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杏花落后见辛夷,烈士无歌忆别离。春草池塘蛙吹早,斜阳巷陌燕归迟。
送周生 其一
二月已暮江水深,春风吹折行人心。山头明月落未落,杜鹃鹃半莫哀吟,泊船上有青枫林。
送宋武臣之桐城
欲霜江气已飕飕,鸿雁南飞木叶愁。好为故人连夜饮,平明笳鼓出扬州。
送林彦清
有客新自东方来,瞳子如月无纤埃。言昔东见容成君,接上轩辕张乐之层台。
手扪青天冷至骨,白榆列宿何崔嵬。轩辕仙成去已久,皆骑威凤骖龙媒。
珠珰明佩隔风雨,天门晃朗相当开。仙家玉女少愁思,踏雪双歌紫云回。
君尝教我三洗髓,已觉灵气生根荄。我时坐客桂树下,纵之使言手拄颏。
客似师横差短耳,眼似恨小髯䯱䰄。不见横君三十年,眼中见子吾已衰。
却忆相携入雁谷,山中二月如天台。风吹桃花行水面,大笑酌我紫霞杯。
客今好游自不恶,名山往往多奇才。傥逢俗子莫与语,世贵瓦缶轻尊罍。
舟行江中慎濯足,矶下乃有鳌与能。更莫燃犀照水怪,自倚善幻驱霆雷。
望见九华足云气,一上绝顶驱莲莱。
游艮岳
一沼何堪役万民,一峰将使九州贫。江山假设方成就,真个江山已属人。
丙子泛舟登奥
鸡埘豚阱半榛荆,村北村南感易生。雨过雪消连日冻,潮平水歇下塘声。
鸦啼古树寒烟湿,人谒荒祠小艇横。一段乡情浑漠漠,隔江斜日暗孤城。
入雁荡山
兴国年间路始开,前朝碑墨半苍苔。雁横宕月知秋到,僧踏湫云看瀑来。
一岭未教灵运识,万松谁道了翁栽。此山曾共秋风约,说与山猿不用猜。
饮濡须守子衡君宅
吴趋曲送萨天锡
四座并清听,有客歌《侠邪》。《侠邪》不可听,听我为尔歌《吴趋》。
美人珠衱貂诸于,美人宝钗有九雏,美人投我明月珠。
九月一日李晋仲张子长张仲举蔡行之载酒西湖是日会者凡九人分韵得 ...
积水生秋阴,旭日动晨彩。始忻天宇旷,稍见川容改。
骑童屡见天,舟子亦相待。菱荷纷菲菲,葭苇青漼漼。
浮鸟或上下,游鯈自行队。山冈西北鹜,江水东南汇。
群贤聚城邑,三载隔江海。长怀远缯缴,至性同蕙
送坚上人还云门次顾仲瑛韵
送客去游梁楚间,桃花开半含花斑。幽兰白雪令人瘦,凤凰麒麟何日还。
江作蛇行过全楚,天将云去见三山。借问石城在何处?不缘离别损朱颜。
鄱江寺拥翠楼
缥缈新居一握天,好山将绿到楼前。烟霏入闼清谈麈,紫气薰人湿坐毡。
未放白云分榻住,爱看青雨映帘悬。自怜华发江南客,也为登临忆仲宣。
环碧斋
悼巴陵女
河从积石来,滔滔东入海。逝波何还时?谁能坐相待。
妾心比山石,之死终不改。生逢尧舜年,贱妾独何罪。
辽人射猎图
美人貂帽玉骢马,谁其从之臂鹰者。沙寒草白天雨霜,落日驰猎辽城下。
塞南健妇方把锄,丈夫戍边官索租。
箫台八景 其六 紫芝晚磬
萧萧清磬出云迟,月死空林日气微。重过紫芝山下路,坏桥灯火照人衣。
和叔夏观石梁二首 其一
六丁运神斧,凿此浑沌素。飞梁跨天来,横绝山中路。
行人不敢过,白云自来去。长啸出山门,罗衣翠烟暮。
用志能台郎韵寄萨使君今为江南诸道御史台令史
金尽壮士安足惜,酒多好怀聊复开。昨夜东家借生马,升州高处望君来。
秋晚别业偶成
平原渺渺路西东,豆叶才黄柿半红。獭下江潭塘水涸,鼠归墙半野田空。
烧烟不断经秋旱,草露无多彻夜风。行过小桥人住处,短篱清晓护畦菘。
和蔡石云县尉
西岑路滑不可上,我此曾支六尺藤。塔顶云凝明似鹤,松根石尺瘦于僧。
玉箫冉冉飞春县,画舸眈眈飐夜灯。闻有丹霞旧门户,欲参大意与谁升。
贺梅
水落山空百草乾,天公玉女耐高寒。松根云煖客吹笛,竹外月高谁倚门?
岁晚王孙犹怨色,天寒公主欲归魂。北风端是春消息,吹得雪多花更繁。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用前韵寄张尊师
秋晓角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念奴娇·江南春暮
送廉公亮佥事江西
送李仲羽归江东因寄伯循御史
古诗七首
题周耕云为萧元泰画龙虎仙岩图
题李遵道枯木竹石图
次达公晚过钓台韵
湖山八景 其四 晓寺僧钟
送陈杏林赴潮州医学教授
水调歌底 和韵送公弼
次铎志文韵送之归武昌
山宫观瀑
过山寺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有樊
送冯秦卿
与叔夏游石门叔夏很石忽中断势若两虎斗之句余辄足之
题铁仙人琴书安
寄同别峰
龙湫行送轩宗冕归山
题松雪竹石
折梅
送公子赵去疾二首 其一
春草谣为华彦清作
念奴娇·男儿堕地
古诗七首 其四
冬日见桂花
大星
送茂上人二首 其二
倪氏雨竹
福源精舍
江头春日
发舟钱唐
十五夜泊舟渚矶
送辅贤出山作首尾吟二首 其二
次萨使君六合诗韵二首 其二
次韵萨天锡杂咏四首 其二
送陈君礼之婺女兼寄徐仲礼
送缑山侯氏宅
湖山八景 其五 竹引流泉
次王彦谦韵
和萨天锡秋日海棠韵
次江存厚游盖竹洞天韵
灵隐十咏 其四 飞来峰
君乘马送彭元亮
灵隐十咏 其九 高峰塔
箫台八景 其五 白鹤晨钟
过贾元寔宅
天台谣送人还山
题留侯庙
水调歌头 与于云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