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拙者嘉其谊而赠之

永平王谷云来武夷奉其师慈谷萧先生仙蜕以归蓝山拙者嘉其谊而赠之

明代 蓝仁

远寻遗蜕访仙坛,又举空衣返故山。猿鹤凄凉思旧社,鬼神呵护惜馀丹。

紫溪凉月迎归路,白塔晴云送出关。山下居人瞻望处,南天飞度剑光寒。

诗人蓝仁的古诗

云松云壑会宿翁源别后追赋

明代 蓝仁

三日篮舆到处行,云深只讶野猿惊。稍寻僧舍侵林影,偶听樵猿出谷声。

野老扫门霜叶满,山童瀹茗石泉清。诗囊一夜谈无厌,共笑鸡鸣梦不成。

寄余鍊师居玉蟾丹室

明代 蓝仁

湖海归来挂一瓢,玉蟾丹灶待重烧。内经黄帝留针诀,三品神农辩药苗。

枫叶渔舟波澹澹,茶烟禅榻鬓萧萧。高秋拟借峰头鹤,共尔吹笙溯泬寥。

题春山访隐图

明代 蓝仁

游山有兴未从容,偶向君家阅数峰。水泛落花凡几曲,云开远岫似千重。

茆堂有约琴尊共,萝径何时杖履从。避世老翁头雪白,风前徙倚听长松。

为方焕赋云峰秋霁图

明代 蓝仁

茆屋溪头红叶村,石梁秋水清无痕。枌榆过雨鸟鸣涧,粳稻如云山对门。

老翁日高睡未起,稚子读书窗户里。干戈如此赋敛烦,鸡犬晏然乡曲喜。

山中酒熟黄花开,仙人候我芙蓉台。云林今夜好明月,拟跨幔亭黄鹤来。

送杜德基归省

明代 蓝仁

苦学怜君最少年,传毡况是隐君孙。屏山仰止来千里,杜曲分君溯一原。

奇字政须询故学,力行无愧守空言。西风一夜归心切,知有慈亲独倚门。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三

明代 蓝仁

天上浮光带玉京,世间幻境入琼林。冯夷夺得天孙巧,剪水飞花一夜深。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明代 蓝仁

清溪松竹故人居,门掩东风寂寞馀。一束生刍将老泪,数编残稿访遗书。

丘坟已卜山林近,堂构仍闻岁月虚。回首平川应不远,棹歌微响复如初。

饯彦材居贞子玄仲管

明代 蓝仁

四贤同起七闽中,久望仙舟上北风。水驿偶成三宿别,茅檐因北一尊同。

高歌激烈词源涌,古帖临摹笔阵雄。他日瀛洲群彦集,题书报与白头翁。

灵凤篇

明代 蓝仁

鸣凤出丹穴,五采耀晴旭。朝饮瑶池流,暮栖昆山木。

和声六律备,灵德百禽伏。重华去已久,淳风何由复。

不闻夔乐谐,但复楚歌促。梧枝霜不蕃,竹实冬未熟。

愧彼梁间燕,双双托华屋。

毒雾

明代 蓝仁

大雾无时起,冥冥夜色同。江连蛟蜃气,野匿虎狼踪。

久暗应成雨,迟收欲待风。南山沈已尽,留得两三峰。

次游德芳韵

明代 蓝仁

兵戈已觉素心违,潦倒山林两布衣。茅屋春深桑柘薄,石田岁晚稻粱微。

绿尊但用平生足,白发方知往事非。九曲月明春水碧,夜深同坐钓鱼矶。

寄林信夫

明代 蓝仁

一官江北佐鸣弦,消息时因过客传。不信阮生悲失路,自甘陶客赋归田。

榕窗茶熟烟栖屋,荔浦帆归月在船。忆昔过门惭二仲,苍苍风景旧山川。

春日 其二

明代 蓝仁

草木消冰雪,林园换岁时。病传方士剂,閒咏古人诗。

兄弟飘零恨,儿孙懒钝姿。一杯春日酒,无奈醒愁悲。

哭彭副使启殡归瑞安 其一

明代 蓝仁

独振兵威百里间,更推恩信数州安。枭徒竞作操戈入,虎士翻州奉柩还。

大笔特书青史在,荒祠遗像画衣残。铭旌远道收兄骨,一片归云度雁山。

再题南山别墅

明代 蓝仁

携家自爱鹿门耕,避世何须谷口名。黄菊正开扶短杖,白衣不口对空罂。

隔溪渔笛随风细,何处牛歌起月明。兄弟几人今只影,空搔短发愧馀生。

寄陈景章

明代 蓝仁

閒云野水平生趣,大帽宽衫未老身。五亩受廛依旧俗,十年开径候何人。

诗名渐远非长计,酒兴全疏且耐贫。欲扣柴门连疾阻,好风良月忆相亲。

桃花双雀 其一

明代 蓝仁

双雀睡方浓,桃花笑暖风。休惊春梦断,长在綵云中。

宾州九日作

明代 蓝仁

三年频客路,九日又宾州。野圃黄花晚,空江白雁秋。

无钱从止酒,有赋倦登楼。回首关山远,萧萧落叶愁。

寄苏明远 其二

明代 蓝仁

笔下秋光最好看,相思千里寄来难。白头已入庐山社,犹忆东篱月影寒。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明代 蓝仁

方壶画山世有名,生纸一幅涂纵横。孤峰倚天旭日上,危石拔地秋风生。

壮游曾来拾瑶草,梦里武夷清未了。紫阳五曲石门荒,金老三间茅屋小。

兴来故笔起层峦,万仞嵯峨咫尺间。龙洞云烟含宿雨,鹤坛星月满空山。

武林道士余三一,来憩松根讲周易。十年不出鬓垂丝,九转将成眼如漆。

新图千里寄神交,东南一柱青天高。愿授神方服石髓,共听仙乐鸣云璈。

閒窗持赠深有意,念我衰年住尘世。便欲呼儿挽鹿车,从此相随入苍翠。

蓝仁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