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 :徐鹿卿
至和嘉祐正涂开,綵凤将雏出蜀来。父子名声天宇小,弟兄笔力海潮回。
岷峨一气钟三杰,欧富诸公识异材。后百馀年拜遗像,凛然高节尚崔嵬。
曾氏清江亭
想得当年月浸扃,诸公翰墨此纵横。亭荒久矣诗亡恙,一道长江万古清。
雨霁报谒见一鹭得鱼群鹭争食之 其二
履崄窥鱼得几何,傍来攫取较多多。争如敛翼餐馀粟,犹在人间洁白科。
子野惠竹
玉局诗中曾识面,小山书后忽题名。鸱夷混沌俱惭逊,更胜河豚大瘦生。
三山周省元索诗依杜宰韵赋二章 其一
清梦蘧蘧楚峡阳,镕成句法味悠长。栽桃小试经纶手,泛菊聊浇锦绣肠。
逸思已堪凌贺白,高怀赢得傲羲皇。此中真趣人知么,爱酒陶潜不是狂。
水调歌头(饯提举陈秘丞)
饯罗史君二首 其二
西邻有女出深闺,十二楼中奉盥匜。大德爱怜知有造,小心庄肃但无欺。
请为公祝千年寿,耻学人填半额眉。旧著衣裳今好在,芳心暗逐锦帆移。
次曾司户见贻之韵并饯其行
闻道常苦迟,生世何用早。洛学此开端,文义富论讨。
高山劳景仰,内境几回照。此心同古今,一理该众妙。
次韵史宰贺受荐
玉立青规照眼新,封侯端合踵平津。公车久满三千牍,属国犹淹十九春。
一睹雉驯知善政,双飞鹗荐爨陈人。焦桐会有知音在,未必终为爨下薪。
送何生龚生归曲江
肯为从师出岭来,三千子亦可人哉。文章要似风骚体,学问非为利禄媒。
泥迹尚留鸿爪在,云程已报鹗书催。仪刑只在乡关近,前有张余后有崔。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四
我亦能琴妙不传,无琴无谱并无弦。客来问讯琴安在,指似孤鸿落日边。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二
莫恨吾琴难入俗,俗人不听韵方高。
护法寺劝农呈秘丞
出郭嚣尘远,邵农德意宣。旌旗清赏地,蓑笠嫩晴天。
犬吠柴门晓,牛肥草径鲜。殷勤觞父老,和气酿丰年。
读杨妃传
六宫粉黛溢三千,一个中间宠爱专。自此世情生妄想,推排妃子作神仙。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四
乘车山径苦崎倾,舟涉飞湍石胆惊。等是危途休计较,此心无碍尽堪行。
史君宠和复依韵上呈
禾生陇亩自东西,父老怡然市井嬉。列郡几人知此意,五风十雨尽如时。
买牛已解田间剑,分虎难淹岭下麾。一任吏人来报事,不妨游戏作春诗。
丙戌年新春偶成
新年十许日,才有一篇诗。乡思风中乱,春心雨里知。
病缘衰骤至,懒与睡相宜。暗想泉溪上,杜鹃啼故枝。
同日依斋宫韵呈府判
屏星小驻梵王宫,草碧泉清一径通。细细秧针抽夜雨,盈盈麦径汎东风。
登临不为溪山胜,守助端期井里同。此去丰穰知有兆,百年父老笑声中。
和杜子野湛泉诗来诗有尘事分清事之句
榕阴漠漠俯清泉,泉溜涓涓不计年。未必尘纷败佳思,凭栏得句却天然。
黎丞传示史宰聋字诗走笔和之
毛颖翻成一秃翁,文章苦欲诳盲聋。从前结实无非妄,胜处生涯好用工。
天上高深关守虎,马前奔走背生虫。荣枯数定何须问,了却公家是奉公。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二
初疑万马立沙汀,又似临流簇戍兵。激怒滩声能许劣,终宵长泄不平鸣。
徐鹿卿
徐鹿卿(1170—1249),字德夫,号泉谷,隆兴丰城(今江西省丰城市白土镇后泉村)人。南宋文学家、藏书家。徐鹿卿生于宋孝宗乾道六年,卒于理宗淳祐九年,年八十岁。博通经史,以文学著名乡里。嘉定十六年,(公元一二二三年)廷试进士,调安南军学教授,复申理义之学。入为枢密院编修官。时刘克庄、王迈、方大琮皆因事被黜,他作诗赠之,并为弹劾。太学诸生作四贤诗美之。累官吏部侍郎,提举鸿禧观致仕。及卒,谥清正。鹿卿著有泉谷文集及奏议、讲议等,《宋史本传》传于世。► 174篇诗文
杜子野寄云山兰石四画且以近诗来和韵酬之 其一
寿提举陈秘丞 其二
依韵戏呈诸丈
爱山堂七绝句 其四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十
爱山堂七绝句 其六
张法示诗集为题其后
次黄干梅关韵 其二
酬杨直
上判府陈秘丞 其一
之官过赣滩 其一
用羊字韵呈史君
酬张录南老 其二
依前韵呈府判 其三
之官过赣滩 其二
判府罗郎中举似
湛泉酌饯黎
感兴 其二
酬吴直学 其二
酬朱直
林判府和前韵见示且约暇日论茗次韵为谢
去岁王监岳以诗饯行且求无垢语录次韵送之
挽安人陈氏
湛泉送客二绝句 其二
闻鸦有感
贺新郎(钱郭府判趋朝)
七月二十一日重过赣滩十绝句 其八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一
挽陈太庾 其一
贺判府生子
水调歌头(寿林府判)
去年脩禊后三日得南宫捷报于家今年是日与同年赵簿同事泮宫感而赋 ...
杜子野惠来禽内碧桃谢以一绝
酬张录南老 其一
林府判和前三苏图诗再依韵为谢
送太庾黎丞 其二
赠曾司户
酬张直学 其一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三
酬黎丞见和
明堂庆成颂
至梅关书呈僚友
郭府判书友于堂榜谢之以诗 其一
贺新郎(再次韵)
水调歌头·岭峤转和气
侍林府判斋宿举似顷在海阳县斋丁祭诗依韵即席和呈
次宫教六斋庆成韵 其二
和黎丞梅关岭
赠琴士翁明远并简干教二黄丈 其一
子野又以诗来言不画涪
寿冯宫教 其三
再游梅关书呈黄干
庐陵试院次陈明叔韵
酬曾学录王掌祠 其二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