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胡宗性归武宁二首 其一

送胡宗性归武宁二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江湖多薄恶,兵甲更纵横。失意青云远,思亲白发生。

畏途宜得友,随寓莫兼程。堂上思君切,持身勿自轻。

诗人刘鹗的古诗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巨镇名藩压海滨,岂期四海涨烟尘?丹心激烈宁辞老?玉斧驱烟不为贫。

此际出师宜有表,向来馈饷岂无人?勿容耿邓专前美,好遣皇家识汉臣。

水仙花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凌波仙子太轻盈,钟得扶舆气质清。太史谬称矾是弟,花神应许我为兄。

翠葩不逐春风转,玉骨惟随夜月明。置向席间看不厌,哦诗同订岁寒盟。

食黄瓜二章,章五句 其一

清代 刘鹗

燕山五月新尝瓜,浅黄深碧风韵佳。食之飕飕清齿牙,时来微物亦荐达,使我抚髀长咨嗟。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九

清代 刘鹗

解衣衣我食食我,况兼别眼意尤亲。赤心效报翻成咎,自笑书生太认真。

清远峡

清代 刘鹗

峡束山如斗,江湾路渐回。可怜人化外,谩说寺飞来。

殿圮风鸣树,廊虚雨湿苔。汉苏那可作?忍听暮猿哀。

题宁戚叩角图

清代 刘鹗

丈夫有志凌青云,时穷偶与蓬蒿群。牵衣饭牛岂所乐?一饭不敢忘吾君。

雪花光芒岁将晏,叩角长歌发悲叹。草团箬笠不禁寒,长夜漫漫几时旦?

嗟我齐桓真好贤,拔之牛口行青天。君臣庆会勋业异,千年汗简犹流传。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四

清代 刘鹗

雪霰日已集,感此寒夜长。浮云翳白日,杀气时飞扬。

落叶鸣声悲,游子思故乡。去住不自料,白云杳茫茫。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四

清代 刘鹗

北道只云张帅在,宪君倚赖重如山。那知世道如前险,二使遭逢乱石滩。

送孔与之赴乐安尉二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祖帐东门道,青山得意归。山城花泛泛,客路柳依依。

地僻经过少,世平警逻稀。有诗频寄远,云忆别时飞。

赠琴士翁希畴二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唐虞世远已堪怜,况值干戈十八年。民愠不知谁为解?烦君共我理薰弦。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三

清代 刘鹗

离别经年岂不思,山林钟鼎苦何宜?喜闻门户能如昔,敢意田园近稍滋。

浮世于人多薄恶,同心为汝好扶持。蕃生书子犹烦教,他日成家未可知。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清代 刘鹗

生人以御物,何事随物化?五色双目盲,昏昏旦为夜。

高处忽眼新,令我重悲诧。为塞陷天流,云开见嵩华。

送徐伯高

清代 刘鹗

共宦关南三见秋,相看政好又韶州。故家乔木今千载,碧嶂清江第一流。

案牍暇时仍阅史,江山佳处更登楼。如今刀笔皆为相,好取功名趁黑头。

倪行简由伴读除江陵教授,谭玄之集贤掾除南雄经历。命既下,二公 ...

清代 刘鹗

南风久不竞,天岂薄斯文?宦辙方云远,哀音遽忍闻。

秋空残叶露,夜月断鸿云。苦泪无从洒,题诗独吊君。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一

清代 刘鹗

东坡百世师,其学常近禅。虽堕斥逐中,不作戚戚怜。

两赋耀赤壁,尚此风泠然。我梦从之游,梦觉月满天。

题东城和尚旧所赠卷后

清代 刘鹗

旧题墨如新,重会俄九载。俯仰异今昔,令我重悲慨。

上人渐老大,未觉颜色改。富贵多危机,山中福如海。

送李子洁巡按

清代 刘鹗

十载相违一见君,何堪岁晏又轻分。南风十日不成雪,一雨满山都是云。

滑滑长途宜自重,萧萧孤驿不堪闻。周原郡邑咨询遍,为吊斯民志独勤。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

清代 刘鹗

舞雩咏春风,步履傍花柳。此景信可乐,胡为疾其首?

陶然天壤间,万事皆我友。惟应瓮头春,不知今熟否?

关武行

清代 刘鹗

关西澒洞风尘起,诸将陈兵耀威武。愿言下教壮军心,揽衣下威东门去。

盈盈野水抱城郭,莽莽寒芜翳沙渚。沙场筑台高十丈,玉节光临有攸止。

微风不动碧油幢,暗尘轻拂银交椅。当轩下威一寓目,云鸟鱼丽俱得所。

帐前骏威矫如龙,帐下健儿猛如虎。五方牙旂按五色,戈戟如林分部伍。

台前独建大将旗,云散天清日当午。宝刀一挥牛首落,血祭旌旄洒红雨。

命官奏喜得吉卜,士卒喧呼发金鼓。旷怀浩荡纳乾坤,老气蓊郁生云雾。

祭馀分胙各有序,旨酒盈樽肉登俎。酒边好语相激昂,世事艰危思共济。

同舟慎勿异秦越,四海相看总兄弟。愿无争气与争功,要在相欢勿相妒。

上下心同铁石坚,城池势若金汤固。黄河如带山若砺,当保初心与初誓。

我言剀切因流涕,忠义推之人肺腑。三军感激各再拜,愿效驱驰报明主。

酒酣跽请献所长,万威争驰置脱兔。舞剑划若掣电惊,扬旗欻见飞星度。

止齐不愆六七伐,练习初非朝夕故。花奴技痒争角逐,干盾纷纷向人舞。

将军一笑挽强弓,百步穿杨骇相顾。固知蒙恬勇无敌,尤信张良素多智。

成都底用说花卿,安西不复歌都护。曲江江头多壮士,官陂小贼奚足数?

会当飞度虎头城,为吊英雄死何苦!生擒贼奴剖心血,洒向忠臣坟上土。

功成扫归献天子,竹帛勋名耀千古。

乡人杨用甫成家于彼,载酒相劝,因书

清代 刘鹗

乡语耳边熟,闻之喜入神。谁知穷域外?亦有故乡人。

儿女皆椎髻,乡闾自睦姻。一樽邀共酌,尚觉此情真。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