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刘鹗
沟断跻牺樽,骐骥困盐车。时乎将奈何!今古谁贤愚?
北风号枯梢,落日明寒芜。未遇非所惜,但恐流年徂。
拟古七首 其一
万顷日二升,千间夜六尺。所用能几何?何苦悴心力。
牙筹与鞭算,役役夜继日。百年俱苍苔,徒资后人惜。
送谢仲宜归五羊
酒尽沙头意惘然,君今归理曲江船。曾同忧患难为别,欲取功名莫计年。
世乱人心机似箭,雨馀山路瘴如烟。诸君倘问余何似?一片丹心可对天。
拟古七首 其二
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
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三
抟沙尽力苦难合,谁识同心利断金?白发老臣肠欲断,忍看民社付浮沈。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一
虚名不直死,何事苦纷纷。旷野惟空垒,长途只断云。
日斜心更恐,风急耳多闻。未用轻衰飒,狂歌一张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
舞雩咏春风,步履傍花柳。此景信可乐,胡为疾其首?
陶然天壤间,万事皆我友。惟应瓮头春,不知今熟否?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五
直将民社同儿戏,不蓄干戈不蓄兵。军马不来无别策,只催百姓急脩城。
寄乡人袁观所
瑟瑟秋风吹客衣,夜凉如水曷胜悲?早知多难有今日,何得长贫似昔时?
华屋凄凉芳草合,黄金散尽壮颜衰。妻孥流转无消息,幸赖纲维有故知。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忧国忧君臣杜甫,无聊无赖只吟诗。当时一片心如血,赢得千秋万古知。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二
群凶冗扰心何一,二帅参差意不同。关北翻传消息好,关南河道几时通?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
绿章夜奏玉皇家,八载奇勋信可誇。待得九重丹诏下,共君握手看梅花。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
弯头又益湖南贼,近郭时时虏掠人。足食足兵无早计,明年此际恐无人。
采莲女
采莲本贫女,出身甚寒薇。为因妙歌舞,遍体蒙珠玑。
睹此忽有感,中夜常三思。士当患无实,不患无人知。
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倏而虎鼠倏虫沙,世变如云似未涯。幸有故人来白酒,且开好况对黄花。
纷纷凉月中军帐,猎猎西风绝塞笳。料得来春匡济了,笑扶玉节共还家。
闻邻哭有感
母哭其子长,妇哭其夫短。子魂不可招,空使母肠断。
母泪似海水,海水亦有岸。人间为母心,怀哉泪瀰旦。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八
骨肉半零落,有弟差慰意。日暮田园归,浊酒聊共醉。
此酒可再得,此日宁再世?人间乐固多,埙篪有真趣。
试灯小酌,用前韵
山泽春回气尚蒸,黑山四合与云平。清高庭馆萧萧雨,牢落杯盘草草灯。
竞利争名人易老,赏心乐事世难并。老来尚被微官缚,何日能如脱臂鹰?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二
甑已破矣顾何益,好把胸怀大展开。天赋我才应有用,千金散尽或重来。
五王并马图
春风并马宛如仙,夜雨淋铃似可怜。太息弟兄多若此,更无能识九龄贤?
偶成二首 其二
寸心长共白云驰,时绕苍龙阙角飞。群盗纷争何日了?中原北望几时归?
天心劫运应难测,世故人情愈觉非。坎止流行随所遇,商颜芝草及春肥。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来诗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六
秋山图
十月十四日,崇天门听诏,有喜二首 其二
早发湴湖,驿行康铜铺
龙虎台肃驾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一
寄蒙君礼元帅,并书蒙泉二大字以贻之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八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二
题朝阳斋
寄雄州监郡
度狼山
绝笔
题宁戚叩角图
子卿持节图
拟古七首 其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八
题渊泉二首 其二
题许氏兰秀轩
寄蒙君礼元帅
寄监宪
至正甲申岁,大饥,民多艰食,殍死者相望,盗贼扰扰。予亦缺食, ...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八
题赣太守文山与曾通判崖山追劄子后
岁晚书怀
挽刘原耕并刘母黄氏宜人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九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次颜子中都事韵
过高氏十里庄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三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铁马
除日试笔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题胡彬所藏乃祖澹庵书藁后二首 其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清远峡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四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九
食黄瓜二章,章五句 其二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渊明漉酒巾
归来乎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曾惟吉所藏杨宗瑞赠其师张仲儒卷
哭饶上溪
九月三日,龙虎台接驾,晚宿新店
关武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