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绝粒虚肠譬饿囚,无眠低户数更筹。仙家有说能飞解,不挟凡躯送十洲。
挽空无相四首 其三
二十三年别,头颅故不同。游方何处止,求相本来空。
法海龙应化,尘樊鹤在笼。三生石上月,谁问牧牛童。
次韵答张簿 其一
苦热休嫌褦襶过,欲询为况近如何。陶公莲社当寻伴,杜老花溪许放歌。
正乏酒钱谁送与,又添诗债费催科。苍头不识相观善,牢闭柴门畏客多。
巾秋
玉宇秋中月正明,好天良夕祇伤情。谁家庭院开樽俎,几处关山照甲兵。
白发馀光聊自惜,黄河倒影几时清。胡床好尽南楼兴,莫向西风动笛声。
有感 其五
鳏独须仁政,承宣待上官。更饶多病苦,那解百忧宽。
边郡书稀到,衣襟泪不乾。南人西北老,天远问应难。
题黄献可所藏鱼乐图
春云漠漠水平湖,掉尾扬鬐羡尔鱼。自笑山林双目短,不知江海万形殊。
桃花浦口钩虚掷,芦叶矶边网自疏。岁久只愁头角异,风雷相送上天衢。
雪中抵竹梅斋
冲风冒雨转幽崖,雪满长空夜色催。客枕有时惊折竹,游帷无处认寒梅。
野人篱落孤烟迥,茆屋琼瑶几尺堆。扫入公家徵敛足,冰山不愿太阳来。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二
道院閒眠客思清,泥途数里倦趋程。春寒未退花全少,暖霭微销鹳又鸣。
城邑交流污浊迹,丘园总待发生情。诗囊拟共连床语,犹愧衰年宿疾婴。
舟中望长洲田家
积流会澄川,浮沙亘长洲。上有佳树林,下有良田畴。
渔樵自成村,桑麻翳榛丘。犬吠林巷深,鸟鸣田舍幽。
落日负耒归,凉飙荡轻舟。斯人亦何为,乐哉以优游。
羁怀迫道路,怅望徒淹留。
小楼对雪有怀西山道人
西山白雪一丈深,北风吹倒长松林。千崖无人虎豹死,中夜有松乌鸢吟。
高楼此时最相忆,弱水隔海知难寻。凡身毛骨更萧爽,愿借黄鹤栖云岑。
拟寄叶希武
八十犹传不入城,南州耆旧传应成。自歌白石时长短,谁信沧溟又浅清。
纵目已随春树远,离愁更与暮云平。凡材蒲柳多先悴,常向山中说姓名。
寄云松
云松隐者巢居处,上有屏山下藉溪。花径夕阳眠鹿豕,钓矶春雨集凫鹥。
十年种木春林远,万卷藏书草屋低。久欲相从扣羲画,负琴长往碧岩西。
时事 其二
久叹旌贤少,还闻剪恶多。生材不易得,旷职欲如何。
进退皆由道,明良自有歌。邦基百度举,不独壮山河。
九日西山燕集次靖之韵追怀虚白高士
九日重登卧月台,西风愁对菊花开。空闻玉女宾云曲,不见铜仙白露杯。
葛井丹成龙自化,枫江霜冷雁空哀。杜陵老去多诗兴,不待尊前急雨催。
寄毛伯善
狂药勿相依,平生变是非。大呼将蹈刃,急走不披衣。
学仕斯难信,思亲或欲归。慇勤提耳诲,莫与圣贤违。
寄周子冶
周子能文士,携家入武夷。地幽真可隐,席暖不须移。
融帐开何日,牙琴听有时。扁舟冲野雪,卧病久相思。
赠欧阳亦雪
欧阳处士有行窝,束担琴书处处过。肘后药分丹火秘,雪中梅处墨花多。
老来怀抱思倾写,病起筋骸费按摩。闻与赤松黄石伴,楼居此日意如何。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三
天上浮光带玉京,世间幻境入琼林。冯夷夺得天孙巧,剪水飞花一夜深。
寄葛仲温
中年相识少相亲,逆旅来过不厌频。贵贱虽殊皆白发,田园有处避红尘。
玉壶且醉蓝山月,丹鼎须分葛井春。更约明年同钓石,桃花溪上两乌巾。
赋网巾
非昔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蓝涧杂诗五首 其五
瑞香 其三
又人日怀兼善
用韵自述
题张兼善云树图
寄文明病中 其一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一
呈邵张二宰 其二
桃花马 其一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二
寄张孟方
新创谯楼美邵令
送牛自牧住武夷仙掌庵 其二
丙寅岁春送崇邑判簿刘宗文朝京 其一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二
题东郊归牧图 其二
代毛生答
春日忆章屯故居 其二
病起后园看花四首 其一
挽陈景章
梅村与云壑会宿
题烟波垂钓扇面
寄杜德基
赋梅杖 其三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二
足弱服胜骏丸怀仙牧老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一
赠叶彦新
赓张宗翰舟过武夷述怀 其一
秋江待渡
代简云松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十
次韵寿云松
题程芳远游方卷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再赠西山本淳
寄陈景章
上官仲敏惠书用其挽蓝涧弟韵奉答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二
次韵答刘用贞 其二
次云松题南山别墅韵
九日病中
次韵答刘用贞 其一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盆梅乃林希玄寄惠 其二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题黄仲文扇面小景 其一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一
阙雨寄上官鍊师
次韵答欧阳雪舟 其一
效冯老泉咏西山蚊虫 其二
酬伯颖见访
题画龙
本真法师祈雨有感兼美武宗理
谢云松寄惠青藤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