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杂兴 其四

杂兴 其四

宋代 徐鹿卿

庭兰尚牢落,庭草已勾萌。草与兰何似,东风亦世情。

诗人徐鹿卿的古诗

挽安人陈氏

宋代 徐鹿卿

节义千年一缇萦,复因缓急见高情。风霜凛凛欺行役,天地昭昭监此诚。

羞藻敬恭宗祀重,空花了悟世缘轻。归时认得来时路,暗想蓬莱是故程。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莫恨吾琴难入俗,俗人不听韵方高。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邪倾枝柱费三年,革故图新有待然。凌雨千间骈紫佩,濂溪一待宝青毡。

韶鸣已觉俱忘味,鼎养何妨更击鲜。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

别倅车

宋代 徐鹿卿

圣朝疏网示宽平,鞫谳烦公六月行。穿屋可嗟嚚讼险,持衡只月此心明。

苏冤去释五原旱,了事归看快阁晴。检点旧游章世美,甘棠蔽芾满江城。

赵簿见和复次韵

宋代 徐鹿卿

一昨瞻依尺五天,青衫槐简是同年。飞腾影里寻芳躅,警跸声中响静鞭。

夷路已看腾骥駃,竞风须逊画蛇先。宗臣底事犹栖棘,有策筹边不在边。

子野惠竹

宋代 徐鹿卿

玉局诗中曾识面,小山书后忽题名。鸱夷混沌俱惭逊,更胜河豚大瘦生。

酬陈太庾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英声猎猎满山州,翠剡飞来鹗在秋。父母视民非俗吏,子男分土列诸侯。

篇诗捲送骊珠烂,杯酒相从蜡味浮。不必即人人即我,定知瑚琏合当收。

读杨妃传

宋代 徐鹿卿

六宫粉黛溢三千,一个中间宠爱专。自此世情生妄想,推排妃子作神仙。

饯罗史君二首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圣朝选表作公卿,如此才猷合要津。上亦知公能体国,心乎济物不谋身。

梅花岭下忽千里,荷橐班中添一人。民愿借留留不得,多应留与十分春。

送周干

宋代 徐鹿卿

送客章江庾岭边,试将行止问苍天。虽然刖足终全璞,尚有知音莫断弦。

仕路偶来云出岫,归装何有月随船。鼠肝虫臂冥心久,一笑掀髯对湛泉。

送游同年赴增城征端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蹋雪南征靡惮劳,此公端不为锥刀。能行所学端无小,苟利于民誉自高。

鞭算何须穷孔穴,荆班且共说风骚。吏奸民蠹浑闲事,临政先教立脚牢。

至梅关书呈僚友

宋代 徐鹿卿

栖迹梅花岭下州,梅关未到已神游。右江左广山分水,薄雾轻烟雨作秋。

物是人非一今古,南来北往几公侯。就中认得禅机者,非锡非泉是道不。

杂兴 其六

宋代 徐鹿卿

学诗不能神,得句常草草。傥可寄吾怀,岂必人称好。

依前韵呈府判 其三

宋代 徐鹿卿

发舒生意烟花外,酝酿丰年雨意中。关决郡条知有助,故应千里化文翁。

黎丞命饮辞之以诗

宋代 徐鹿卿

湛泉问讯十分春,安得支筇踵后尘。不是稽山无贺老,定应坐后畏陈遵。

凫飞渤岛姑容我,马系堂阶解笑人。重约焦坑新茗熟,一瓯相对话情亲。

曾氏清江亭

宋代 徐鹿卿

想得当年月浸扃,诸公翰墨此纵横。亭荒久矣诗亡恙,一道长江万古清。

贺判府生子

宋代 徐鹿卿

西江最上流,南安古名城。庾山蔚然秀,章水浏其清。

异代得伟蔚,分此风月平。往者程伯温,关决烨有声。

煌煌万金产,烱烱双珠明。四海名父子,一门佳弟兄。

造诣极洙泗,叩击铿英茎。流风已百载,今日复一程。

提屏东方来,宽令孚群氓。名门衍馀庆,兰玉添新荣。

山川萃神秀,穹垕储精英。仲律青阳熙,五夜璧月盈。

天上双麒麟,刚欲逐队行。抱送者释氏,协梦兮长庚。

昔为程氏子,俱以斯道鸣。今为陈家儿,岐嶷由天成。

觅公洗儿钱,我不学世情。期公爱子深,视厥程先生。

器质待涵养,门户须支撑。会看三世间,接踵当拒衡。

次瀛父诗

宋代 徐鹿卿

青山闯门户,绿竹窥檐楹。岿然一亭石,境界涵幽清。

季候昔经始,扁以横浦名。亭前两泓泉,吞吐寒蟾明。

方员中规矩,曲水相纡萦。汲溉当瓶盎,观览骈簪缨。

黄君静者徒,磊落千人英。朅来梅花边,一见眼为青。

官居廉泉上,复此逢清冷。诗豪泻银汉,兴逸凌紫京。

回首声潺潺,恍如醉翁亭。

上判府陈秘丞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斗大山州枕上流,蓬山仙客此遨游。读书竹屋公多暇,乐业江郊民有秋。

泮藻丛边深长育,岭梅香里费赓酬。有人来问和羹味,太守忘言一笑休。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玉妃围坐簇娉婷,勾引阳和媚德星。洗尽凡花脂粉气,月香亭是雪香亭。

徐鹿卿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