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题画三首 其一

题画三首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稍稍凉思集,依依炎景流。西风吹木叶,秋色满蘋州。

伊人何所怀,掇棹自夷犹。青山在蓬底,白云宿船头。

沧波渺然去,仰见天汉浮。飞尘暗岐路,回首正悠悠。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送钱元抑南归口号十首 其五

明代 文徵明

高人原不爱高官,帝与官衔宠退閒。添得空名将底用,批风抹月管青山。

荅唐子畏梦余见寄之作

明代 文徵明

故人别后千回梦,想见诗中语笑哗。自是多情能记忆,春来何止到君家。

五月

明代 文徵明

径草侵衫色,庭梧生昼阴。时光临角黍,穑事望梅霖。

习静垆薰细,醒烦茗椀深。草堂宾客散,欹枕听幽禽。

书吾尹扇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雨洗铅华一夕空,枝头青子却收功。傍人不识天工巧,犹恋飞花怨晚风。

燕中题画

明代 文徵明

燕山二月已春酣,官柳霏烟水映蓝。
屋角疏花红自好,相看终不是江南。

题虢国夫人夜游图

明代 文徵明

紫尘拂辔春融融,参差飞鞚骄如龙。锦鞯绣带簇妖丽,绛纱玳烛围香风。

春风交花光属路,后骑雍容前却顾。中间一骑来逡巡,秀眉玉颊真天人。

翠微垂鬓衱称身,彷佛当年虢与秦。佳人绝代真难得,安得君王不为惑。

岂知尤物祸之阶,不独倾城竟倾国。一时丧乱已足怜,后世方誇好颜色。

晴窗展卷漫多情,百年青史自分明。莫言画史都无意,尺素还堪鉴兴废。

北江宪副自越州访余吴门饮于杜氏明远楼

明代 文徵明

相逢相别思悠悠,越水吴山烂漫游。时事水言聊对酒,长安在望漫登楼。

百年春梦蕉中鹿,万里秋风海上鸥。不尽平生相许意,白头频把旧吴钩。

大雪不出偶成八韵自斋中所见外皆禁不犯

明代 文徵明

静坐朝慵出,不知风雪临。凝晖上窗纸,积冷到衣衿。

小片投墙隙,馀威结研心。聆音琤可喜,想像浩难禁。

童子传来看,家人报说深。卷书空自照,杯酒不辞斟。

意赏何烦对,传闻不害吟。未应闭户卧,不及放舟寻。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四 香山历九折坂至弘光寺

明代 文徵明

偃月池边宝刹鲜,不知赐额自何年。行从九折云中坂,来结三何物外缘。

岁久松杉巢白鹤,春晴楼阁涌青莲。谁言好景僧能占,总落游人眼界前。

题渔隐图四首 其三 秋

明代 文徵明

渔翁老去头如雪,短笠轻蓑舟一叶。百顷鱼虾足岁租,十只鸬鹚是家业。

横笛朝冲柳外风,浩歌夜弄波心月。不嫌湖上有风波,世路风波今更多。

是夜酌泉试宜兴吴大本所奇茶

明代 文徵明

醉思雪乳不能眠,活火沙瓶夜自煎。
白绢旋开阳羡月,竹符新调慧山泉。
地炉残雪贫陶穀,破屋清风病玉川。
莫道年来尘满腹,小窗寒梦已醒然。

王氏溪楼

明代 文徵明

晴云拂栋思悠悠,来上元龙百尺楼。落日正临官渡晚,春江自抱古城流。

夹堤烟火千家市,下水帆樯万斛舟。旧事凄凉芳草满,不知何处是长洲。

东葛城夜发

明代 文徵明

萧萧东葛路,马上听严更。月出高山黑,天空远水明。

年光秋渐索,客子夜犹行。村落知何处,时闻犬吠声。

题画三首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寒流齧山足,嵌空似凌跨。苍藤蔽深窦,细路通隙罅。

幽人已神驰,意行自閒雅。徘徊出木末,复在绝壁下。

大江渺无津,万顷自天泻。中有娥眉青,白云共容冶。

何当凌绝顶,涵景有虚榭。

马上口占谢诸送客十首 其六

明代 文徵明

诸君送我帝城东,立马传杯犯朔风。莫叹柳枯难折赠,春光都在酒波中。

八月六日书事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十载招怀自作奸,区区名号等童孱。冥鸿已在虞罗外,残鲔方游鼎釜间。

三计果看从下蔡,一丸那办守函关。笑他李白成何事,便儗金陵作小山。

郊台寓目

明代 文徵明

徙倚郊台酒半醺,千年陈迹草纷纷。风烟又与行春别,秀色平将宝积分。

水落平湖洲乱吐,天垂四野日初曛。春山何似秋山好,红叶青松锁白云。

送胡承之少卿左迁潞州倅

明代 文徵明

一行诏下便遐征,太息天王本圣明。此际亦知言可讳,使君自以去为荣。

浮云落日天涯恨,白鸟沧洲物外情。去去江湖尘满目,不知何处望神京。

五月十三夜与子重履约履仁石湖行春桥看月

明代 文徵明

夕光沉山苍霭横,行春桥东江月生。长风吹波天镜阔,白沙渺渺菰蒲声。

微澜压玉摇空明,扁舟忽动江湖情。罾头鱼虾夜可买,得酒试与诸君倾。

山空夜久人竟醉,高歌互荅渔舟惊。渔舟天上来,棹入沧溟去。

似闻渔歌缥缈不断出烟萝,水远天长不知处。一发青山落镜中,万里横河碧空曙。

人生行乐不易得,赏心况有樽前客。江山如画酒如渑,相看不饮空头白。

不见桥东千尺台,吴王曾此夜衔杯。欢燕不堪芳漏促,西施舞罢越兵来。

越兵已成功,越王安在哉。䲭夷竟去不复回,吴宫越垒空复生苍苔。

千古兴亡总湮灭,只有湖山未消歇。吴王去来今几时,几人能醉湖中月。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