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哭董紫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诗人钱澄之的古诗

梧州杂诗 其二十三

清代 钱澄之

黔阳书讯至,相忆几经秋。入蜀吾兄在,筹滇刺史忧!

中伤凭绛灌,外议重钱刘。节钺危时贱,何心向汝谋!

郧将军入对歌

清代 钱澄之

将军趋朝求召见,天子传宣御水殿。将军廷辨声怒嗔,百官拱手颜色变。

中使促对上龙舟,有事面奏香案头。舟中天子东面坐,将军俯伏汗交流。

汗流浃背猛气沮,诏谓将军从容语。垆烟移近再三陈,但闻誓死报明主!

叩头再拜出君门,忆起胸中未尽言。天威咫尺说不得,始信君王是至尊。

晤曾庭闻,卸熊子文给谏死难汀州

清代 钱澄之

并舫双江夜雨吹,疏灯坐对虎头痴。人前屡发怀沙愿,酒后哀吟吴帝诗。

行路难 其五

清代 钱澄之

谁传邸诏到山扃,信是乘舆驻朗宁。愁绝浔州江路断,致身那得奋飞翎!

鄞江怨词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此日君王行路难,穷庐犹献八珍盘。金钟玉箸髵䰄进,岂似伊蒲出大官!

鄞江怨词 其一

清代 钱澄之

六龙空驻禁城傍,铁骑宫前射锦珰。隆准奇姿人尽识,谁为纪信代君王?

广哀 其七

清代 钱澄之

痴肠吴太学,国破早捐生!莫听呼天诉,聊明报汉情。

鬼神应有恨,劫运恐难争!近喜威灵见,南昌虏数惊。

读开少御史谏章漫书

清代 钱澄之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

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

如何元子诞,封爵遍

行路难 其六十四

清代 钱澄之

惊喜吴江旅榇还,岂期儿女镜团圆!伤心更有鸰原痛,那得忘情竟放船!

行路难 其三十一

清代 钱澄之

寄语茅坪跛阿师,故人过岭也披缁。追寻万里门生谊,莫老蛮方负所思!

送瞿寿明奔难桂林

清代 钱澄之

信是粤西破,元公岂望生。慈孙哀毁日,小妇别离情!

匍匐宵奔难,风尘哭送行。平生师友谊,尽在桂林城。

行路难 其六十一

清代 钱澄之

头白浔阳老楫师,江村邻舍半相知。故园桂树闻名久,可识如今剩几枝?

端州杂诗又十一首 其六

清代 钱澄之

中丞本意领中枢,诏抚忠贞拜命趋。祗虑兵烽穷岭峤,何图使命丧萑苻!

驰驱未遂还朝志,沟渎轻捐报主躯!纵使宦途多异议,无端阴计岂宜诬!

空船行,为身道隐赋

清代 钱澄之

给谏被逮身萧然,身外长物一空船。身吾求贿苦不遂,破船估值十千钱。

董生守船陈苦词,此船留裹给谏尸。姚髯仗剑船头坐,腐儒可笑又可悲!

须臾攘臂牵船去,两生抵死留不住。身吾移住空船里,有子十龄旋堕水。

伤心卧病未经旬,禳祓无功身吾死!共惊凶物无人留,空船弃置江东头。

给谏放回沙上卧,送船与渠渠不收!

丙戌元旦,同远生芋园驿作

清代 钱澄之

海驿逢新岁,椒畅万里情。朝元随幕府,庆节听班声。

小吏朱衣试,戈船画帜更。还瞻葱郁气,正满建安城。

江雨,赠延安刘客生卧病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江高响急客愁新,白舫青囊又浃辰。辛苦樯鸠勤祝雨,浮沈波鸟漫亲人。

篙师水调声声楚,军吏边装处处秦。旌节淹留缘底事?羽书今已隔三春!

喜闻吴鉴在御史持斧粤西

清代 钱澄之

艰难逐伴向南天,铜柱霜威度岭传。鬓发可怜庾信老,勋名已让祖生先!

嗟予虎穴潜踪日,正尔骢车揽辔年。霄汉有君吾且逸,好依柏府纵高眠。

刘同庵司寇自羊城回

清代 钱澄之

亚卿衔诏日,留后建牙时。国体宁毋失,军情且不疑。

盈廷人坐论,有事尔奔驰。莫更陈辛苦,贤劳念者谁!

哭董紫

清代 钱澄之

蛮乡淹瘴疠,闽海共艰难。皮骨殊方老,神情白昼寒。

辞荣求远使,破格拜天官。报国时甘忤,思亲泪未乾!

九原留鬓发,万古葬衣冠。久蓄南还橐,开箱不忍看!

同韦剑威、徐钦玉度仙霞关 其二

清代 钱澄之

霞关今重地,度险客心惊。戍废行人歇,楼荒野雀争。

残虹收鸟外,吼瀑断猿声。过尽萧条路,将军驻浦城。

钱澄之

钱澄之

钱澄之(1612~1693),初名秉镫,字饮光,一字幼光,晚号田间老人、西顽道人。汉族,安徽省桐城县(今枞阳县)人。明末爱国志士、文学家。作为皖江文化的重要诗人,与同期的顾炎武、吴嘉纪并称江南三大遗民诗人,诗歌创作上取得了杰出成就。 著有《田间集》、《田间诗集》、《田间文集》、《藏山阁集》等。钱澄之学识渊博,文笔雄健,质朴宏肆,不事雕琢。他勇弃俗学,专治古文,文章精洁、典雅,对后来“桐城派”的形成有一定影响。钱澄之对数学、地理、训诂、义理亦有研究。► 472篇诗文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