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官 其一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官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蹋雪南征靡惮劳,此公端不为锥刀。能行所学官无小,苟利于民誉自高。

鞭算何须穷孔穴,荆班且共说风骚。吏奸民蠹浑闲事,临政先教立脚牢。

诗人徐鹿卿的古诗

汉宫春(重和)

宋代 徐鹿卿

吏隐南昌,问盘根几世,长子孙枝。仙风道骨如此,信不吾欺。素姿倾国,□难昏、坐觉愆期。算好与、水仙作配,又还恨不同时。
岁晚寻盟有几,早兰辞湘浦,竹谢东篱。自向月中弄影,雪里评诗。角声吹动,这一天、清兴关谁。刚唤起、赤松孤竹,此心惟许君知。

府判和答依韵上呈

宋代 徐鹿卿

芹藻生春水绕宫,吉蠲祠祀意潜通。灯花飞舞看檐雨,词藻清新继国风。

贰政坐令千里化,论文剩喜一樽同。彬彬执俎鸣鸾者,尽在明公和气中。

三山周省元索诗依杜宰韵赋二章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閒呼斗酒醉斜阳,欲说还休此话长。笑我平生穷到骨,羡君万卷富撑肠。

向来一见梅初白,别后重逢菊正黄。潘县主人如下问,为言不减向来狂。

酬杨直

宋代 徐鹿卿

人生遇坎与乘流,入则藏脩出则游。风顺鹍鹏须击海,时来蟋蟀自吟秋。

教经已胜金籯赠,遗锦惭无玉案酬。着脚兰台自今始,悬知下笔不能休。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

宋代 徐鹿卿

蜀道山川鬼斸开,文星屡谪北中来。凌云赋客邀难住,捉月仙人唤不回。

坡颍与泉同一姓,汉唐比宋孰多材。公诗状出眉州画,不学香山咏马嵬。

送太庾黎丞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客怀秋易恶,送客更当秋。薄宦相从久,孤征肯暂留。

酒轻离思重,目短大江流。黄菊聊持赠,寒香晚不羞。

寿冯宫教 其三

宋代 徐鹿卿

公占金华宝婺躔,我生剑气斗牛边。云山阔远一千里,岁纪参差三十年。

初度谩言同日月,荣枯相去异天渊。香山不鄙兼谟少,名节当参九老传。

水调歌头(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宋代 徐鹿卿

廊庙补天手,夷夏想威名。上前张胆明目,倾倒汉公卿。二百年来章贡,前赵后萧相□,今古两豪英。四海望霖雨,可但总祥刑。
自儿时,文字里,已心倾。魁躔邈在霄汉,薄宦偶趋承。山见崆峒秀丽,水见玉虹清绝,犹愿见先生。寄语二三子,洙泗在江城。

减字木兰花 其一 杜南安和昌仙词见示次韵酬之

宋代 徐鹿卿

狂吟江浦。不食人间烟火语。韦曲名家。也试河阳一县花。

群仙曲去。暂寄岭梅清绝处。笑俯清溪。只有清风明月知。

和黎丞梅关岭

宋代 徐鹿卿

峭壁接高天,闲云淡横岭。稍便僧房静,未觉官曹冷。

风月两闲人,山川一佳境。谁欤共兹乐,老仙白垂领。

曾氏清江亭

宋代 徐鹿卿

想得当年月浸扃,诸公翰墨此纵横。亭荒久矣诗亡恙,一道长江万古清。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钟期不作伯牙死,琴堕云烟莽苍中。翠玉楼前几识子,山风吹散又西东。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四

宋代 徐鹿卿

骑猎似为业,养鹰如养儿。人言鹰玩兔,主翁鼎镬之。

玩兔信不忠,九死固其宜。万一疑似间,群鹰惊欲飞。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莫恨吾琴难入俗,俗人不听韵方高。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槎牙两榕木,偃蹇江之濆。虽缘拥肿废,幸免寻斧斤。

东家不鸣雁,喑默存其神。事固不一概,雁烹木长春。

爱山堂七绝句

宋代 徐鹿卿

自有堂来三换扁,官居贤否只山知。酴醾妩媚今何许,山色青妍宛旧时。

送周干

宋代 徐鹿卿

送客章江庾岭边,试将行止问苍天。虽然刖足终全璞,尚有知音莫断弦。

仕路偶来云出岫,归装何有月随船。鼠肝虫臂冥心久,一笑掀髯对湛泉。

丙戌年新春偶成

宋代 徐鹿卿

新年十许日,才有一篇诗。乡思风中乱,春心雨里知。

病缘衰骤至,懒与睡相宜。暗想泉溪上,杜鹃啼故枝。

杜子野寄云山兰石四画且以近诗来和韵酬之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石瘦兰馨入骨寒,笔端往往带儒酸。河阳桃李春风满,此段烦君更画看。

依前韵呈府判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城南烟雨趁春耕,遥指屏星是福星。肯学晋人耽燕乐,只因修禊会兰亭。

徐鹿卿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