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 :曹家达
九疑山上团团月,红罗亭下飘风发。四荒求女日复暮,忍使芳年坐消歇。
何人传语寄春君,花气上天浮白云。
旧画窗帘四今存其二感赋一绝
岁寒驱人去,多时不在家。窗棂留片纸,犹见昔年花。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五
云气低衔野水清,仙人缟袂返瑶京。一声翠羽碧山夜,酒力消时春月明。
感旧四章 其一 丁叔衡师
淄渑不能辨,动与俗流乱。胶漆不能固,适为泥水判。
念我丹徒师,高言瑟玉璨。古道照人颜,进我广陵散。
群阴巧相搆,中道忽冰炭。盈盈一江水,北流无畔岸。
相去不盈咫,风飙路中断。疚怀永不赎,睇古发长叹。
折杨柳词二首 其二
依依青眼占芳丛,怅望天涯落照红。牢握乡心留枕底,忍看飘荡怨东风。
为章生成之题新城遗照三首 其三
丁卯桥边溅急泷,夕阳连瞑下蓬窗。即今无恙烟波路,谁为看山夜渡江。
秋夜怨二首 其二
汝南晨鸡腷膊声,谯楼寒鼓催残更。披衣起坐天欲明,欲明不明鼠啾唧,残灯光堕四壁昏。
八月十四日上车还江阴途中作又七绝二首 其二
川途径复送归艭,野色凄迷半掩窗。水草化泥红蓼瘦,飞来寒蝶不成双。
章茀云有伤逝四首和以绝句而推广之十二首 其六 陈敬伯裔仲
此病难将药石祛,闭门六载感沦胥。不堪篝火狐鸣后,又向君家燬旧书。
陈少蘅 其二
贫交羞赠行,一掬衣衫尘。将归劝拂拭,厚意犹相亲。
拂拭岂无厌,当我怀故人。寒云蔽秋树,欲涉河无津。
青山江上屏,肠中千辐轮。
采莲曲和刘君曼四首 其一
出门采红莲,相思隔烟渚。花下双鸂
白荷二首 其二
花如解语淬横波,赢得君王叹赏过。太液池头人去久,秋来依旧月明多。
苏台杂诗四首 其二
塔寺盘门冻草荒,野乌跕跕出围墙。行人若问前朝事,剩有丰碑倚夕阳。
芍药二首 其一
晓烟和露月空濛,染尽燕支一剪红。春到将离更回首,小阑昨夜又东风。
赠静君贰尹即次其赠孙季蠡韵
苦李不可餐,弃置官道旁。生性拙逢时,悱恻行自伤。
飒然迨零节,微阳郁清霜。山中鶗鴂鸣,萎此百草芳。
登临送将归,独立心徬徨。徬徨复太息,日暮摧中肠。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八
几树参差白玉条,山城水驿见舒翘。年来驴背诗情减,风雪何人过灞桥。
苏台杂诗四首 其三
十里山塘野水清,虎邱览胜结遥情。岁寒正恐销魂易,却避真娘墓上行。
续正气歌
正气自磅礴,发泄初无馀。大者无求生,小者安穷居。
公允首山薇,幼安辽东庐。郑氏铁函经,谢公却聘书。
金臣张天纲,书主从厥初。元臣蔡子英,改正羞拜除。
于事纵无补,趋利异侩狙。试观冯道传,嫠妇殆不如。
送许盥孚归芦墟
相送情何极,长亭更短亭。分湖望不见,帆影落空暝。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二 咏梦
早信关山飞不去,离魂前夜化秋烟。却嫌到此难为诉,转觉相逢是少年。
江上南风知我意,天涯破月为谁悬。无端晓色侵罗帐,唤起莺儿恼枕边。
寿太傅陆文端公
相公大节能千古,三百年来第一人。已是乔松贞晚岁,更教萱草茂长春。
胥江催送遗民老,续母还将旧德循。九载不知王氏腊,未应看作两朝身。
曹家达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582篇诗文
十二月初四夜大雪用东坡尖叉韵二首 其二
落梅四首 其一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六
题君山望江楼
代如皋某拈木芙蓉美人二首 其一
十二月八日散步上海废城西见古木寒鸦与伯未同赋四首 其三
城南春望二首 其一
代人题山水三首 其一
留别郭三果园二首 其二
秋海棠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四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
冬柳次渔洋山人秋柳韵四首 其三
憩园赏菊次武进余大均韵 其二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二
为潍邑高旭东画梅
落叶和常熟孙子佩
子夜夏歌八首 其八
乱中杂感五首 其二 祖黄帝
斋中读古十二首 其十
子夜冬歌八首 其三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三
春夜吟和鲤南
题读内经图为秦生伯未作二首 其一
题画七首 其六 佛手
黄河篇
梅花四章 其一
书赵茂才传后 其二
苏台秋兴和汪茗生同年 其四
梅花四章 其三
秋夜怨二首 其一
梅花绝句奉果园叟八首 其四
巢贞女
和杨蓉裳先生采菱曲三首 其二
咏菊和章耕士二首 其二
挽陆文端公追赠太傅凤石先生 其四
重九前一日晚眺
清明上冢途中杂兴四首 其二
行路难拟鲍明远八首 其八
梅花杂咏二十首仿渔洋秦淮杂诗体为章黻云 其十四
重九后奉寄章黻云昌平八首 其四
哭黄藜阁同年 其八
斋中读书十二首 其九
晓渡绿水洋四首 其三
拟枚乘杂诗六首 其四
梅花杂题十四首 其十四
题陈笙镛
白荷二首 其一
和果园闲情四咏 其四 咏病
晓凉二首 其二
秋海棠二首 其二
题青浦陈夏二公祠次陆静涵年伯韵
梅花杂题六首 其五
拟古三首 其二
又四首 其一
画梅为陆简敬 其三
送春二首 其一
怡园主人消寒会予自上海归赋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