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孙丰山参知入贺明堂大享礼成孙与予先后为礼部

送孙丰山参知入贺明堂大享礼成孙与予先后为礼部

明代 王慎中

送君南浦思翻飞,前后为郎入礼闱。直以游谈参制作,更持文史答恩晖。

周南迹滞臣心远,汶上图兴帝道辉。旧赋甘泉还有笔,好将再染奏垂衣。

诗人王慎中的古诗

宿茅山栖霞道院

明代 王慎中

凉月高松翠影长,石坛阴洞映苍苍。山烟发气邻丹灶,涧水流芬漱药床。

静见道心生白室,闲披仙箓检青囊。投身未卜他年计,明祷茅君一瓣香。

访蔡广德道卿未至州数里阻雨留宿田家

明代 王慎中

草舍托荒陂,瞑投不自知。离心分雨夕,同气阻风期。

烛影坐中暗,江城望处疑。如何咫尺地,犹自劳相思。

满江红 春日雨中登楼作 满江红   黄东石辞山西大参赋此勉其 ...

明代 王慎中

晋水闽山,问何事、偏钟吾子。要识苍天为斯世,付君材美。

壮志平生应不负,明时有主方如此。忍徘徊、故里恋衡茅,怀桑梓。

古冀域,今残矣。全晋地,民劳止。正倚人整顿,解悬思治。

六郡籍兵边未静,四郊多垒臣当耻。岂商量、富贵效时情,相哓诡。

寄翁司马夺情总制易州十首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手披荒土植松楸,天使临门不敢留。同位如将襄大事,九重谁复解殷忧。

送宋龙门行甘州太仆

明代 王慎中

碛路萧萧关树微,君行万里事戎机。忽到河源知地尽,试登陇首见人稀。

时平塞下降羌静,野旷秋馀牧马肥。却笑汉家求大宛,贰师再出只空归。

立秋日发南浦舟中作

明代 王慎中

火伏金当令,流光不肯居。天高爽气外,叶下凉风初。

山觌忻明秀,江行爱广虚。聊因文牍暇,稍复省篇书。

五月五日浴起作

明代 王慎中

芳兰浮小鼎,燃用桂为薪。初暖闻盈室,微和接澡身。

形骸元土木,时节且槃巾。虽然新浴后,未振故衣尘。

赠翁仁夫司

明代 王慎中

驰驱越河梁,河梁何活活。霮䨴浮云兴,淅沥悲风发。

出门慎自爱,志士忍饥渴。遗欲有贞心,秉义无回节。

临岐申赠章,聊以慰契阔。

晓发建昌

明代 王慎中

侵晓戒征衣,严城未启扉。鸣驺遥即路,徒御静相依。

历历星初散,涂涂雾稍稀。身随车辙转,心事怅多违。

陈州道中同胡参知作

明代 王慎中

宛转陈郊路,株林碧树盈。中天炎日盛,向夕雨云生。

共酌清泉饮,相从大道行。才微惭负乘,将子载同征。

凉州词二首 其一

明代 王慎中

莽莽平沙雁不飞,马头谁复寄征衣。欲看春色惟凭柳,柳叶初青人已归。

宿上清道院

明代 王慎中

税驾遵山麓,爰得老氏宫。入门闻芬馥,行径悦青䓤。

灵草色难辨,幽禽声不同。泉流瑶砌上,池照绮楹东。

果药荣冬日,松筠含夜风。轻云拂修栋,皓月澄高空。

晏然讽道语,心悟一窗中。永愿托兹土,馀生于此终。

李伯材出示所藏沈石田画鸡戏题奉赠

明代 王慎中

怪底丹青含象变,幻出翰音栖匹练。距设微黄如介金,毛施五采云锦烂。

令人白日误苍蝇,不见明星将舞剑。此物虽微德非一,纷纷家畜安能匹。

闲心不狎鹅鹜喧,洁性宁谋虫蚁食。主人怀德何所似,风雨潇潇鸣不已。

待唱曾充上国宾,含香独擅中朝美。迩来抱朴学雌伏,虚骄气尽形如木。

豪华已厌侠场斗,凶吉羞凭蛮风卜。茅堂壁立独悬之,形神相得长昏夙。

平蛮凯歌十二首寄胡总制梅林公 其三

明代 王慎中

砥平溟涨绝惊澜,宿怪消藏不敢干。自是顽苗来送死,况逢义武有除残。

访陈石亭遂初斋中赋赠

明代 王慎中

先生大隐者,在世自如遗。乐道尚玄白,持心不磷缁。

閒门无客候,幽幌对花垂。好我忘年少,但言相见迟。

至日虑囚宪府呈方

明代 王慎中

立戟府门清,持书人吏盈。平持三尺反,助取一阳生。

布令逢周正,援经览吕刑。怪来霜气重,骢马在江城。

入塞曲六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汉帝未央亲定赏,最奇深入是高勋。万人膏血涂原草,恩宠都归霍冠军。

南苑三首 其二

明代 王慎中

城阙郁崔嵬,行游信美哉。柏围春殿长,荷匝午亭开。

复道玉绳隐,河流银汉回。忽然异人世,不觉在蓬莱。

冬至大祀斋居

明代 王慎中

霜清天汉沉,月白古松阴。虚独看灯静,斋明爱夜深。

劳生因息妄,倦客暂安心。屡从郊雍驾,飘沦底似今。

得东山吉地志喜呈魏山人

明代 王慎中

芳名表地记东山,佳气氛氲晓夕攒。水学之流成九曲,冈如龙跃自千盘。

天地应为今日待,神奇宁许世人看。不缘抱痛祈灵术,谁识明师一遇难。

王慎中

王慎中

王慎中 (1509年10月10日—1559年8月19日[1]  ),字道思,早年因读书于清源山中峰遵岩,号遵岩居士,后号南江。因家庭排行第二,又称王仲子,晋江(今属福建)人。明代诗人、散文家,嘉靖八才子之首,为明朝反复古风的代表人物之一。 ► 93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