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过高氏十里庄

过高氏十里庄

清代 刘鹗

乘风高柳下,扪虱老松林。浊酒陶真趣,清泉洗此心。

晚花偏有态,落日故多阴。揭厉宜深浅,行藏自酌斟。

诗人刘鹗的古诗

寄蒙君礼元帅

清代 刘鹗

俄惊飞鸟度辕门,杀气平将贼砦吞。社稷人民俱政要,豺狼蛇虎总消魂。

军心一若背水阵,粮饷多于五丈原。俘馘凯还应有日,奇勋泚笔为君论。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六

清代 刘鹗

责人以礼翻成怨,待只依稀恐失几。几到两难无处制,是非莫较不如归。

洪都人李仲俊至

清代 刘鹗

避人避世愁无奈,全节全身计未差。始信盛衰元有数,敢期漂未老无家。

鳣鲸失势滋蝼蚁,鸾凤韬光噪晚鸦。未必苍天终困我,春风骨肉故园花。

过高氏十里庄

清代 刘鹗

乘风高柳下,扪虱老松林。浊酒陶真趣,清泉洗此心。

晚花偏有态,落日故多阴。揭厉宜深浅,行藏自酌斟。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八

清代 刘鹗

曾因犯律杀爱卒,每为养士挥千金。关南豪杰有如此,太息谁人知苦心?

题刘翀霄五世图

清代 刘鹗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勉学者

清代 刘鹗

文学登名日,青云发轫初。慎毋轻作吏,亦足取亨衢。

得意宜思效,功成更读书。异时横浦上,烂烂夜明珠。

有怀蒙泉都帅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卜式助边常百万,如斯乃可济时艰。传家自有遗经笥,报国无忘拜将坛。

满眼黄金轻似土,他年清节重如山。广东未必真忘我,但有官鹾定拨还。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仕路莫踰科举捷,生涯赖有父书存。极知世事宜酬应,但得工夫更讨论。

一旦风云滋笔力,九天雨露沛君恩。归来了却为儿愿,碑刻封题记某坟。

家叔西隐结亭,额曰暖翠,赋诗见寄,次韵寄亭上

清代 刘鹗

白发逢盛世,昕夕凤翔翱。青山读旧书,灯火双目蒿。

间从淡泊馀,世与鸿蒙遭。此意自有得,此心不知劳。

不为溟渤鲲,不作井里螬。孤亭抚万竹,无愧五柳陶。

试询紫罗裳,曷若粗布袍?暖翠滴衣袂,朱颜如春桃。

清风飒相遇,须鬓何萧骚!阿咸老京国,俯仰随官曹。

富贵多危机,平地生波涛。回头眄兹亭,孰谓云台高?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二

清代 刘鹗

权门手可热,行路为低头。一朝沧桑翻,言之使人羞。

伉俪不能庇,骨肉烂莫收。悠然茅屋间,老矣归山丘。

秋晚溪上

清代 刘鹗

忽忽年华度,茫茫野水流。西风杨柳雨,残照菊花秋。

万事蕉中鹿,浮云海上鸥。功名遂意好,何处有扁舟?

京师会维扬旧友次韵以谢

清代 刘鹗

宵残明月老,不复少年心。最惜平山柳,今无一树阴。

雷塘春水满,海鹤暮云深。无限伤心事,因君发浩吟。

题刘养直南山书院三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结屋南山下,贮书书屋中。愿将贻子孙,百岁相终穷。

万事罕成算,人生等飞蓬。渐与桑梓远,而与梅花同。

永言作汤沐,说梦时相逢。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我行荒林翳,道傍卧丰碑。平生颇好古,下马细读之。

卢龙刘节度,生当大唐时。杖策奋威武,勋业开边陲。

人无百年身,既盛还当衰。植此颂功德,亦有千年期。

埋没蔓草间,赫赫谁复知?往者已可叹,来者更可悲。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六

清代 刘鹗

西江涸辙望君久,朝廷倚君真如山。北来军马已云会,好调元戎早出关。

来诗

清代 刘鹗

毡寒绂冷宋天禧,十世中间几盛衰?青紫每由稽古力,公侯端有复初时。

不能拔俗惭痴叔,足以光前赖阿宜。见说除书新入手,锦还何日慰吾思?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桓桓邝将军,讨贼奋英武。所至缚贼奴,将以血觉鼓。

淮阴信无双,哙等焉足伍?年富力正强,成功报明主。

拟古七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疏食以当肉,缓步以当车。兹言深服膺,既稳仍且腴。

鄙哉弹铗君,惓惓志鱼舆。古人甚能言,适与吾心如。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清代 刘鹗

东坡百世师,其学常近禅。虽堕斥逐中,不作戚戚怜。

两赋耀赤壁,尚此风泠然。我梦从之游,梦觉月满天。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