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鹿卿
昔在兴隆岁甲申,文恭当轴秉鸿钧。如今休运重开宋,指日清朝再相陈。
会有勋名偿小戊,肯将官职怨雌辰。百年盛事看层见,请颂中兴岳降神。
湛泉送客二绝句 其一
吾生如寄耳,岭阯又三年。政自归心碎,那堪送客船。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二
初疑万马立沙汀,又似临流簇戍兵。激怒滩声能许劣,终宵长泄不平鸣。
寿曾佥判 其二
陆地新开万朵莲,綵云拥出幕中仙。傅岩已入春宵梦,火急排云叶九天。
酬正录直学
横浦虽然一角天,周程清化几经年。从前步武堪同辙,近里工夫好着鞭。
自笑已居王勃后,相期常恐祖生先。地麟自此符佳谶,魁宿联辉庾岭边。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三
连云峙华屋,东隅满荆棘。延缘耗地利,狼藉窥空壁。
一朝火燎原,根枝荡无迹。蔓除亦可喜,火烈忧转剧。
至梅关书呈僚友
栖迹梅花岭下州,梅关未到已神游。右江左广山分水,薄雾轻烟雨作秋。
物是人非一今古,南来北往几公侯。就中认得禅机者,非锡非泉是道不。
贺新郎(再次韵)
月夜赴郡会归辗
庾山高入云,章水清见骨。山高晚宜梅,水清寒浸月。
美人天一方,云烟妙空阔。带月簪梅花,独起舞残雪。
护法寺劝农呈秘丞
出郭嚣尘远,邵农德意宣。旌旗清赏地,蓑笠嫩晴天。
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
赵簿见和复次韵
一昨瞻依尺五天,青衫槐简是同年。飞腾影里寻芳躅,警跸声中响静鞭。
夷路已看腾骥駃,竞风须逊画蛇先。宗臣底事犹栖棘,有策筹边不在边。
同日依斋宫韵呈府判
屏星小驻梵王宫,草碧泉清一径通。细细秧针抽夜雨,盈盈麦径汎东风。
登临不为溪山胜,守助端期井里同。此去丰穰知有兆,百年父老笑声中。
水调歌头(寿林府判)
兴教寺劝农呈史君
自从豳雅无传后,汉有龚黄宋有罗。夙驾朱轓勤劝相,奉宣黄有放催科。
一犁烟雨郊原晓,千里春风岭峤和。看取便民桥下水,满江浓绿涨恩波。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二
城西好事主人家,走送天香国色花。岭阯三年才见此,便应奴婢命山茶。
寿冯宫教 其二
文星照耀大江滨,春色无边上藻芹。千载鲁宫覃美化,百年洛学嗣清芬。
但同南国歌申伯,敢效东坡寿卯君。谁谓广文官舍冷,眼前突兀厦连云。
三山周省元索诗依杜宰韵赋二章 其一
清梦蘧蘧楚峡阳,镕成句法味悠长。栽桃小试经纶手,泛菊聊浇锦绣肠。
逸思已堪凌贺白,高怀赢得傲羲皇。此中真趣人知么,爱酒陶潜不是狂。
诸公约会县中观灯不克赴既又见趣座中赋一章
上元花市明如昼,良会应知臭味同。自笑无殽似坡老,岂能载酒过扬雄。
寒盟如我颜生赤,烧烛输君坐照红。莫忆绕梁声未断,且将诗酒谢春风。
三山周省元索诗依杜宰韵赋二章 其二
閒呼斗酒醉斜阳,欲说还休此话长。笑我平生穷到骨,羡君万卷富撑肠。
向来一见梅初白,别后重逢菊正黄。潘县主人如下问,为言不减向来狂。
酬曾学录王掌祠 其一
夫君砥柱屹中流,也肯来为泮水游。好句上摩周雅颂,褒词荣水鲁春秋。
高山忽奏音逾古,美玉深藏价未酬。搜遍枯肠难论报,江淹聊欲拟阳休。
杜子野惠来禽内碧桃谢以一绝
五色云笺到冷曹,更将果实饱诗饕。便应谱入来禽内,青李刊除着碧桃。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子野惠竹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次瀛父诗
赠太和曾机宜
次韵史宰贺受荐
酬张直学 其二
士友见和七月七日曝书依元韵谢之
汉宫春(重和)
酬张录南老 其一
史君宠和复依韵上呈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四
赠曾司户
再呈曾佥
陈府判邀游梅关
侍林府判斋宿举似顷在海阳县斋丁祭诗依韵即席和呈
张法示诗集为题其后
依前韵呈府判 其一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四
酬曾教正
酬何学宾 其二
快阁书呈吴宰
酬众士友 其一
杂兴 其四
次史君喜雨偈韵 其二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官 其一
林府判录示近制依韵和呈二首 其一
爱山堂七绝句 其四
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一
酬朱直 其二
满江红(饯林府判)
送太庾黎丞 其一
寿陈太庾
挽陈太庾 其一
饯罗史君二首 其二
酬杨直
再和聋字韵诗一谢史宰一呈黎丞 其一
和南康赵簿赠诗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
挽安人陈氏
感兴 其二
之官过赣滩 其二
水调歌头(饯提举陈秘丞)
寄题胡叔轸香山楼诗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三
再用前韵送地图
府判再示楹字韵诗再和之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八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二
去岁王监岳以诗饯行且求无垢语录次韵送之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