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送太庾黎丞 其二

送太庾黎丞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客怀秋易恶,送客更当秋。薄宦相从久,孤征肯暂留。

酒轻离思重,目短大江流。黄菊聊持赠,寒香晚不羞。

诗人徐鹿卿的古诗

挽安人陈氏

宋代 徐鹿卿

节义千年一缇萦,复因缓急见高情。风霜凛凛欺行役,天地昭昭监此诚。

羞藻敬恭宗祀重,空花了悟世缘轻。归时认得来时路,暗想蓬莱是故程。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八

宋代 徐鹿卿

闻道春江潋滟时,滩平如掌棹如飞。何时满却葵丘戍,流水桃花送客归。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莫恨吾琴难入俗,俗人不听韵方高。

酬正录直学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剑冰望梅关,山川接邻壤。前哲馀典刑,多士德心广。

曾子重而厚,朱张妙存养。吴子粹而雅,笔耕惩卤莽。

有友五人焉,亦足共清赏。烱然玉韫椟,持此将安往。

士友见和七月七日曝书依元韵谢之

宋代 徐鹿卿

寒儒家世派南州,天遣芹宫并俊游。剑水章江千里月,天孙河鼓一番秋。

晒书旧事聊同郝,联句新声恐类侯。隔岁槐黄频入梦,曾知山角已生不。

依前韵呈府判 其三

宋代 徐鹿卿

发舒生意烟花外,酝酿丰年雨意中。关决郡条知有助,故应千里化文翁。

护法寺劝农呈秘丞

宋代 徐鹿卿

出郭嚣尘远,邵农德意宣。旌旗清赏地,蓑笠嫩晴天。

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三

宋代 徐鹿卿

静寄琴中适意吟,鲁庵句里自然琴。琴诗苦要清如许,千古寥寥觅赏音。

子野惠竹

宋代 徐鹿卿

玉局诗中曾识面,小山书后忽题名。鸱夷混沌俱惭逊,更胜河豚大瘦生。

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堂碍云霄扁友于,黑蛟光射斗牛墟。细筋入骨藏棱外,妙手师心洒墨初。

只为忠诚珍柳笔,多因节义重颜题。知君清德光前古,发露毫端直绪馀。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邪倾枝柱费三年,革故图新有待然。凌雨千间骈紫佩,濂溪一待宝青毡。

韶鸣已觉俱忘味,鼎养何妨更击鲜。师帅作成真有道,诜诜弟子信皆贤。

贺判府生子

宋代 徐鹿卿

西江最上流,南安古名城。庾山蔚然秀,章水浏其清。

异代得伟蔚,分此风月平。往者程伯温,关决烨有声。

煌煌万金产,烱烱双珠明。四海名父子,一门佳弟兄。

造诣极洙泗,叩击铿英茎。流风已百载,今日复一程。

提屏东方来,宽令孚群氓。名门衍馀庆,兰玉添新荣。

山川萃神秀,穹垕储精英。仲律青阳熙,五夜璧月盈。

天上双麒麟,刚欲逐队行。抱送者释氏,协梦兮长庚。

昔为程氏子,俱以斯道鸣。今为陈家儿,岐嶷由天成。

觅公洗儿钱,我不学世情。期公爱子深,视厥程先生。

器质待涵养,门户须支撑。会看三世间,接踵当拒衡。

爱山堂七绝句

宋代 徐鹿卿

自有堂来三换扁,官居贤否只山知。酴醾妩媚今何许,山色青妍宛旧时。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九

宋代 徐鹿卿

十八滩头一叶身,山川曾识旧词臣。诗魂百载犹苏醒,应笑风波解戏人。

府判社日招饮蒋园座中索赋诗三绝句 其三

宋代 徐鹿卿

柳丝摇曳春风里,山色空濛社雨中。领略韶华拚一醉,巴歌聊尔效南翁。

史君宠和复依韵上呈

宋代 徐鹿卿

禾生陇亩自东西,父老怡然市井嬉。列郡几人知此意,五风十雨尽如时。

买牛已解田间剑,分虎难淹岭下麾。一任吏人来报事,不妨游戏作春诗。

爱山堂七绝句 其三

宋代 徐鹿卿

竹篱茅店野人家,门外清流一带斜。小隐桃溪端的是,更须水上觅胡麻。

送表伯朱丞尉 其二

宋代 徐鹿卿

十年踪迹两相望,邂逅崆峒喜欲狂。见说桥成鞭巨石,忽看水欲舞归艎。

面无惭色言何恤,民有遗思味最长。故国莼鲈劳梦想,从公鸥浦弄斜阳。

喜雨上史使君冯宫讲

宋代 徐鹿卿

平田秋水高潺湲,大府宽条俶布宣。不旱犹应言有旱,省愆敢自谓无愆。

倒翻云外菩提水,幻出人间摆柳天。阡陌晓来传好语,作霖人在岭梅边。

酬何学宾 其一

宋代 徐鹿卿

商山黄绮信清流,自合相从鹤禁游。邺架烂观三万轴,庄椿行老八千秋。

高怀莫遣群儿觉,佳句那无半语酬。我亦诸侯老宾客,更将墨守问何休。

徐鹿卿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宋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