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蓝仁
江南苦竹生甘笋,春社雷惊出土长。扶病欲来参玉版,道人晓起赠双筐。
云松到西山有四绝句见贻依韵奉和兼柬云壑本淳一笑 其一
自与山灵有宿期,题诗屡报入山时。林间二客烦相待,拂拭苍苔看旧诗。
用韵自述
生年七十又周馀,万事从心不校渠。风雨声中长闭户,桑榆影里更观书。
行扶竹杖龙钟甚,病踞藜床偃蹇如。忆昨武夷云满谷,长松千树托巢居。
示儿三首 其三
抛却耕锄候县门,朝呼夕令竞纷纷。久知画地皆为狱,漫道号天可扣阍。
入市于菟寻汛语,斗床觳觫倚真闻。白头咄咄书空罢,惭愧庞公训子孙。
雨中 其三
燕仆多空垒,莺僵在远林。春霜晴不久,社雨冷难禁。
妄动徵前失,深藏异此心。故山栖老鹤,永夜自长吟。
题伯颖云林茅屋图 其三
避人深卜隐,食力自为园。卖药从过市,催租不到门。
厨烟蒸术起,社酒漉醅浑。风雨相期夜,诗成更细论。
寿日醮坛有感
三天符箓授长生,凡骨尤惭炼未轻。方士久传餐白石,野人相劝饭青精。
宫商缥缈仙歌远,楼阁玲珑梵气成。弱冠有闻今白首,空山何处候方平。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五
欲游方外老何堪,惆怅西山旧石龛。竹径无尘深几许,松花有会近重三。
凉生夜枕烟霞润,饥忆晨厨笋蕨甘。偶读君诗如在眼,梦魂飞绕白云庵。
述怀二首 其一
衰年无思独栖栖,月旦何劳更品题。自古冥飞知避弋,从来世事笑吹齑。
阶前野鹤鸡同食,谷底芳兰棘自迷。天末数峰犹在眼,微阳隐映暮云西。
题朱士坚屏山隐居图 其一
临川城外隐君子,儿孙满目自绳绳。三世喜闻诗礼学,一门独著孝廉称。
上堂綵戏春多酒,满屋书声夜有灯。盛大岂容终隐逸,白眉先起任贤能。
赋梅杖 其二
携得南枝拄白云,天寒时复出柴门。交头共倚春风力,到手还疑夜月痕。
禹庙星霜空自化,葛陂雷雨未应存。老来只为寻诗苦,踏雪明朝过远村。
送茶与朱孟舒
仙草灵芽出洞天,封题千里附归鞭。月明记得相寻处,曾试林间第一泉。
题吴德旸山水小景
云山分远近,水石助清幽。老眼看名画,深怀似故丘。
草迷行鹤径,藤引钓鱼舟。卖药忘机者,无人识伯休。
题梅根读易图
疏花老干转春风,独坐观书夕照中。倘许苍苔分半席,也来林下论参同。
次刘彦炳武夷见寄
故人十载别平川,清梦时时共钓船。采药重来俱白发,听猿有钓落苍烟。
山头扫月还相待,水底看松似倒悬。竹洞云岩秋老尽,晚晴犹喜两峰连。
雨中怀子冶兼善
去年秋社别,今雨草堂思。衰病难为况,暌离已许时。
连床谈旧事,对酒诵新诗。清夜檐花落,休忘郑老期。
拟寄叶希武
八十犹传不入城,南州耆旧传应成。自歌白石时长短,谁信沧溟又浅清。
纵目已随春树远,离愁更与暮云平。凡材蒲柳多先悴,常向山中说姓名。
雨中(二首)
和云松过鹤田有感
清溪松竹故人居,门掩东风寂寞馀。一束生刍将老泪,数编残稿访遗书。
丘坟已卜山林近,堂构仍闻岁月虚。回首平川应不远,棹歌微响复如初。
题方方壶风云高仙图
仙人来往驭飙车,岂料遗踪入画图。林下曾逢骑一虎,云间常画度双凫。
千峰夜月箫声远,万里晴天剑影孤。未遂沧州瑶草愿,梦随飞佩过方壶。
寄刘彦炳
九曲溪头问草堂,名山不隐又堂乡。画船邀客湖光近,金刹题诗竹影凉。
帷幄十年心最苦,幅巾三径意何长。不知听罢山阳笛,泪向南云落几行。
蓝仁
蓝仁(1315-?)字静之,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崇安将村里(今福建武夷山市星村镇)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蓝仁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413篇诗文
黄仲文寄墨竹
咏千枝柏
柬张孟宽
又题梅窗玩易图
次前韵饯张簿 其一
在野
蓝涧杂诗五首 其三
竹搔背 其一
送李孟和
寄云松
题武季远竹木图
丙寅正月三日作(二首)
催菊
题王仲文监税临清阁卷 其三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三
石村除夕(二首)
次云松长山道中
雨中 其二
送郑居贞
送张启宗分韵得云岩朝爽
西山道人惠江南笋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二
送杜德基归省
寄杜德基
寄张云松
山中漫题 其二
饯张判簿 其一
次赵声远韵
挽陈伯升萧慈谷二公化日同门有为邻媪称觞不至故末语及之
题张兼善云树图
送别欧阳雪舟
詹齐之访予章屯别业不值有诗留题次韵奉答 其二
题宣和画鹅雏卷 其一
食鱼呈刘河泊 其四
拙者自号
送徐仲圭回黄岩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三
拟贫士二首 其二
寄老泉
阙雨
和云松雪中十绝 其十
伤春 其一
寄周子冶
题廉宣仲墨竹 其二
别云壑
题雪景
自用石村韵再赋
病中 其一
题余复婴寄惠南山别墅图
述怀(二首)
送梨与刘镇抚
题郑居贞长林书屋
寄云松先生隐居五首 其二
哭儿骨殖还故山 其三
余复婴近以方壶所写大王峰转惠暇日展玩殊有幽趣因题
问流人
次韵云松西山春游五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