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二

寄旧友张汉杰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双凤堂前日往来,东坡池上几徘徊?遥知尊酒相逢处,风雨凄凉半是苔。

诗人刘鹗的古诗

中秋有感

清代 刘鹗

京国湖山十二年,年年两地望婵娟。流光过客催我老,明月与婵今夜圆。

又逐云萍来岭表,幸同儿女乐尊前。可怜有弟头如雪,烂漫斑衣绕膝边。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二

清代 刘鹗

群凶冗扰心何一,二帅参差意不同。关北翻传消息好,关南河道几时通?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幽岩绝壑倚云齐,杰阁危楼望眼迷。山势浑雄龙虎踞,树阴深蔚鸟乌啼。

碑存金志犹堪读,寺始唐家竟莫稽。此日清游天所借,明朝驴背听晨鸡。

岁除,水仙、梅、菊盛开,与鹏飞照磨饮于花间,赋之

清代 刘鹗

转眼惊看节序新,水仙梅菊喜相亲。时穷幸有花堪友,道在尤多客可人。

清意纷纷凉似水,孤标郁郁更无尘。明朝又道春来到,岁晏谁云此老贫?

菽水堂

清代 刘鹗

菽水本澹泊,母心常自安。益知为养易,独觉尽欢难。

孝子情何极!为儒味每酸。伫看三釜养,紫诰写金鸾。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清代 刘鹗

中原方致力,那复以家为?结草聊为屋,编花谩作篱。

招降多善策,横槊有新诗。文武才全备,王孙自一奇。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高山流水几知音,静听君弹感慨深。纵使钟期如可铸,更从何地得黄金?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好斫月中桂,莫种池上松。为谂结繁阴,虚白生朦胧。

回波忽成弦,澹澹来天风。光彩更流丽,感此多新功。

次舍弟此心韵

清代 刘鹗

猎猎尘沙吹晓风,无端马滑更霜浓。可怜鬓雪千茎白,才睹宫霜一朵红。

平昔亢宗徒有志,此行报国似无功。弟兄何限相思意,回首长安落日中。

闻新事

清代 刘鹗

平原草木几无主,金谷楼台半是尘。已信齐桓能辅国,焉知陈胜足亡秦?

国家自昔明刑宪,天地由来有鬼神。太息渠侬终不悟,翛然吾自爱吾贫。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二

清代 刘鹗

料想衣裳俱剥尽,幸怜肢体未伤残。愁心耿耿知无寐,况值严冬夜苦寒。

题东山高卧图

清代 刘鹗

君不见今将官,徒知学公携妓游东山。一朝传闻贼至关,匹马远窜不复还。

又不见桓司马、秦苻坚,叛逆之气凌云烟。惟公胸中兵甲全,成功谈笑神怡然。

嗟哉!方今群盗等蝼蚁,之子见公应愧死。

曾惟吉所藏杨宗瑞赠其师张仲儒卷

清代 刘鹗

诸老风流尽,遗经孰与论?携持文墨在,隐约父师存。

世远情何极!人亡道愈尊。感君多古意,珍重付诸孙。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长廊徙倚惬幽期,衮衮黄尘暂息机。山鹿背人衔木实,石泉经息泻花池。

九天风露围青琐,三峡烟霞绕翠微。但恨山僧多俗客,饱看清致更无诗。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三

清代 刘鹗

胸次寡尘虑,随寓皆可乐。孰云柴桑里?不似麒麟阁。

雨馀草初生,风定花自落。荣辱今两忘,遗经在牛角。

归来乎

清代 刘鹗

归来乎,既不能如田千秋,一言悟主生封侯。又不能如主父偃,奏书直上黄金殿。

君臣千载遇合难,饭牛长夜何漫漫。胡为久客众公间,进退俯仰多腼颜。

归来乎,孟尝君,不可作,平原君,骨亦枯。买丝欲绣空模糊,迩来卿相不好儒,客且无履安得珠。

虽云二子未尽道,尚能与客相倾倒。白玉楼空燕不飞,黄金台圮生秋草。

归来乎,京师不可以久留,岁晚霜雪侵貂裘。山中风月如清流,醉馀菊花簪满头。

千秋奚足顾,主父焉能俦?归来乎,先人有书今尚存,青灯夜雨当细论。

孰云落落苦难合,有志可致乎青云。他年岁君在癸酉,看花烂醉琼林酒。

除日试笔

清代 刘鹗

桃红酣雨更精神,久客俄惊节序新。好是一年将尽夜,喜看万序又回春。

元正纪朔还逢甲,谷日祈丰复得辛。泰运昭回消劫运,峤南同作太平民。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清代 刘鹗

会稽山与白云齐,海阔谁怜雁过稀?犹幸峤南天气暖,免教游子叹无衣。

寄雄州监郡

清代 刘鹗

既往那容咎,方来尚可追。好将功折过,直以勇忘私。

董卓诚堪鄙,张巡岂是痴?凭君当静夜,仰屋试深思。

题罗斗明

清代 刘鹗

离别本来最苦,相逢正值高秋。肠断扁舟难挽,烦君细问安流。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