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古文

爱中华 爱国学
爱古文> 诗文> 清明上冢途次难咏二首 其二

清明上冢途次难咏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去年今日费寻思,前后风光各一时。芳草无言春涧绿,山禽啼上野棠枝。

诗人曹家达的古诗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瘦尽腰肢不自怜,垂头无语怨秋烟。争如蚕泊牵愁绪,漫采燕脂渍薄绵。

别馆莓苔凝夕照,小窗风雨送华年。背人开落成羞怯,肯傍青楼大道边。

日观篇

清代 曹家达

星斗欲没天风高,天际莽莽驱银涛。乾坤万里一瞬耳,赤脚沧海蹂灵鳌。

东南一角特奇特,上见明光下昏黑。忽然明处若有山,卑如牛卧青翠斑。

又若长城跨河套,蛰龙起伏相迥环。陡看腾跃气勃发,大火烧出冻云窟。

如何十丈胭脂红,才向明处转沦没。渐看高处清烟埃,豁达一线天光开。

下俯群山尽培塿,略如衡几惟徂徕。群山缕缕白云出,狂驰相遇化为一。

起者辄合驰益驰,白玉莹洁交地维。仰视天空迥晴碧,上下殊绝生狐疑。

世人传语苦不实,我欲淩虚一问之。

和恽荫堂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大错何人铸六州,愿来东海狎沙鸥。怕看桃李急芳夜,又见芙蓉泣素秋。

爝火邓林馀宿恨,夕阳衰草动边愁。自嫌磊块浇难尽,酒力销沉强倚楼。

泛江过金山口占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曾是眉山结胜缘,风流代谢昔贤传。我来强觅新诗句,数遍斜阳不上船。

失约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乘兴而来兴尽休,不因甘草强迟留。山阴访戴有成例,甫到门时雪满舟。

为简敬画梅率题二绝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天迥霜高野气昏,放翁清兴与谁论。似闻断角残钟夜,一缕寒香悄闭门。

杂感二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芍药名将离,此花古有之。将花糅作羹,此意古未知。

阳春二三月,送君当路歧。君如风中絮,妾如机上丝。

机丝早朱黄,风絮无还期。烹尽将离花,当无肠断时。

巢梧仲先生挽歌

清代 曹家达

万物有成毁,帝乡安可知。飘风吹白杨,蔓草易成丝。

圣代有贞士,姓巢讳凤宜。宦游事浙皖,望位匪云卑。

一朝陵谷迁,晚家胥江湄。八年避要津,豹死愿留皮。

白石何磷磷,野水何差差。言过孙武桥,怆恍难为辞。

壑谷一以闭,送君从此辞。累旧作宾游,回头有馀悲。

知音难再逢,千载以为期。

题秦生伯未严生苍山霜林觅句图

清代 曹家达

携手赴泉皋,野草凄以长。回风动地来,华叶渐纁黄。

短景逮零节,忧思薄中肠。愿言托微吟,各自爱景光。

思绪渺秋烟,离合争毫芒。俯拾暂相假,欲言转茫洋。

安得乘天风,遐览出大荒。

为潍邑高旭东画梅

清代 曹家达

拙巢画梅如转毂,一夕可了三百幅。研墨隆隆水漉漉,中夜呼茶恼顽仆。

旭东先生信此言,直道南人不惮烦。谁知一幅三百日,尘埋素纸蒙奇冤。

笔乾墨秃棘生指,但非素纸已可喜。君不见古来画师懒如牛,十日一石五日水。

寒夜偕伯未饮酒

清代 曹家达

人生值所适,飘如波上萍。寓形天地间,何用贵独醒。

山川间良觌,类此参辰星。秦生希世才,云翼息南溟。

惠念携手好,岁晚趋我庭。夜中不成寐,值此寒雨零。

持杯聊复劝,一酌天地暝。穆然见真性,何用耻罍瓶。

花落二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重门深锁几斜晖,崔护重来意绪违。输与踏花双燕子,衔泥犹带好春归。

子夜秋歌八首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中夜寒虫号,达旦荒鸡动。不愁妾心乱,恐阻郎归梦。

自苏台旋里青阳道中次渔洋山人韵四首 其一

清代 曹家达

扁舟来往处,相望水边楼。欲住榜人发,回头烟树秋。

春感四章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垂垂株藤花,幽芳閟城郭。风日扬其晖,当轩何炤灼。

感此青春生,坐愁红颜薄。生无松柏性,时至殚零落。

所愿近君子,杂佩以为托。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二

清代 曹家达

往日延秋门上呼,夜砧声里每将雏。而今抛弃荒园里,谁省当时尾毕逋。

扬州杂诗八首八首 其五

清代 曹家达

阪渚垂杨繫旧情,长条攀折送华旌。潮来剩有春丝绿,绾住行舟不放程。

宝剑篇和赵韵臣

清代 曹家达

六合幻我如锤炉,觥觥芒角天为徒。纵横万里不得意,酒杯在手空嗟吁。

功名未立老且至,枉负宝剑随饥驱。昏灯夜雨出匣啸,似有神鬼嗔泥涂。

男儿贵在得死所,失此奇崛非丈夫。噫嘻乎,生不用巢父之巢壶公壶,愿跨辽海摧强胡。

纵教杀贼誓不返,归来马革千金躯。不然抱奇不用朽铁似,坐令白发侵头颅。

而况佞臣之头颈斫不得,天柱崩折谁匡扶。对此茫茫百端集,酒枉在乎空嗟吁。

落花次沈石田韵五首 其四

清代 曹家达

漫天飘泊雨初晴,瘦尽风情百感生。辽塞当年垂老别,长安三月丽人行。

忍抛秾艳供痴蝶,閒话凄凉剩晓莺。二十四番容易过,鬓丝潦倒最分明。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三

清代 曹家达

花发扬州意肯消,平分好咏入官寮。一从何逊閒居后,无复新诗慰寂寥。

曹家达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清代古诗词

国学| 诗文类型|诗文作者|古诗作者|诗词作者|古诗诗人|古诗Tag|诗文Tag| 免责声明 | 备案号:闽ICP备2023015952号-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