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乾坤千古事,风雨百年心。野兴供高卧,穷愁费苦吟。
荷衣秋色老,茅屋夜寒深。蓬鬓看霜叶,萧萧不自禁。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二
托根盆盎似藏身,五蕊三花小试春。水月影随灯火转,山林迹共市廛亲。
陇头不为行人折,湖上空怀处士邻。最念平生清白操,偶抛霜雪傍光尘。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 其一
华盖峰前上方观,武夷洞口远游仙。送君竹杖归千里,寄我茅斋住两年。
紫气浮关开雨雪,白云垂户候林泉。老怀此别休惆怅,更说崆峒寿几千。
寄毛伯善
狂药勿相依,平生变是非。大呼将蹈刃,急走不披衣。
学仕斯难信,思亲或欲归。慇勤提耳诲,莫与圣贤违。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蜀郡文风盛,屏山道学高。承颜勤菽水,壮志耻蓬蒿。
春日营三径,秋风叹二毛。时逢见烽火,转觉寸心劳。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清溪松竹故人居,门掩东风寂寞馀。一束生刍将老泪,数编残稿访遗书。
丘坟已卜山林近,堂构仍闻岁月虚。回首平川应不远,棹歌微响复如初。
雪中偶成 其一
背郭茅堂早闭门,天寒独恋缊袍温。琴书散漫无宾客,稼穑艰难有子孙。
竹杖稍能扶病力,梅花强欲恼吟魂。蹇驴踏雪如堪借,行尽江南数里村。
祭虎二首 其二
祭虎虎何功,云能食封豕。封豕善遁藏,充觞得仙麂。
仙麂虽驯良,入口那复吐。虎去不复来,居然暴禾黍。
示儿三首 其二
衰容浑欲不胜衣,况复天涯有戍儿。塞雁传书空在望,林乌反哺动遐思。
诸孙梨栗频相聒,独老桑榆久自知。春日一樽
食鱼呈刘河泊 其四
河官顿顿食鱼羹,不待侯门有铗声。老子平生藜藿口,狂来犹欲脍长鲸。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云谷留云墨,濂溪有似人。园林当胜夕,尊俎集贤宾。
天籁飞来远,冰轮洗出新。乾坤清气满,何处有嚣尘。
桃花双雀 其二
花鸟最娱人,良工笔更真。双栖无限思,长占一枝春。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藓径沿溪滑,柴门倚树欹。看云行自远,卧雪起常迟。
白日磋跎过,玄经寂寞为。不才甘在野,非是傲明时。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二老长斋共白头,一朝相挹去西游。已传换骨藏诸洞,又说飞神上十洲。
卖药壶公今暂隐,开花殷七久难留。疏狂却忆东方朔,只恋蟠桃不自由。
食梨有感
西园梨树忆儿栽,梨熟征儿去未回。适口自怜甘似蜜,羁怀谁念冷于灰。
争攀漫引儿童喜,啄食频看鸟雀来。此日思儿常绕树,不堪风雨晚相催。
山中漫题 其四
偶依松石坐,閒咏草堂诗。宿鹤林中静,归云川上迟。
千峰秋似水,多难鬓成丝。自识盈虚理,浮生更不疑。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二
夜雪茅檐积渐高,傍林时听折危梢。南山石上双松树,莫更动摇仙鹤巢。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石头城下系孤篷,满眼兴亡六代宫。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代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
赓冯老泉
山中久住岂无情,偶为寻诗出谷行。岁宴龙蛇当伏蛰,春和观谷自翔鸣。
眼空江海栖栖老,兴近烟霞往往清。林杰后来俱特达,侯门弹铗旧知名。
挽陈景章 其一
禅笠频相访,儒衣忽自谋。十年劳火宅,一日脱书囚。
客舍黄金散,邻僧白骨收。生刍何处奠,孤寺乱山秋。
次云松长山道中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石村卜居候程芳远
赋梅杖 其一
哭婿游彦辉二首 其二
小楼对雪有怀西山道人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人日偶成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二
题独骏图
送朱孟舒 其一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四
寄云松昆仲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二
柬薛君玉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六
题程芳远游方卷
题清源玩易图
拟寄叶希武
雨中 其三
九日西庄怀弟
悲流人
呈邵张二宰 其一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三
送别欧阳雪舟
瑞香 其一
赠虞道士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一
送魏上修
饯张判簿 其二
送陈子敬归三山
寿日醮坛有感
尝梨
示儿三首 其一
赋梅杖 其四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 其二
寄余复婴
寄苏明远 其二
挽蒋鹤田 其二
寄陈景忠
寄张云松
代灵宝废观道士叶宗善贽县官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一
本真法师祈雨有感兼美武宗理
寄云松
更愁
云壑寄惠黄杨木簪并诗
次云松题南山别墅韵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一
送茶与朱孟舒
拟送蒋伯羽
又人日怀兼善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拙者嘉其谊而赠之
有感 其五
候云壑不至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其一
柬伯颖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