牵牛清晨始开日出已瘁花虽甚美而不堪
郭氏园送张仲通出刺棣州
阮郎归·渔舟容易入春山
神宗皇帝挽词五首 其四
郑侍郎
上巳日与太学诸同舍饮王都尉园
西台诗二十四韵
员村坂
题致仕李太传园亭
吴下肃公挽歌辞三首
送张少卿学士知洪州
和君贶题潞公东庄
或谓光嗤景仁谈禅而自谈又因用前韵为景仁解禅
和子渊元夕
用前韵再呈
送丁正臣通判复州
送冲卿通判河中府
英宗皇帝挽歌辞三首 其一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 其九
应天院朝拜回呈景仁
柳枝词十三首 其一
司徒开府韩国富公挽辞四首 其四
邵尧夫先生哀辞二首
依前韵奉送才元和甫使北
酬邵尧夫见示安乐窝中打乖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