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四 马禅寺寄明祥

病中怀吴中诸寺七首 其四 马禅寺寄明祥

明代 文徵明

閒情每结道人缘,不到东禅即马禅。花发来禽凡几树,梦回啼马已三年。

朔风左掖笼貂帽,残雪长安绾玉鞭。不及祥师萧寺里,茶烟一榻拥书眠。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甲戌岁朝明日立春东坡元日诗有土牛明日莫辞春之句因以为韵赋七诗 ...

明代 文徵明

青阳逐寒回,今日已非昨。辛盘忽在眼,引酒聊自酌。

古人惜端良,今我胡不乐。启扉得嘉宾,相对慰寂寞。

题庐山图

明代 文徵明

壮哉庐山天下奇,瀑流千丈江瀰瀰。何人巨笔写奇秀,欧公昔瀰刘君词。

蒐玄抉怪轹万象,万古直与山争驰。莆田先生山泽姿,壮节五老同崔嵬。

名通仕版偶服吏,癖在泉石终难医。高堂束绢风披披,令我扫笔为嵚崎。

飞桥细路缘翠壁,偃松绝壑临苍坻。已拟先生谢幼舆,故著逸士泉之湄。

就中有理未可说,却被石翁加品题。惟翁自有王维笔,谓我解画欧公诗。

由来绝倡不可和,况此粉墨那容追。秪应披雾见突兀,庶此峻拔如吾师。

吾师真是刘凝之,我视六一无能为。凝之不作六一远,此诗此画谁当知。

冰泮志喜次黄才伯韵

明代 文徵明

吹面东风不作寒,断冰千片下晴滩。已看积雪经冬尽,正好垂杨映水看。

满目江山劳应接,到家樱笋未阑残。只应今夜扁舟梦,先绕吴门斗鸭阑。

楞伽寺湖山楼

明代 文徵明

石湖春尽水交流,来上支公百尺楼。尊酒吟分茶磨雨,疏帘横捲越城秋。

一窗粉墨开图画,葛里风烟入卧游。正是倚阑愁绝处,不禁长笛起沧洲。

削吴雪洲磨厓神异卷

明代 文徵明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谁能削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崇义院杂题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殿阁微凉吹葛衣,槛前梅子雨霏霏。清谈时有间僧对,手擘棕榈当麈挥。

清明日陈淳过访

明代 文徵明

愁病春来次第加,清明寂寞类僧家。
留人野饭新挑菜,乞火邻墙旋煮茶。
晴日檐楹杨柳色,微风帘幕海棠花。
故人念我能相过,不遣良辰负物华。

题山城图

明代 文徵明

虞山宛转带层城,正抱幽人旧草亭。朵朵芙蓉浮粉堞,团团桧影落疏棂。

百年形胜夸天设,一代文章属地灵。长日振衣穷眼望,杖头云气接沧溟。

春日游支硎天平诸山

明代 文徵明

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遥寻支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

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

春兴二首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青阳转芳序,淑景丽清嘉。晨风扇微和,百鸟鸣周遮。

繁阴泫清露,朱英耀朝华。端居愧物化,起撷崇兰葩。

贞芬媚幽独,常恐委泥沙。青青陌上草,日夕遍天涯。

泊舟泗上看月

明代 文徵明

停舟清泗兴无涯,夜起蓬窗看月华。灏气一涵开玉府,镜光千道走金蛇。

碧空颠倒山流翠,白石巉岩浪蹙花。酒醒分明天上坐,更从何处觅星槎。

送王承恩侍讲参政四川

明代 文徵明

鸟道巇㠊万里赊,从臣分省向三巴。中朝声望云山重,内史文章锦水华。

烂熳新恩苍玉节,依然旧署紫薇花。只应未忘论思地,翘首金銮北斗斜。

吴隐之画像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贪廉自我非泉致,刺史诗篇万古新。展卷萧然袍笏在,世间多少负惭人。

和答石田先生落花十首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蜂撩褪粉偶粘衣,春减都消一片飞。蒂挠园风无那弱,影摇庭片已全稀。

樽前漫有盈盈泪,陌上空歌缓缓归。未便小斋浑寂寞,绿阴幽草胜芳菲。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一 早出阜城马上作

明代 文徵明

有约城西散冶情,春风辍直下承明。清时自得閒官味,胜日难承乐事并。

马首年光新柳色,烟中兰若远钟声。悠悠歧路何须问,且向白云深处行。

厓山大忠祠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频年航海欲何为,天厌中原遂不支。满地江湖无死所,际天风浪有平时。

仓皇一念聊臣分,寂寞中流赖史知。回首又看强敌灭,寒潮自绕大忠祠。

金陵客怀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青衫潦倒发垂肩,一举明经二十年。老大未忘馀业在,追随刚为后生怜。

槐花十日金陵雨,桂子三秋玉露天。壮志乡心两无着,夜呼儿子话灯前。

忆昔四首次陈鲁南韵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紫殿东头敞北扉,史臣都着上方衣。每悬玉佩听鸡入,曾戴宫方走马归。

此日香垆违伏枕,空吟高阁霭馀辉。三年归卧沧江上,犹记双龙傍辇飞。

张夏山挽词 其三

明代 文徵明

春风阳羡百花明,携手张公洞里行。二十年来谁在者,白头挥泪读题名。

吴隐之画像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十年遗像识真难,重是高风不可刊。一样广州俱刺史,几人传入画图看。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