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 :李孝光
送李仲羽归江东因寄伯循御史
江中八月雨如烟,去买徐州送客船。采石山头送李白,身骑明月上青天。
送坚上人还云门次顾仲瑛韵
送客去游梁楚间,桃花开半含花斑。幽兰白雪令人瘦,凤凰麒麟何日还。
江作蛇行过全楚,天将云去见三山。借问石城在何处?不缘离别损朱颜。
送茂上人二首 其二
二月狂风已不禁,天笼大野日阴阴。高斋一夜听新雨,想见城东柳色深。
白沙早程
听得邻鸡便问程,前涂犹有客先登。官河半落长桥月,僧塔疏先昨夜灯。
古渡潮生鸥浸梦,野田风急浪归塍。雁山喜入新诗眼,踏破秋云最上层。
送冯秦卿
天下承平边事小,将军卧治莫谈兵。公庭吏散无来客,自数阶前挝鼓声。
和萨天锡秋云海棠韵
念奴弹折鹍鸡索,君王正在彤云幕。内官连夜竖画幡,苑中明云东风薄。
妖环生作倾国姿,开元始承恩泽时。麒麟障泥红叱拨,七宝作镫黄金羁。
金乌东来啄大屋,宫中犹报睡未足。翠袖皆涂守宫血,专房唯诏环儿独。
七月七云天无风,玉蜍吐渍氍毹红。锦官进锦裹金钿,紫罽车入长生宫。
骊山瑶池行幸处,秋风吹老珊瑚树。九华游魂归不归,应忆仙人掌中露。
草木腥腐终无情,美人薄命如花轻。古闻公桑祀神㚤,安用绝色能倾城。
马嵬冈头断消息,去时彩云化为蝶。莫歌玉环能涴人,君看黄菊真颜色。
瓶有粟
瓶有粟兮孰云吾瘦。居有宫兮孰笑吾陋。御冬有褐兮又乌用孰文绣。
人余哀兮余不知。入事父与母兮出从仲尼。谓蟏蛸兮无罥吾户,吾啸歌兮其下。
题松雪竹石
幽篁碧悄悄,白石白粼粼。帝子吹笙罢,月明愁杀人。
箫台八景 其七 东塔云烟
海月四更移塔去,天风万里擘松开。烟销日出无人到,独自看云山上来。
送友人金陵漕运
金陵从古帝王州,漕运君今事胜游。丹凤有台春树老,乌衣无国夕阳收。
潮声挟雨翻蛟室,山气浮云结蜃楼。白发高堂日相待,早回兰桡莫淹留。
简古元瑞上人
竹扉花牖雨声新,一榻清风不著尘。石笋山中旧时客,幸来相就说前身。
悼巴陵女
河从积石来,滔滔东入海。逝波何还时?谁能坐相待。
妾心比山石,之死终不改。生逢尧舜年,贱妾独何罪。
舟中为人题青山白云图
江气赑屃如蛟龙,晓风吹落金芙蓉。神女淩波洗云去,莫为行雨阳台东。
朝来白云散白石,小姑蛾眉翠欲滴。老蛟化为百岁翁,彭郎矶头夜吹笛。
箫台八景 其二 盖竹洞天
蝙蝠翻云似白鸦,石林玉气乱晴霞。山中鸡犬应相笑,溪上红桃几树花。
玄真馆饮酒分韵得冲字
良朋谢悁悒,仙赏属玄冬。野净梅将发,山乾雪不封。
生荑近芳节,出日媚川容。愁用诗湔浣,寒凭酒折冲。
幽人每多暇,俗子自无悰。聊以共娱悦,讵知縻万钟。
为学古澹藏主题安庆金君美秀野次潘仲举韵
户外黄尘满地流,亭边山色转幽幽。牛无令斗残吾竹,客与俱来上某丘。
池上小风花树午,夜深疏雨橘林秋。老翁独乐宁非计,正使先生忆钓游。
辽人射猎图
美人貂帽玉骢马,谁其从之臂鹰者。沙寒草白天雨霜,落日驰猎辽城下。
塞南健妇方把锄,丈夫戍边官索租。
沂有梁
沂有梁兮维鲤维鲂。沂之两厓兮有枣树桑。居沂之人兮宽裕而善良。
古之人古之人兮翱翔。余其归老兮沂之南东。
箫台八景 其六 紫芝晚磬
萧萧清磬出云迟,月死空林日气微。重过紫芝山下路,坏桥灯火照人衣。
冶城飞龙亭诗卷
翠盖鸾旂殷绣墙,南公挥涕话先皇。鸿宫望气成龙虎,法驾吹箫引凤凰。
今日画图看御幄,当时草木识天香。先生曾对明光殿,奏报新松似鹤长。
李孝光
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诗人、学者。初名同祖,字季和,号五峰,后代学者多称之“李五峰”。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他作文取法古人,不趋时尚,与杨维桢并称“杨李”。早年隐居在雁荡五峰山下,四方之士,远来受学,名誉日广。至正七年(1347)应召为秘书监著作郎,至正八年擢升秘书监丞。至正十年(1350)辞职南归,途中病逝通州,享年66岁。著有《五峰集》20卷。 ► 307篇诗文
湖山八景 其四 晓寺僧钟
衡门有一士
越州郡庠壁和颜氏子韵
送周生 其一
冯秦卿藏书
题李子云白云窗
拟妾薄命
苦竹村
过贾元寔宅
用马中丞韵送志能贺冬之京师
同靳从矩宿雁山天柱院
送僧朴庵用柯敬仲韵
江头春日
灵隐十咏 其四 飞来峰
秋晓角
宿雁山下作瀑布诗寄徐仲礼
九日登应天塔
游艮岳
雨后村行二首 其二
送萨郎中赋得新亭
陪观志能萨天锡二使君游城西光孝寺
择木为娄所性作
萧萧饥马鸣
题李遵道枯木竹石图
赋天芗
与范子择三首 其一
箫台八景 其五 白鹤晨钟
偶书所感
五马呈昂夫大尹
次天锡题畅曾伯幽居
送茂上人二首 其一
青天有雕鹗
和天锡郎中城字韵
陪萨使君饮酒铁塔寺分题得箨龙轩分韵得而字
柳桥渔唱
观龙鼻水赠天柱钦上人
十五夜泊舟渚矶
采莲曲二首为 其二
张本之春晖堂
灵隐十咏 其五 鍊丹井
同萨天锡饮凤皇台
古诗七首 其五
十六日宿芜湖县
大星
雨后村行二首 其一
送观志能分韵得更字
天三谣送人还山
贺梅
箫台八景 其一 云门福地
水调歌头·月来印千水
东林废寺
折梅
灵隐十咏 其八 翻经台
送宋武臣之桐城
有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