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送诗僧泽天全归天竺

清代 刘鹗

渊深知有本,纯一更无机。偶共浮云出,还同明月归。

草生频入梦,花落不沾衣。天竺山前路,苍苔雨欲微。

诗人刘鹗的古诗

浮云道院诗二十二首,并引 其六

清代 刘鹗

留心强为善,万事当听天。天定还胜人,何须苦烦煎?

原宪竟得贫,颜子不假年。在彼不我知,在我当勉旃。

独酌三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独酌花树下,花影落酒中。举杯试一吸,酒尽影亦空。

引壶遂再酌,花影重玲珑。乃知酒有尽,惟影原无穷。

拟古七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万顷日二升,千间夜六尺。所用能几何?何苦悴心力。

牙筹与鞭算,役役夜继日。百年俱苍苔,徒资后人惜。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六

清代 刘鹗

曾闻濯足折黥布,供帐俄惊王者同。豪杰尚须如此待,况今不过小夫雄。

寄乡人袁观所

清代 刘鹗

瑟瑟秋风吹客衣,夜凉如水曷胜悲?早知多难有今日,何得长贫似昔时?

华屋凄凉芳草合,黄金散尽壮颜衰。妻孥流转无消息,幸赖纲维有故知。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二十八

清代 刘鹗

东村丧牛不满百,西村丧牛百有馀。牛尽田荒民困苦,争趋刀剑去犁锄。

拟古七首 其六

清代 刘鹗

京城海子上,有僧持双铃。诵经二十载,寒暑白发生。

辛勤积涓埃,佛阁开明荧。吾心若更苦,天地何冥冥。

寄友,为红巾破九江府

清代 刘鹗

早岁同游凤阙前,于今鬓发各萧然。御街杨柳春风马,海子芙蓉夜月船。

满望功名图晚岁,岂期衰朽度残年?九江二水难回首,报国忠君各勉旃。

送邝将军元帅还郴古诗十首 其五

清代 刘鹗

桓桓邝将军,拟归集精兵。凉秋八九月,伫看官陂平。

其馀持土苴,不战将自倾。与子当并驱,笑敚南雄城。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一

清代 刘鹗

归来乎,蟪蛄生不知春秋,变灭顷刻犹王侯。归来乎,五陵草木顷披偃,昨日秋萤满梁殿。

废兴反掌元非难,海水清浅尘瀰漫。吾宁终老青山间,猿吟鹤唳聊醒颜。

归来乎,唤童子,治我圃。无使霜后菜本枯,禦寒更遣窗重糊。

从教壮士嗤为儒,我价自若照乘珠。文章乌足存古道,底用词源三峡倒。

功名已付雨中花,意思要同窗外草。归来乎,常笑张子房,崎岖愿封留。

何如大泽披羊裘,忘机傲兀临溪流。富贵不足回其头,高风千载谁当俦?

归来乎,故园之菊今应存,此事欲与渊明论。孤松独抚倦飞鸟,出岫雅爱无心云。

明当秋风月在酉,粳稌初黄催酿酒。

闻邻哭有感

清代 刘鹗

母哭其子长,妇哭其夫短。子魂不可招,空使母肠断。

母泪似海水,海水亦有岸。人间为母心,怀哉泪瀰旦。

元旦,即事,录似鹏飞照磨

清代 刘鹗

旭日微云淡淡晴,早朝鸦鹊寂无声。龙楼凤阁浑如梦,水国山城谩有情。

浩劫固知今止极,衰年幸再睹承平。功成不作从山计,拟学长沮事耦耕。

早发阳城,疾赴军垒,风雪失路,因记其苦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生死不须念,羸骖当疾驱。悔来无及事,到此欲何如?

有友堪同命,无人可寄书。忽看毡帐近,魂魄暂时苏。

铁马

清代 刘鹗

伊谁巧铸渥洼姿,檐外鏦铮一线羁。带甲有声如击刺,凭鞍无力任驱驰。

湘妃环佩天风急,蜀道霖铃夜雨悲。漫尔哀鸣求一顾,奈何钝质本无奇。

群公见和又答四首 其三

清代 刘鹗

归来乎,生不必八千秋,爵不必万户侯。饮河得如鼠之偃,买花种作芙蓉殿。

世途荆棘进取难,何况风雨长漫漫。甘心局促笔砚间,时于乐处寻孔颜。

归来乎,山中乔木冬不枯,山前春到花模糊。胭脂梅绽酸于儒,黄金橘熟圆如珠。

四时好景难具道,有客叩门屣颠倒。醉馀吟诗弄明月,醉后从仙拾瑶草。

归来乎,客勿去,客少留。尊空尚堪脱鹴裘,但愿有酒如川流,长使吏部眠瓮头。

山花野鸟自歌舞,樵童牧竖相朋俦。归来乎,四海故人今几存,心事落落谁相论?

迩来赖有揭阁老,亦解为我歌浮云。人生几何钟报酉,行乐舒心聊寓酒。

来诗

清代 刘鹗

毡寒绂冷宋天禧,十世中间几盛衰?青紫每由稽古力,公侯端有复初时。

不能拔俗惭痴叔,足以光前赖阿宜。见说除书新入手,锦还何日慰吾思?

野史口号碑四十四首 其九

清代 刘鹗

忧国忧君臣杜甫,无聊无赖只吟诗。当时一片心如血,赢得千秋万古知。

通太傅院使存初弓麓庵,善书能诗

清代 刘鹗

伊谁白云庵?矫矫北山麓。天书发光怪,五色烂幽谷。

梅月照溪水,霜雪见乔木。窗虚自生白,初起待朝旭。

慨彼庵中人,奇姿美如玉。学道存初心,忘情淡无欲。

文章发天籁,气节动坤轴。亲承紫皇诏,来往监玉局。

一卷黄庭经,暇日应烂熟。

雪罢,小立二首 其二

清代 刘鹗

呼童清晓起,扫却门外雪。日出消作泥,惟恐涴幽洁。

寄士彦佥宪十绝 其十

清代 刘鹗

萧萧木叶落穷冬,倦客翛然况味同。珍重孤根如铁石,少须明日又东风。

刘鹗

刘鹗

刘鹗(è)(1857年10月18日—1909年8月23日),清末小说家。谱名震远,原名孟鹏,字云抟、公约。后更名鹗,字铁云(刘铁云),又字公约,号老残。署名“洪都百炼生”。汉族,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寄籍山阳(今江苏淮安区)。刘鹗自青年时期拜从太谷学派南宗李光炘(龙川)之后,终生主张以“教养”为大纲,发展经济生产,富而后教,养民为本的太谷学说。他一生从事实业,投资教育,为的就是能够实现太谷学派“教养天下”的目的。而他之所以能屡败屡战、坚韧不拔,太谷学派的思想可以说是他的精神支柱。 ► 279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