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元日至人日,檐声断复闻。山头雪待雪,溪上云连云。
牧犊空年老,听鸡过夜分。平川张逸士,最念久离群。
题宣和画鹅雏卷 其一
柳下金沟煖似汤,羽翎全短毳毛长。睿思不及鹰扬力,爱画舟前似酒黄。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三
摩挲老眼倦编蒲,雨过山窗兀坐孤。松带浮云张翠盖,草承残坐缀明珠。
鸟鸣转觉林塘静,花发方知节候殊。张籍题诗工古淡,爱来同赋辋川图。
老泉索赋喜雨
苦热真嫌夏日长,片云今夕作秋凉。颠风未欲惊蒲柳,急雨还秋养稻粱。
病骨清泠唯稳睡,吟怀衰老减疏狂。冯唐过我谈新咏,扣户先愁债未偿。
追赋怀富顺县丞徐惟楫卷
为问徐卿自别离,鸣弦暂佐蜀离时。关山迢递疏音况,风雨凄凉屡梦思。
三峡泛舟清夜泊,双松当户绿阴移。乔迁此日知何处,江上逢梅寄一枝。
寄刘仲祥索贡馀茶
春山一夜社前雷,万树旗枪渺渺开。使者林中徵贡入,野人日暮采芳回。
翠流石乳千山迥,香簇金芽五马催。报道卢全酣昼寝,扣门军将几时来。
送别欧阳雪舟
已是三年别,那知一笑俱。相看歌白雪,独往住玄都。
画马尘生壁,笼鹅雨满湖。松门清夜月,还念故人无。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一
自与山灵有宿期,题诗屡报入山时。林间二客烦相待,拂拭苍苔看旧诗。
巾秋
玉宇秋中月正明,好天良夕祇伤情。谁家庭院开樽俎,几处关山照甲兵。
白发馀光聊自惜,黄河倒影几时清。胡床好尽南楼兴,莫向西风动笛声。
寄王叔善
十年前识王长史,驿舍题诗寄寂寥。南北风尘音信断,东西岐路梦魂遥。
雪霜已入诗人鬓,广海长驱使者轺。骢马清风谁不避,蛮中瘴疠一时消。
寄复婴本淳
绝粒虚肠譬饿囚,无眠低户数更筹。仙家有说能飞解,不挟凡躯送十洲。
环谷余国权名行亭曰环谷中以旧得朱子所书风月无边字扁之题诗四首 ...
云谷留云墨,濂溪有似人。园林当胜夕,尊俎集贤宾。
天籁飞来远,冰轮洗出新。乾坤清气满,何处有嚣尘。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官阁新成胜槩兼,日长公暇理牙签。青山对榻岚光重,碧水当轩爽气添。
客到无时浮大白,人间何处有朱炎。遥知睡起题诗际,燕语随风落画檐。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二
中林避世士,茅屋一閒云。雨笠寻芝术,晴窗究典坟。
竹深羊仲至,瓜熟邵平分。也有幽栖处,长随鹿豕群。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一
独振兵威百里间,更推恩信数州安。枭徒竞作操戈入,虎士翻州奉柩还。
大笔特书青史在,荒祠遗像画衣残。铭旌远道收兄骨,一片归云度雁山。
刘俊民镇抚自京回趋会不及诗以寄意
闻道回辕宿武夷,巾车晨出赴襟期。平安已验从龟吉,进退谁言履虎危。
水驿梅花题壁处,山营柳色候门时。清谈不肯留今夕,目送南云有所思。
雨中怀子冶兼善
去年秋社别,今雨草堂思。衰病难为况,暌离已许时。
连床谈旧事,对酒诵新诗。清夜檐花落,休忘郑老期。
雪中偶成 其二
腊前三白报年丰,里巷欢愉著处同。林野渐添饥鸟雀,阶除初积走儿童。
梨花柳絮遮无地,鹭羽鸿毛散满空。也有灞桥清兴在,独惭衰老句难工。
题六朝遗秀图 其二
石头城下系孤篷,满眼兴亡六代宫。吴晋山川非旧国,宋齐陵代但秋风。
牺牲不入诸天界,花月高歌永夜中。欲问渔翁浑不识,年年江上蓼花红。
更愁
雨中 其二
久雨不能休,花时惨似秋。牛羊僵在野,鱼鳖困中流。
敢叹泥涂苦,长怀畎亩忧。滂沱非润物,天意远难求。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送穆谷华
赋梅杖 其一
食梨有感
晚浦归帆
题程芳远游方卷
暮宿田家作
饯张判簿 其一
竹搔背 其二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一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二
题独骏图
题清源玩易图
惜猫怨
赋梅杖 其四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期云松会宿不至
同云松西山怀旧
尝梨
别云壑
赠欧阳亦雪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柳隘岭上
送康鍊师归上方观二首 其一
为云壑题雪友墨梅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一
再赠西山本淳
题黄仲文为孔方作松林樵者图 其一
催菊
题观音岩
挽张执中炼师
题徐士振蜀路看梅卷
拟云松简彦民
题小幅雪景 其一
寄杜德基
寄林信夫
寄张云松 其一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二
山行雨中
雨中 其一
食鱼呈刘河泊 其一
飓风
时事 其四
病中 其一
题班姬扇面
寄张云松
述怀(二首)
云壑寄惠黄杨木簪并诗
拟贫士二首 其二
至梅村别业再用前韵寄云壑 其一
九日西庄怀弟
新创谯楼美邵令
用韵自述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二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