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次韵答希哲见怀兼乞草书

次韵答希哲见怀兼乞草书

明代 文徵明

墙外车音寂不闻,閒缘谁解病中纷。凉风著意吹芳树,落日含情咏碧云。

高谊乍违黄叔度,清篇先枉沈休文。秋来定有临池兴,榻得鹅群傥见分。

诗人文徵明的古诗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十二

明代 文徵明

忆我出门时,春风初著柳。行行阻川途,已落阻絮后。

白日感西阻,黄流正东走。河流几百折,时时回鹢首。

南风自何来,吹渡古汴口。须臾走尘沙,奄忽迷九有。

收帆斜日明,青山落吾手。倚杖看春山,不觉立已久。

前临济水清,那堪照衰朽。

题王侍御敬止所藏仲穆马图

明代 文徵明

荦荦才情与世疏,等閒零落傍江湖。不应泛驾终难用,閒看王孙骏马图。

西苑诗十首 其六 芭蕉园

明代 文徵明

小山盘折翠㟏岈,松桧阴阴辇道斜。草长兰亭迷曲水,雨深桃洞自飘花。

紫云依旧围黄屋,青鸟还应识翠华。知是史臣焚草地,文光隐隐结红霞。

道出淮泗舟中阅高常侍集有自淇涉黄河十二首因次其韵 其七

明代 文徵明

辞家一千里,圆景更弦望。朝烟航济阴,落日宿汶上。

百川自东逝,千帆皆北向。结发事明主,事左神益王。

眷兹行役艰,那能不恻怆。未遂羽仪心,且逐江湖放。

秋夜怀昌国 其二

明代 文徵明

阴虫抱莎啼,秋风在庭户。微凉逗短葛,月出照团露。

惊禽飞漠漠,顾见庭中树。柔枝日以疏,安得共迟暮。

人生岂独坚,坐阅衡杓度。忧来搔短发,衰薄已堪数。

暮春斋居

明代 文徵明

翠箔昼重重,寒深雨更浓。
碧鲜浮草色,闲淡敛云容。
未遣愁欺病,还资静养慵。
蹉跎裘褐在,强半负春秾。

人日停云馆小集

明代 文徵明

新年便觉景光迟,犹有馀寒宿敝帷。寂寞一杯人日雨,风流千载草堂诗。

花枝未动临佳节,菜饭相淹亦胜期。春色到今深几许,小山南畔草痕知。

答伍君求

明代 文徵明

百年颓堕愧闲身,犹幸论文坐有宾。
寂寞穷居聊塞向,蹉跎残腊欲争春。
旋移高竹听疏雨,却对梅花似故人。
见说繁华易销歇,茅檐木榻转甘贫。

游西山诗十二首 其九 吕公洞

明代 文徵明

何时神斧擘幽崖,古窦春云福地开。翠壁未磨耶律字,石床曾卧吕公来。

阴寒四面凝苍雪,秀色千年蚀紫苔。凡骨未仙留不得,刚风吹下夕阳台。

诗人孙太初过访

明代 文徵明

把剑南来赋远游,又看东上浙江舟。山斋动是经时别,菜饭聊堪半日留。

醉里江湖真有味,春来花鸟正关愁。天台雁宕平生梦,凭仗诗囊次第收。

翰林斋宿

明代 文徵明

春星烂漫烛微垣,独拥青绫向夜阑。宫漏隔花银箭永,莲灯垂烬玉堂寒。

坐聆宵柝霜围屋,想见郊禋月满坛。铃索无风尘土远,始知仙署逼金銮。

柳色

明代 文徵明

漫说鹅儿色似油,何如杨柳绿幽幽。初收宿雨浓于染,远映新波翠欲流。

十里蝉声溪上路,一痕斜照驿边楼。莫言濯濯无人爱,别有春光在御沟。

送卢师陈奉使紫荆关

明代 文徵明

季冬繁霜雪,塞草寒不菲。之子遵朔方,驾言即长岐。

扬旌灞水北,促辔渔阳西。岂不念修阻,王程有严期。

丈夫既策名,委身事驱驰。咨诹重将指,辛苦焉得辞。

况君志远游,夙昔攻文词。上谷古雄镇,幽并势威夷。

于焉寄慷慨,亦足宣遐思。岂若抱椠人,终年守金闺。

鸣珂紫云阙,端简白玉墀。通籍岂不佳,旅进曾何俾。

古贤荣有事,去子行无稽。念惟羁愁中,复此相仳离。

长风西北来,吹我双鬓丝。高歌激清商,愿倒风前卮。

春日游晴硎天平诸山

明代 文徵明

麦陇风微燕子斜,雨晴云日丽江沙。遥寻晴遁烟中寺,初见天平道上花。

过眼溪山劳应接,方春草树发光华。夕阳半岭归舆急,惭愧城中自有家。

寄鲁南陈子 其一

明代 文徵明

江入秦淮八月寒,长干只在断云间。闭门自觅惊人句,细雨秋风忆后山。

张夏山挽词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三年常守念孤穷,教养雍容有古风。为理无名百年赋,至今赤子颂张公。

次韵答九逵见寄

明代 文徵明

季子徒存舌,相如已倦游。人方誇北苑,吾自爱东丘。

病卧吴门雨,遥怜震泽秋。渚云淹暮景,江草识离忧。

朴学难为用,微名费屡求。千金怀敝帚,半夜失藏舟。

伏枥馀初志,投襦愧本谋。网罗空自密,零落不堪收。

题吴雪洲磨厓神异卷

明代 文徵明

齐云西来岩壁立,天削芙蓉千仞碧。谁能题字碧云端,吴生袖有如椽笔。

蟠金屈铁纷琳琅,天门慌忽蛟龙翔。梦中神授若有得,觉来信手笔已忘。

坡翁此诗信奇绝,千年似为吴生设。老夫拈笔赠吴生,一笑千峰秋月明。

题画六首 其四

明代 文徵明

看山何必待春晴,雨里看山分外明。持盖冲烟觅诗去,不知身在画中行。

九日雨中虎丘悟石轩燕集

明代 文徵明

何处登高写壮怀,生公说法有层台。漫脩故事携壶上,不负良辰冒雨来。

应节紫萸聊共把,待霜黄菊故迟开。白头八十三重九,竹院浮生又一回。

文徵明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615篇诗文

明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