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刘鹗
城中谩有答剌罕,城外仍多忽剌孩。城外城中无可那,生民憔悴转堪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
常怜世间人,晚岁生恐怖。问之此何因?牵以物欲故。
孰知不得将?此理当自悟。云散月满怀,清风湛归路。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
弯头又益湖南贼,近郭时时虏掠人。足食足兵无早计,明年此际恐无人。
除日试笔
桃红酣雨更精神,久客俄惊节序新。好是一年将尽夜,喜看万序又回春。
元正纪朔还逢甲,谷日祈丰复得辛。泰运昭回消劫运,峤南同作太平民。
偶题二首 其一
阶前榕叶乱如雨,窗外老鸦啼向人。垂老观书偏损目,殊乡哭友倍伤神。
古今生死真常事,家国安危系此身。岭海愿言将息好,天根月窟有馀春。
题集贤全大学士三首 其一
高斋坐深夜,幽事亦可悦。恨无千黄金,夜夜买明月。
买之匪有他,怜月有圆缺。愿言月长圆,不照人离别。
四月十三,书所见
天历二载春客燕,河清海晏消戈鋋。上林四月风日妍,乘舆思乐游龙船。
凤辇并驾花云軿,骑麟翳凤骖群仙。鸾旂属车相后先,牙樯锦缆相蝉联。
万马杂遝蒙锦鞯,千官扈从控紫弦。和风不动舟徐牵,琼童玉女歌采莲。
黄门传宣奏钧天,龙伯国人夜不眠。金支翠旆千花钿,光怪出没明遥川。
红云翠雾覆锦筵,青鸟飞去当帝前。珍羞玉食罗纷骈,驼峰骆乳繁馨鲜。
御炉紫烟浮龙涎,金瓯璚液凝醴泉。才人歌舞争取怜,南金蜀锦轻弃捐。
龙颜一笑春八埏,臣子拜舞呼万年。呜呼!吾皇圣智轶汉宣,但恨子虚之赋,无一能为君王传。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九
春风日已和,桑麻蔼新绿。但可了寒暑,生理亦自足。
沈浮闾里间,我亦甘碌碌。俯仰三百年,苍然此乔木。
大明殿观元旦朝仪
云开日上黄金殿,地迥风鸣碧玉珂。虎豹关临仪仗肃,鱼龙海护俊良多。
霓裳按曲身轻举,天乐逢春律自和。鹓鹭陪班臣子事,观时且赋太平歌。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六
知耻斯不辱,知足常有馀。岂无负郭田?亦有堆床书。
春风茶新苗,雨过还当锄。准拟读书暇,茗饮甘如酥。
孙锡种盆菊,列为河图
菊布河图眼自宽,缁衣如海不相干。幽姿过雨秋逾好,清意冰相夏亦寒。
晚节独宜高自重,落英虽美竟谁餐?春风桃李非知己,珍重瑶琴勿浪弹。
栽松
分司无事日徘徊,移得新松手自栽。直干行看龙天矫,清阴留待鹤归来。
冰霜此日存高节,廊庙他年获大材。寄语樵夫休剪伐,要看百尺接天台。
题南雄府壁二律 其二
少年馆阁恣游嬉,老去何期堕有司?酬应敢云千虑失,奔驰知忍几回饥?
据鞍尚觉精神壮,度岭方怜气力衰。何日归来茅屋里?夜凉閒听玉参差。
分司北道留别监宪五首 其一
玉节光浮士气和,不须更问夜如何?湟中愿学赵充国,徼外当如马伏波。
要使蛮夷归礼乐,伫看岭海罢干戈。不烦主将多忧顾,笳鼓归来杂凯歌。
天池鱼
君不见万岁山下、天池中,赪鲂赤鲤森蚁蜂。荷阴柳影护深碧,赤鬐鼓鬣何憧憧!
恩波浩荡得所托,异日或可随云龙。乘舆北狩未及远,鱼已就戮遭群凶。
公然白日恣窃盗,得钱聊复斗酒供。圣恩自谓守禦固,岂知守者元非忠?
群鲜无知固可负,忍负主意将为容。又不见苍生与鱼正相似,托身天池尚如此。
送胡宗性归武宁二首 其一
江湖多薄恶,兵甲更纵横。失意青云远,思亲白发生。
畏途宜得友,随寓莫兼程。堂上思君切,持身勿自轻。
九日,次韵
京华四载倦为客,乐事良辰岂得兼?官况甚于纱帽薄,酒怀聊为菊花添。
文章无用甘牢落,刀笔随宜谩伏潜。忽得新诗破孤闷,为君一笑起巡檐。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四
生民憔悴可痛哭,无处告诉只颠狂。更看消息还何似?亦复东风到五羊。
次颜子中都事韵
犹当相与守危关,自古忠臣铁作肝。非敢偷生忘故友,且须忍死报平安。
干戈荏苒情何极?礼乐隆平运未残。揽辔澄清当努力,诚心北望思漫漫。
题刘翀霄五世图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题王志亮元帅草庵
中原方致力,那复以家为?结草聊为屋,编花谩作篱。
招降多善策,横槊有新诗。文武才全备,王孙自一奇。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五王并马图
雪作,萧同可有诗,次韵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七
题宁戚叩角图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三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十九
寄雄州太守谭元凯
试灯小酌,用前韵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五
月夜思家
送谢仲宜归五羊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四十
题应玚三入承明图
十二月,桃花盛开,有感赋之
子卿持节图
次韵家西隐叔见寄
题刘大观诗卷后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二
秋来河水清
关武行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七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八
题罗斗明
次舍侄尊谦韵三首 其二
题东城和尚旧所赠卷后
偶成二首 其二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七
曾惟吉所藏杨宗瑞赠其师张仲儒卷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三
岭南即事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三
九日,置酒,与从事饮酣书事,示李子运
采莲女
岁晚书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二
过高氏十里庄
答胡海翁、胡宗性重谒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十七
题韶州图
闻新事
题兴化县严士奇诗卷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四
仲宜以所植菊花见贻,以诗答之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二十二
寄黄州旧友四首 其一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五
元日试笔
题彭氏月池二首 其一
暇日有怀士彦四首 其一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三十一
游南华山
次舍弟此心韵
白雁
南城门外书所见二首 其一
寄士彦监宪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二
香山永安寺二首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