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鹿卿
邪倾枝柱费三年,革故图新有待然。凌雨千间骈紫佩,濂溪一待宝青毡。
韶鸣已觉俱忘味,鼎养何妨更击鲜。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
爱山堂七绝句 其四
比屋桑麻三月雨,夹溪桃李四时春。谁欤幻出山前景,指似堂中觅句人。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四
骑猎似为业,养鹰如养儿。人言鹰玩兔,主翁鼎镬之。
玩兔信不忠,九死固其宜。万一疑似间,群鹰惊欲飞。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官 其二
君行岭海独贤劳,我念乡关折大刀。心事有如江水白,谊风端共庾山高。
理财只合从周礼,饮酒何妨读楚骚。客至无毡相谅得,请将诗句当共牢。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九
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川曾识旧词臣。诗魂百载犹苏醒,应笑风波解戏人。
水调歌头(寿林府判)
杜子野惠来禽内碧桃谢以一绝
五色云笺到冷曹,更将果实饱诗饕。便应谱入来禽内,青李刊除着碧桃。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二
初疑万马立沙汀,又似临流簇戍兵。激怒滩声能许劣,终宵长泄不平鸣。
送太庾黎丞 其一
老矣黎夫子,拳拳只此书。万缘俱浅澹,一字不遗馀。
庾岭风烟句,石溪云水居。无人知此味,说似子非鱼。
去岁王监岳以诗饯行且求无垢语录次韵送之
我来横浦访遗言,无垢先生有正传。双迹凄凉城下寺,一书泄露性中天。
向来富贵俱荒草,今日风流尚湛泉。东谷有人知此意,平生耻售蜡黄鞭。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三
漱崖啮石出奇功,浴月涵风淡荡中。过者千帆闹如织,会心知有几人同。
湛泉酌饯黎
几人林下赋归休,公独翩然汗漫游。味道不妨寒似水,入时须用曲如钩。
从来邻父邀皆去,底事官曹挽不留。后夜相从那复得,月明千里故山秋。
爱山堂七绝句
自有堂来三换扁,官居贤否只山知。酴醾妩媚今何许,山色青妍宛旧时。
史君赠所临蜀本三苏入京
至和嘉祐正涂开,綵凤将雏出蜀来。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
送太庾黎丞 其二
客怀秋易恶,送客更当秋。薄宦相从久,孤征肯暂留。
酒轻离思重,目短大江流。黄菊聊持赠,寒香晚不羞。
寿冯宫教 其三
公占金华宝婺躔,我生剑气斗牛边。云山阔远一千里,岁纪参差三十年。
初度谩言同日月,荣枯相去异天渊。香山不鄙兼谟少,名节当参九老传。
酬正录直学 其一
我生惬幽寻,访古梅花边。道原渺无际,沧海汇群川。
仰之叹弥高,立则参于前。为山始覆篑,掘井当及泉。
端期会真意,可但窥陈编。再拜礼双趺,清风生诵弦。
林府判录示近制依韵和呈二首 其二
冷宦趋承木向阳,窥斑良觉愧真长。摩挲千里红尘脚,浣涤十年新学肠。
小节自期冰皎洁,高吟满听月昏黄。青蝇附骥从兹始,底用行歌效楚狂。
劝农上宫教
竹马儿童喜欲狂,循良太守似龚黄。仓庚百啭蚕桑启,布谷一声粳稻香。
耕馌尽陶豳国化,游嬉已遍舜民乡。文书便合登高阁,为说东郊入务忙。
和杜子野湛泉诗来诗有尘事分清事之句
榕阴漠漠俯清泉,泉溜涓涓不计年。未必尘纷败佳思,凭栏得句却天然。
别倅车
圣朝疏网示宽平,鞫谳烦公六月行。穿屋可嗟嚚讼险,持衡只月此心明。
苏冤去释五原旱,了事归看快阁晴。检点旧游章世美,甘棠蔽芾满江城。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四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
史宰见和依韵为谢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端 其一
出滩赋滩石
挽安人陈氏
喜雨上史使君冯宫讲
酬何学宾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二
感兴 其二
次史君喜雨偈韵 其二
月夜赴郡会归辗 其三
雨霁报谒见一鹭得鱼群鹭争食之 其一
寿提举陈秘丞 其二
子野惠竹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寿冯宫教 其一
爱山堂七绝句 其三
和黎丞梅关岭
追挽监簿李公
贺新郎(再次韵)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官 其一
再游梅关书呈黄干
水调歌头·廊庙补天手
庐陵试院次陈明叔韵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一
三山周省元索诗依杜宰韵赋二章 其二
酬何学宾 其一
章贡三咏 其三 翠玉楼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
酬杨直
曾氏清江亭
酬正录直学 其二
赠太和曾机宜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五
杜子野寄云山兰石四画且以近诗来和韵酬之 其一
黎丞传示史宰聋字诗走笔和之
次黄干梅关韵 其二
士友见和七月七日曝书依元韵谢之
寿提举陈秘丞 其一
酬何学宾 其二
酬张录南老 其一
酬陈太庾 其一
依前韵呈府判 其三
府判和答依韵上呈
和杜宰送茶韵 其二
饯罗史君二首 其一
月夜赴郡会归辗
次史君喜雨韵并呈府判
水调歌头 快阁上绣使萧大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