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 :陈邦彦
名园春事动招寻,一骑萧萧细雨侵。最爱草亭西畔路,玉兰花发石潭深。
韶州旅舍书壁 其二
如何旅梦太模糊,半逐乡关半入都。尽日江船向南去,相思还寄寸缄无。
经吉安郡城有感
万井千家绕郭门,轩轩新筑间颓垣。可因戎马惊鹅鹳,其奈簪缨化未猿。
行露未晞聊假息,清江难浣是师言。尚怜信国风流在,燕市遥招柏府魂。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一
纳纳乾坤一弹丸,阿谁分作两仪观。才舒柳眼春先老,未放梅花岁已寒。
文武何人周吉甫,功名能几魏高欢。荒村寂历山僧起,静倚孤窗对雨峦。
哭门人潘幼韩 其一
十日增沉痼,千秋隔死生。人间金屋闭,天上玉楼成。
遂作修文梦,难伸自牖情。有怀吁南斗,无术拟公明。
中宿江上杂诗 其二
水落时添岸,山遥半作云。满帆来片片,斜日照曛曛。
双㹀归前崦,孤鸿入远雯。倚栏谁与语,招手二禺君。
访亦非禅师
卓锡何年自石头,禅心孤迥禁城幽。秪园旧接陶彭泽,芋火曾盟李邺侯。
王气只今回紫极,法轮应借柱阎浮。平乘一涕尘根在,此理吾师见许不。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二
槛外新红取次增,兰缸点缀复相仍。酒酣试倚前檐望,道是花枝是綵灯。
疏草成 其一
七尺昂藏愧此躯,褐衣徒步一迂儒。未能健翮随鸿鹄,谁与修弧射狂胡。
忧国独馀填海恨,著书何异徙山愚。盈廷此日多长策,为问刍荛定有无。
古意 其三
乾鹊本多声,藑茅亦世情。见郎亲笔信,难道不分明。
狱中自述
去岁承恩桂海漘,何期国步倍多迍。室中自起金戈衅,天外俄飞铁骑尘。
入梦翠华频想像,招携乌合每逡巡。经年辛苦惭何补,应识皇明有死臣。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四
老去生涯只爱閒,为谁重趼入空山。敢从道上搥车壁,差喜门前溷抱关。
寒雨倍催行脚泪,烽烟长翳望乡颜。直拚破戒谋深醉,沽酒何当月下还。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八
乞得藏经一两函,片幡无影自冥探。尘根未遣空愁在,业戒其如绮语酣。
谁悟冤亲皆眷属,刚缘嗔爱失瞿昙。千年大事堪糊突,好向鸦山再一参。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六
静里参求颇自知,扫除痴妄是男儿。垆韝万象终谁业,聚散群生会有时。
尼父竟从洙泗老,孔明空负帝王师。蒲团三尺无长物,不向江湖学子皮。
九月十五夜芦潭限韵
匡庐秋色落千严,湖荡青青草半芟。晚翠和烟群岛接,空潭浮月薄圆衔。
如何圆魄看三度,犹自江村滞片帆。欲寄尺书随雁足,乡心撩乱倩谁缄。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四
故园年少爱风筝,入夜轻弦也自鸣。欹枕忽惊时序似,听来元是水车声。
抵京恭赋
城阙遥遥壮九重,江流宛宛护双峰。枌榆肇造声灵远,丰芑留诒雨露浓。
万国车书怀拱极,千官环佩盛从龙。戎衣满眼君休叹,犹是先皇栉沐容。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五
编竹浮苴横绝河,舟人斗巧阙中过。轻装自此犹嫌浅,经岁漕粮定若何。
遥别谢衷伯 其一
江阁听鸣雨,乡心一夕催。所嗟谈未半,相忆首频回。
郑重侯门俊,琳琅上客才。马卿游已倦,何计伴邹枚。
次郡丞卢缜存先生韵兼答黄子 其一
谁赌长安与□臣,海隅无路叩高旻。不因庙社钟真主,那得江湖寄此身。
故国惔焚兼玉石,兴朝延揽盛弓轮。临歧绮赠惭珍重,未遣□□笑妄人。
都门晤梁非馨别十七年矣今昔之感情见乎诗 其一
绣错河山忽半分,却从相见惜离群。旅獒底贡知何日,青犊纵横尚报闻。
列剡只今推国士,先鞭应许勒殊勋。故人亦有新亭泪,弱羽无因致五云。
陈邦彦
陈邦彦(1603年~1647年),字令斌,号岩野,广东顺德龙山人。南明抗清民族英雄,岭南三忠之首,陈恭尹之父。早年设馆讲学,为当时南粤硕儒名师。明亡,年屈四十的陈邦彦疾书《中兴政要策论》万言书,并参加南明广东乡试,中举人,擢升兵部职方司主事,派往赣州参与军事。1647年(永历元年)与陈子壮密约,起兵攻广州,兵败入清远,城破被捕,惨遭磔刑。陈邦彦深具民族气节外,诗文也饮誉当时,与黎遂球、邝露并称“岭南前三家”。 ► 164篇诗文
延祥寺题壁 其二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六
秋风 其四
登回峰寺
赠杨杲生
樟树阻风 其一
和徐巢友咏木绵花 其一
赠建昌陈经甫
三水归舟有怀 其六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七
赣关接云淙老师手书兼闻大疏 其二
次答罗文昭
雨夜宿吴朝泗江阁
咏铁马儿奉和云淙先生用韵
丁亥仲春余归自岭右暂憩乡园读杜工部秦州杂咏怅然感怀因次其韵 ...
晓起 其二
闻笛有叹
闻变 其七
却寄
咏雪 其二
中宿江上杂诗 其六
狱中步文丞相韵
赠苏宇霖饷部 其一
韶州旅舍书壁 其一
中宿江上杂诗 其三
辛巳元日自题小像因怀邓玉叔 其三
次答谢伯子 其二
赠端州符伯清 其一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七
闻变 其二
厓门吊古四首 其四
闻变 其十一
西南七夕 其二
秋风 其二
赠梁渐子 其一
古意 其一
重别朱少府兼寿其母夫人
丙戌冬日山中感事八首 其二
咏雪 其三
冬闺
孟春廿七夜集写叶山房赏灯奉和云淙先生大韵 其三
三水归舟有怀 其七
和徐巢友咏雪绵花 其三
自奉新抵芦潭舟中口号 其十
西南七夕 其一
寄吴朝泗崔象垣 其一
中宿江上杂诗 其八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上传(或整理自网络),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爱古文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侵犯版权,请告知,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联系邮箱: